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放在一旁,以后当木柴烧火用。
等装好了一个个麻包袋的稻谷,江小和江明成把这些都一一运回了家中,在院子里清洗干净的水泥地里均匀的铺开,开始晒谷。
一个晚上没见,有些人家地里的稻谷果然已经割了一小半了,看哪里他们是半夜不睡,上夜班把稻谷给割了。
也不知道他们晚上割稻谷,白天开店撑不撑得住。
谢以安没有一直拿着摄影机在拍,有时他也会架好机器,来帮江小的忙。
这不,江明成江爷爷他们去搬稻谷,搬谷子,江小就继续拿着一把稻谷往打谷机里面放,开始工作。
谢以安在江小身后,给她递稻谷。
谢以安递,江小结果就打,打完谷子然后把稻草扔一旁,再接过他递来的稻谷,配合得不要太好了。
“动次打次…”江小好像玩这个打谷机玩上瘾了,谢以安一递来稻谷,她就放进去,看着稻草上面的谷子在旋转中一颗颗的散落开来。
这时候,谢以安弄着弄着问了江小一个问题,“小小,你说你们家这些地里,一亩地有多少斤稻谷。”
江小听到后,慢慢停下了工作,噪音渐渐停下来,只有远处发来的机器声。
江小看了看远处在收割的机器,以及在那边搬着稻草的江明成和江爷爷,再看看面前打谷机里面打出来半箱子的稻谷,按照记忆里的稻谷,一同计算了一下。
“一亩地,产量也应该有两千斤吧。”
江小迟疑的说着,她也不是很懂关于稻谷方面的事情,是来到了这个世界,才做起了这些与土地有关的工作。
因为仙子的福,江家村的农作物都高产得很,而且这种子也是好种子来的,种出的稻谷多。
江小他们家只种了五亩地,就就够吃好久,还有多的能卖。
只见谢以安有些惊讶,目光闪烁的说着。
“国内老爷子如今也才培育出两千斤产量的稻子,江家村居然就已经有这么高产,你们应该用的不是实验稻,有这么高的产量,可比其他地方厉害得太多了。”
“哈哈,是吗,一直以来都是这么高产的。”江小接过了谢以安递来的稻谷,继续打着谷子。
心里忍不住在想,这肯定是和仙子有关,是她放在山上的那块圆石头,才会导致江家村的独特。
连普通稻谷都能种出来一亩两千斤高产,江小心里有种兴有荣焉的感觉。
直到谢以安感慨了一句,“如果真是一直以来都这么高产,那肯定是比其他地方好得多了,也应该比他们富裕才对。”
“毕竟在老爷子培育出特殊水稻以前,国内粮食不足,那么谁拥有过多的粮食,那就能成为最富裕的人才对。”
听着谢以安感慨的话,江小手里的动作开始慢了下来,开始忍不住思索起来。
是啊,按照江爷爷的故事,仙子至少出现有一百多年了,而从她出现开始,江家村的环境就发生了天翻覆地的变化,村内的植物能快速生长。
那样的话,即便当初的种子没有这么好,种出来的稻谷应该也不少,至少一亩地也会有个一千多斤,哪怕没有这么多,也应该比其他村子要好才对。
在那个时代,有粮就相当于有钱了,可为什么到头来,有地有粮的江家村,反倒成为附近村子里最穷苦,人最少的一个村落。
这些问题,之前江小没有想过,哪怕她得知了江家村地质情况比其他地方好,也没有往这边想过。
为什么拥有了这么好底牌的江家村,到如今却成了最差的那一个?
第三百七十八章 话当年(求订阅)
就像江小不明白为什么江家村拥有这么富裕高产的土地,到头来青壮年却一个个的外出打工一样。
江小也不明白,为什么在缺少粮食的时代里,江家村拥有这么好的土地,不说成为一方富豪,到头来却成为周围村子里最差劲的那个。
江小去过其他村子,知道其他村子的情况,他们地里种出来的东西是比不过江家村的,收成也比不上江家村,但为什么江家村会输给他们,成为最贫穷的那个村子。
这不应该啊,至少不应该是这个样子。
“究竟是什么原因……”
江小嘴里呢喃着,心里头疑惑一重一重的。
如果说江小他们家是因为江奶奶瘫痪在床江爷爷腿不好才穷苦潦倒,但村里其他人不这样啊!
他们好端端的,同样拥有这么好的土地,一起去耕种,到头来为什么也是身无分文,活了这么多年,现在连开个店都要公家资助。
“这其中肯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原因…”江小舔了舔嘴唇,到了中午休息的时候,江小立马就找上了江爷爷询问。
“爷爷,我们这么多年种来的粮食都到哪里去了?”江小一边炒菜,一边好像不经意的问了在一旁帮忙的江爷爷一句。
“粮食?”江爷爷有些不明所以,抬起头说道:“粮食都吃了啊!”
“我们种了那么多粮食,根本就吃不完的,不卖吗?”
江小手里锅铲灵活的动着着,把大黑锅里的菜翻了几个身,受热均匀,渐渐变熟。
就像他们家地里种的那五亩地,一亩有两千斤稻谷的产量,弄成白米都有一千多斤,这么高的产量,自己哪里吃得完,不拿去卖放坏了不可惜吗?
“忙活那些做什么,到头来也赚不到什么钱,还是自己种了自己吃妥当。”
江爷爷听这话,有些驼背的腰一僵,嘴边发出微不可见的叹息,有些懒洋洋的说道。
“爷爷,外面的大米最少也要两三块钱一斤,一万斤大米就有两万块了,这个钱不比卖花生什么都好赚?”
江小皱眉看着江爷爷。
不明白他们是怎么想的,诚然种水稻或许比种花生要麻烦一些,周期也长,但江家村这么好的气候,这么多的土地,就是请人来干活也是能赚不少的,为什么就没有人往这边走。
利用好了,说不定也能成为一个鱼米之乡。
听了江小的话,江爷爷的额头都皱起了几道皱褶,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眼眸涣散回忆起从前的日子。
“你不懂,以前我们家也种多一些粮食,打成了大米拿去卖,结果这钱没赚多少,身体却落下了不少病根,赚来的钱都不够看病的。”
江爷爷也年轻过,在江明成长大外出打工以前,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靠着地里种出来的粮食来养活儿子,养活一家老少。
但不论他多努力多辛苦,种出来,卖掉了多少粮食,可到头来,身上却一分钱都没有。
这钱花到了经常生病的儿子身上,花到了他们夫妻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