第 110 章(1 / 1)

我为国家修文物 十三闲客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的学习上来。

一旦他开始跟着江易鸿学习古陶瓷修复技术,只怕就没太多时间留给古书画修复了。

到时候,康正勇就可以帮助他处理一些不太重要的事情,只有遇到难题时,他才会出面解决。

尤其是钱小勇店里的那些书画修复。

当初既然选择了技术入股,总不能因为自己时间太忙,就弃之不顾。

这不符合向南为人处世的原则。

那么,康正勇的出现,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时间在向南和康正勇修复古画的缝隙里,悄然而逝,转眼间,就到了十一月一日。

这一日,魔都体育馆里人潮鼎沸,热闹非凡。

十多名魔都博物馆工作人员,身穿统一服饰,在人群中穿插来去,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客人们,将他们一一带到了一间巨大的室内体育场里。

看里面的装修布置,和地面上的雪白而又笔直的划线,这里之前应该是排球场馆,如今,长长的拦和铁质架都已经撤去。

场馆的中间空出了一个方圆五米的场地,在四周则摆放着一张张座椅,被布置成了类似剧场的格局。

此刻,中间空出的场地上,摆放着一张大红长案。

长案的旁边,则是一个燃气炉灶,炉灶的上方,端端正正地摆着一口黑色的大铁锅。

铁锅上盖着不锈钢锅盖,也不知道锅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

四周的座椅,此刻已经坐了大半,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也有面色平静的中年,更有一脸好奇四处张望的年轻人。

在靠近长案附近的几张椅子上,刘其正、齐超、孙福民、楚天遥等人,正和几个老人坐在一处,谈笑风生。

在刘其正和孙福民的座位中间,坐着一位肤色白皙、圆脸大耳的中年男人,此刻他正一脸笑容,低声说道:

“这个向南,还真是不错,当初他的专家称号,还是我亲手签发的呢。”

“上次在京城故宫千里江山图特别展览的时候,我曾经见过一次,当时还跟他一起喝过酒,没想到这才几天时间,就搞出个这么大的新闻来了!”

这笑得像弥勒佛一样的中年男子,不是别人,正是国家物局副局长周彤。

刘其正也是满脸笑意,今天这个场面,他很满意。

他希望看到的人,都看到了;不希望看到的人,一个也没看到。

在魔都举行这样的盛会,不仅仅对提高向南的声望有很大的帮助,魔都博物馆在博界的地位和影响力也能进一步提升。

毕竟,向南也是魔都博物馆古书画修复中心的特聘专家。

而且,这么多古书画修复专家齐聚魔都,多多少少也能带动魔都博物馆在古书画修复技术上的提高。

“周局长,向南可不止是不错啊!”

刘其正笑呵呵地看了一眼场中越来越多的多,笑道,“这小子,已经拜在江易鸿江教授的门下,准备攻关古陶瓷修复技艺了!”

“哦?”

周彤听了这话,顿时吃了一惊,他是主管博物馆和物修复这一块的副局长,比一般人更清楚这句话里面的分量。

国内还没有精通两类物修复的专家呢,向南这是打算做物修复国内第一人啊!

这小子,还真有魄力!

他想了想,说道:“这事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博物馆方面要尽一切可能,给向南同志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一旦他有所成就,那就开创了博界的先河了!”

刘其正和孙福民对视一眼,都是点了点头。

孙福民作为向南的老师,这时候也插话道:“这个请周局长放心,向南是我的学生,也是刘教授的晚辈,我们都会不遗余力地支持他!”

“嗯,好,很好!”

周彤满意地点了点头,也暗暗把向南这个名字记在了心里,他抬头看了看四周的人群,笑道:

“都说物修复界人才凋零,看现场的情况,还是挺多人的嘛。咦,对了,不是说全球公开大会吗?怎么一个外国人都没看到?而且也没有看到媒体直播啊!”

“古书画修复,所针对的就是咱们华夏国画,那些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可不懂得怎么修复,所以全球公开大会,实际上还是全国公开大会,咱们也就是玩个噱头而已。”

刘其正哈哈大笑起来,解释道,“实际上,到现场来的人,都是魔都博物馆邀请来的,没接到邀请的人,是进不来的,这也是为了防止技术外流。不安排媒体直播,也是这个道理。”

技术外流,并不是说说而已。

津派的绝技“千波刀”,在历史长河中就曾经多次险些外流。

所以竹影法师弃艺后,因担心被书画作假人利用,将劈画工具、药物配方等全都付之一炬,津派也随着“千波刀”的消失而彻底消亡。

“嗯,这个还是要防范一下的,最好今天到场的人,都能签个保密协议什么的。”

周彤闻言点了点头,随即建议道,“技术公开是好事,对古书画修复行业来说,是一个整体技术的提升,但也还是要防止技术外流,被一些居心不良的人利用,用来扰乱古董市场,欺骗消费者的事情发生。”

刘其正也是点了点头,赞同道:“这个主意好,到时候找各家博物馆的领队人签个名,谁外流谁负责。”

第一百一十六章 现场演示(三更!为盟主二十四橋明月加更!2/3)

“周局长,向南来了。”

刘其正和周彤两个人又闲聊了几句,坐在一边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孙福民忽然开口笑道。

两个人立刻就停止了闲谈,微笑着转头往门口看去。

只见向南手里提着一个暗红色的皮箱子,一脸沉稳地从门外走了进来,直奔场馆中央的那张红色长案而去。

康正勇紧紧跟在向南的身后,他的一只左手提着各种修补画芯所需的药材,右手之上,则是提着一大沓补纸。

按照常理,一大群老专家和国家文物局的副局长都已经到场了,作为一个新晋的年轻专家向南,理应早早地来到现场等候才是,可他偏偏就让一群人等了这么长时间。

这究竟是向南膨胀了,还是向南膨胀了?

向南当然不会这么容易就膨胀,而是他的老妈杨秀芝不知道从哪里听说,自己的儿子又要上电视了,便一个人匆匆忙忙地从金陵跑到了魔都来,准备等电视台开始录制的时候,给自己的儿子好好打扮打扮,顺便看看有没有机会自己也在电视上露上一小脸。

原本,杨秀芝是打算带着向海洋一起来魔都的,可惜,家里的菜铺还需要人看着,再加上向海洋的意愿也不是那么强烈,她便只好作罢,一个人坐着高铁就来了。

反正金陵离魔都那么近,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