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8 章(1 / 1)

历史世界唯一魔法师 第九天命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法师立下国教,成为天下第一道!”杨广看向朱拂晓,目光灼灼的道。

  “立教吗?”朱拂晓心中犹豫。

  道门现在已经有了现成的体系,自己横插一脚,想要将天下各家道观压下去,实在是难如登天。

  纵使是自己能在当世显圣,可架不住各大道观已经已经数百年的底蕴。

  杨广这厮是想要搞事情啊。

  “法师的修为不差教祖,不次佛祖,为何不能立下一教?”杨广不以为然:“就算是佛祖与教祖,也没有千军辟易的本事。”

  不得不说,此时朱拂晓怦然心动:“立教?”

  “此事还要容许贫道三思。”朱拂晓犹豫了。

  要知道道如今天下各大道观皆供奉他的香火,他又何必去画蛇添足,非要自己亲自下场与各大道门抢食。

  自己立教,就要面对天下所有佛、道二宗的强者围攻,道统之争不容留情。

  如今佛、道二教皆成了体系,想要分一杯羹,哪里有那么容易?

  简直是费力不讨好。

  “陛下想要长生,我没有手段,做不到。但陛下这些年南征北战,体内积累了不少暗伤,我倒是可相助陛下洗髓伐毛,可延寿十年。”

  “还请法师出手。”杨广声音里满是惊喜。

  如今随着朱拂晓与杨广熟悉,道君也不叫了,直接叫法师。

  “请陛下吩咐下人准备好热水沐浴”朱拂晓道了句。

  杨广闻言连忙吩咐侍卫去办。

  朱拂晓手中生命魔法施展,接着一道绿光将杨广笼罩,覆盖于杨广周身,顺着其每一个毛孔,向着体内钻了去。

  洗髓伐毛的时间不长,只有一个时辰。

  只见杨广周身的毛孔内,黑臭的血液、物资,就像是汗水、油腻一样,不断自身躯内渗透而出。

  杨广的肌肤越加嫩滑,然后整个人被黑色的污垢包裹住,化作了一道黑色塑像。

  朱拂晓转化为内呼吸,大殿中难闻的气味,靠近其周身三尺便排开。

  走出金殿,只见侍女在门外等候,手中端着热水与木桶。

  “进去吧。”朱拂晓吩咐了句。

  侍女连忙端着热水走入屋子内,才进屋子,便是恶臭扑鼻,然后就是阵阵干呕之声此起彼伏。

  朱拂晓听着殿中侍女的声音,心中不忍,随手一个咒语丢过去,封闭了其呼吸,然后大殿平静了下来。

  热水换了一桶又一桶,待到小半个时辰,才见所有侍女退了出去,杨广神清气爽的自金殿中走出,声音里满是喜悦:“法师,朕似乎年轻了二十岁,好像回到了十八岁的年纪。”

第494章 种子

  洗髓伐毛后的杨广,至少年轻了二十岁,整个人完全看不出五十多岁的年纪,看起来像是二十五六岁的青年。

  “法师果然神通广大。”杨广春风满面的自大殿内走出,看的众侍卫眼睛都直了。

  错非认得自家陛下的那股威势,只怕还以为自家陛下被人给替换了呢。

  太年轻了,简直年轻的不像话。

  “恭喜陛下!”朱拂晓笑着道。

  “法师随我来。”杨广感受着自家强有力的臂膀,一双眼睛看着朱拂晓:“法师为朕续命延寿,朕也绝不会叫法师白白为朕付出。”

  杨广拉扯着杨广,一路径直来到大内宝库,经过层层密令之后,宝库大门轰然洞开:“国库内收集着无数异宝,为了报答法师,朕特许法师在国库内取三件宝物。”

  “陛下大气。”朱拂晓闻言顿时眼睛亮了,这个提议不可谓不诱人。

  大隋府库虽然比不得道门各家的秘库,但胜在数量多、广,质量上参差不齐,但并非代表大隋国库内没有好东西。

  恰恰相反,大隋继承前朝国库,又搜刮天下宝物,若说整个大隋哪里的宝物最多,当属大隋国库。

  朱拂晓也不客气,随着杨广走入大隋国库,入目处是一排排犹若图书馆般的架子,架子摆放着一个个整整齐齐的盒子,盒子内气机杂乱,磁场变幻不定。

  “国库内宝物数不尽数,不过质量有好有坏,能不能得到好的东西,还要全凭法师自己的造化。”杨广笑着道。

  朱拂晓扫过国库的架子,一双眼内有神光流转,精气神提升到巅峰,不断去感应国库内的诸般磁场,然后来到了一个架子前停下,伸出手来取下一个巴掌大小的盒子。

  “不知法师看中的是何物?”杨广凑上前,眼神里露出一抹好奇。

  朱拂晓打开盒子,一边杨广愣住:“这是玉石?”

  一颗拇指大小的玉石,玉石晶莹剔透,闪烁着莹莹之光,其上闪烁出道道玄妙纹路。

  光泽纯粹,毫无杂质,那纹路内蕴道道玄妙,叫人一眼看去,不由得沉迷其中。

  “不,这是一颗种子。”朱拂晓纠正了杨广的话,他能感应到其中生命的波动,还有一股独特的力场。

  此物当属天才地宝,可作为木系魔导,用来寄托魔导之力。

  “种子?”杨广愕然,转身看向门外,喊了一声:“太史令。”

  “臣在!”有些矮胖,三十多岁的太史令,此时脚步匆忙的自门外走来,对着杨广躬身一礼。

  “此宝是何来历?”杨广指着朱拂晓手中的种子。

  太史令抬头看向朱拂晓手中盒子,然后不由得瞳孔一缩:“陛下,据说此物乃是传说中建木的种子。当年巫妖人大战,三皇五帝绝地通天,斩断建木,致使天人之道断绝。”

  “不过此时距离太古已经过去数千年,通天建木也只是一个传说,无人得见。”太史令道:“怕是以讹传讹,这世上有没有建木,谁也不知道。若是有种子,数千年过去,也早该生机散尽了。”

  “哦?”杨广看向朱拂晓:“法师听到了,只是传说而已,这玉石究竟是不是传说中的建木种子,谁也不知道。法师何不在考虑考虑?”

  朱拂晓闻言笑着摇了摇头,将手中种子塞入袖子里:“不必考虑,就此物吧。”

  然后目光扫过宝库,却见最中央有两只古朴的大鼎摆放,其上雕刻着玄妙莫测太古符文,鸟兽虫鱼、日月星辰、太古先民俱都雕刻于其上。

  “此乃传说中的九州鼎,据说是太古天人禹王亲自锻造,内蕴无尽造化,有天人武道。可惜九州鼎在西周之时丢失,大隋只收集到两只。”杨广看向朱拂晓:

  “据说九州鼎内藏着太古的秘密,法师若感兴趣,这两只九州鼎尽管取了去。”

  “不敢!”朱拂晓摇头:“九州鼎可镇压皇朝气数,贫道岂敢染指?”

  “法师在世,就是我大隋的气数。有法师镇压我大隋气数,哪里还用得到九州鼎?”杨广不置可否。

  朱拂晓笑了:“大王此言差矣,气运之说,确有其事。人力终有穷尽时,天人也只是人而已,不是万能的神。”

  “哦?果然有气数?”杨广愕然。

  朱拂晓点点头,气数确实是有。

  朱拂晓扫过府库,看到了府库内封存的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