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闲着,也查询了不少关于徽派建筑的资料。
徽派建筑,一般是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架构为主,梁架多用料硕大,且注重装饰,还广泛采用砖、木、石雕,表现出高超的装饰艺术水平。
徽派建筑的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不论是村镇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在所有的徽派建筑类型中,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筑“三绝”,为中外建筑界所重视和叹服。
“沈老板,你之前不是说要请几个古建筑修复师跟我们一起去之江的吗?”
向南扭头看了看沈家伟,笑着问道,“怎么没看见人?”
“那几个古建筑修复师都不在魔都,是我从皖省那边请过来的,他们会直接从皖省那边出发,跟咱们不是一路。”
沈家伟笑了笑,解释道,“等咱们到了婺州,估计他们也差不多到了,到时候在火车站那边汇合,再一起前往古建筑所在地就好了。”
向南笑着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什么。
从魔都到婺州,坐高铁也只要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向南一行三人坐在车上不时地聊上几句,不知不觉间就到了目的地。
下车之后,几个人在高铁站外的烤鸡店里坐了没一会儿,沈家伟的手机就响了起来,他接起电话说了几句,然后站起来笑着对闫君豪和向南说道:“我们走吧,从皖省那边过来的几个古建筑修复师已经下车了。”
说完,他就大步走了出去,准备去接那几个古建筑修复师去了。
闫君豪和向南也没干坐着,跟在他后面也走了出去。
还没走到高铁站的出站口,向南和闫君豪就看到四个长得黑瘦黑瘦、看起来老实巴交的中年人从远处走了过来,他们每个人得手上都提着一个大行李袋,背上还背着一个硕大的帆布包,看起来就像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似的。
沈家伟看到这群人后,连忙迎了上去,离得老远就哈哈大笑起来:“魏师傅,曾师傅,哎呀,这次可要麻烦你们了,辛苦辛苦!”
嘴里热情地招呼着,他手上也没闲着,不停地跟几个人握着手。
“不辛苦,不辛苦!”
魏师傅看起来是这群人的头,他憨厚地笑着,说道,“这些年沈老板也帮了我们不少忙,我们能够报答一二,也是应该的。”
他们几个人寒暄着,向南却是有些疑惑,一旁的闫君豪便小声地解释道:
“这几个古建筑修复师都是皖省那边一家民俗博物馆的,老沈之前在皖省那边也买下了几栋徽派古建筑,不过后来都无偿捐赠给那家民俗博物馆了,而且还提供了古建筑修缮经费给他们,算是做了件大好事。”
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你想太远了吧 (更新完毕)
听了闫君豪的解释,向南这才恍然大悟,同时也对沈家伟更多了一份了解,这位来自香江的企业家,看来也是一位文化遗产保护的热心人呀。
沈家伟和几位古建筑修复师寒暄了一阵之后,又将向南和闫君豪给他们介绍了一番,随后他便带着众人打了两辆车,直奔婺州下辖的一个村庄。
他十年前购买的那几栋徽派古建筑,其中有一栋就在这个名为柳河村的村庄里。
“柳河村的这栋古建筑,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维护保养了,我之前听村长打电话说,有几处木雕都有点腐坏了。”
沈家伟摇了摇头,说道,“所以,这一次咱们还是先去柳河村这里看看,如果需要修复保养的话,还是得保养一下。”
向南忍不住问道:“沈老板买的几栋徽派古建筑,分布在好几个村子?”
“对呀,一个村子保存完善的古建筑本来就没有多少,而且别人也不见得会卖呢。”
沈家伟看了向南一眼,笑道,“所以,我原先都是分开来收购的,不过这些村子离得都不远,基本都在一个县城里。”
向南一副了然的表情,点了点头。
出租车沿着县道一路开去,沿路两旁是一片片平坦的稻田,田里面是一望无际的青涩的禾苗,更远处,则是连绵起伏的矮山,山上灌木丛生。
车子开了大约一个多小时,最后来到了一处坐落在河边的村庄里。
向南和沈家伟、闫君豪下了车,只看了一眼,就被眼前这美景给惊呆了。
眼前是一条宽约七八米的小河,那柳河村就沿河而建,白墙灰瓦、飞檐翘角,小巷蜿蜒、渔舟唱晚……这一幕幕,就如同一幅画儿,活生生地展现在了眼前。
此刻,正是中午时分,小河边的村庄里,一户户人家里都冒起了袅袅的炊烟,将这村庄笼罩在烟火气之中,仿似仙境。
“嚯!这地方很漂亮啊!”
闫君豪也被惊到了,过了好一会儿,也忍不住开口说道。
“漂亮吧?”
沈家伟回过头来一笑,似乎很是骄傲地说道,“我要不是放不下那些生意,我都想报道这里来住算了,自己种点菜,没事就钓钓鱼,日子多舒心!”
“想法是不错,不过,你过惯了城市生活,可不见得还能在这里住得下去。”
闫君豪笑了起来,说道,“偶尔来这边住几天散散心倒是不错,久了肯定受不了。”
“你这个想法不错,看来我得把其中一栋古建筑好好整修一下,以后有空了就可以带着家人来度假。”
沈家伟一脸感兴趣的样子,喜滋滋地说道,“也许以后退休了,还可以在这里生活呢。”
闫君豪:“……”
你是不是想得太远了?
你现在应该想的,不是先解决生意上资金链即将断裂的问题吗?
要是这个问题不解决,你可能说不定马上就要退休了!
还有心思想这个呢!
几个人站在村口聊了一会儿,沈家伟就带着众人朝村子里面走去。
村子里年轻人不多,大概都外出务工去了,整个村子里只留下一些老弱妇孺,见到沈家伟和向南一群外人时,都是一脸好奇和警惕的模样。
一群人走了没多久,一个头发花白、脸上皱纹像是刀刻一样的中年男子从远处走了过来,他一脸疑惑地打量了众人一番,忽然眼睛一亮,对着沈家伟笑道:
“沈老板,你怎么来了?”
沈家伟连忙给大家介绍,说道:“这位是柳河村的柳村长,当年我就是在他手上买下那栋徽派古建筑的。”
说完,他这才对柳村长说道,“老柳啊,我这次过来,是想看看我那栋古建筑情况怎么样了,诺,我还带了几位师傅过来,趁机把一些破损的地方修复保养一下。”
说着,他又转身将几位古建筑修复师指给柳村长看。
“这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