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6 章(1 / 1)

历史世界唯一魔法师 第九天命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面带鼓励的看着那老汉,挺直了腰板,似乎是等候对方的夸赞,将那‘猪狗不如’的朱拂晓给骂的狗血淋头,也不不枉费自己浪费了半日口水。

  “好!好啊!”大爷使劲的鼓胀,敲得手掌发红:“讲的好啊。”

  “哪里好?”没有听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谢晓燕追问了句,面带殷勤、鼓励的看着那大爷,期盼对方将自己想要的答案说出口。

  谢晓燕一只手放在耳边:“告诉大家,哪里好!叫大家一起分享一番心得。”

  “朱拂晓好啊!太守大人好啊!太守大人是个好官。如今清河郡已经断粮三个月,我等每日里草根树皮、观音土维持生计。老夫那襁褓中的孙儿,在这寒冬中被活活的饿死。错非太守大人盗取了各大世家的粮食,我等贫穷百姓岂不是要活活的在寒冬里饿死?哪里有热粥喝?”老汉说着说着老泪纵横:

  “太守大人是个好人,我回去后定要为他供奉长生牌位。”

  “不错,太守大人是个好人,我回去后一定要嘱咐子子孙孙,日日夜夜供奉太守大人。”

  谢晓燕:“……”

  “不是这句!”谢晓燕看着那老大爷,然后转头看向老大爷身边的老大娘:“大娘,您有何感想?”

  老大娘面色激动,擦着眼角的泪水:

  “太守大人好啊!”

  “可怜我那儿子,没有坚持到太守大人盗取来粮食。呜呜呜……”

  “不是这句!不是这句!”台上的谢晓燕有些急眼了:“不应该是这句!那朱拂晓可是盗取了无数官绅的粮食啊,他是个贼!”

  “那些狗乡绅那里有好东西,活该被盗取。”

  “不错,这群狗乡绅,家中存了无数粮食,却偏偏坐视我等饿死,多亏了太守大人,我等才能活下来。”

  “不错不错,我家那孩儿眼见着都要饿死了,不曾想昨夜一碗热粥竟然活了过来。”

  “太守大人功德无量!”

  “太守大人是何等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为了我的贱民,竟然去做鸡鸣狗盗的事情,我等何其荣幸!”

  “何其荣幸,三生有幸!”

  “太守大人,多亏了你,否则我那老伴就要被饿死了。”

  “……”

  哗啦啦,说话的功夫,场中跪倒一大片,不断歌颂朱拂晓的功德。

  看台上

  谢晓燕动作僵硬在哪里,听着那一句句赞美,就像是一道道惊雷,将其劈的身躯僵硬,站在台上不知如何是好,刹那间大脑一片空白。

  一时间整张小脸青了绿、绿了紫,五颜六色犹若是开了染坊。

  怎么会这样?

  说好的一起喷那个昏官、大魔王呢?

  你们怕不是我的假粉丝吧?

  “小娃,你虽然走惯了江湖,但是却也不识得天下疾苦,不知人生活之难。朱大人心怀百姓,不是尔等可以污蔑的,你日后莫要说朱大人的坏话,小心老汉我拿臭鸡蛋砸你。”一个口中只有一颗牙的老大爷此时盯着谢晓燕,话语里满是训斥的味道。

  “朱大人为了我等穷苦百姓,受苦了啊!”有汉子匍匐在地,一家三口抱头痛哭。

  “我等对不住朱大人!叫朱大人因为我等草民而名声蒙羞!”

  “你那小娃娃莫要再台上说风凉话,朱大人折损一人名声而活几十万百姓,又岂是你区区一个说书人能评判的。”

  “……”

  台下百姓此时回过神来,开始不断批评谢晓燕。

  谢晓燕乃琅琊天之骄女,大户人家的小姐,什么时候受过这等委屈?

  一时间被人骂的站在台上不知所措,泪珠在眼眶里不断打转。

  那朱拂晓巧取豪夺,分明就是大魔头,怎么众人都护着他?

  小燕子见机不妙,狼狈的拖拽着谢晓燕跑下了台子,然后混入人群中不见了踪迹。

  跑到没人处,主仆二人喘着粗气,小燕子看着泪珠子不断滑落的谢晓燕,心疼的道:“小姐,您莫要哭了,都怪那朱拂晓,若非是他,小姐怎么会受这等委屈?咱们决不能和他善罢甘休。”

  “我就是想不明白,那朱拂晓明明是偷盗东西贼,百姓为什么会替他说话?难道偷东西不是犯法吗?世家的钱财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几代几人的努力,马革裹尸、行走千里的努力,凭什么去分给那群不努力上进的人?”谢晓燕恨得咬牙切齿。

  小燕子苦笑,她虽然明白一些道理,到却也不好多说。

  她能说什么呢?

  自家小姐就是养在笼子里的金丝雀,天生就站在世家的立场上,她和解释,她也不会明白。

  就像后世有人说‘人家几代人的努力,凭什么输给你一个人’一样,简直就是最大的耍流氓。

  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懂得都懂。装作不懂的解释也没用,反而会招来谩骂。

第423章 规矩

  “外面吵吵闹闹的干什么呢?”朱拂晓人坐在太守府,但是外面的风吹草动他也能有所察觉。

  街头数万人祈祷谢恩,他要听不见,就是一个聋子。

  “咱们来的时候,碰到的那说书先生,又在街头说你坏话。”张北玄骂骂咧咧的道:

  “要不然下属叫几个人将他抓起来,然后给他个教训。”

  “没必要,有人天天骂着我也好,时刻都清醒。”朱拂晓不以为然:“大家都是讨生活,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百姓的口是禁不住的。”

  “你叔父怎么样了?”朱拂晓随口问了句。

  他问的是张金称。

  张北玄苦笑:“去了山东,投靠了房家。”

  “投靠了房家?”朱拂晓闻言一愣,略做沉思道:“眼光依旧不怎么地。”

  “王薄已经在清河郡招揽了数万盗匪,前日来信说缺少粮食,问您怎么办?”张北玄自袖子里掏出王薄的书信。

  朱拂晓手指敲着案几,过了一会才道:“没粮食就去抢啊。周边各郡的大户人家不是还有粮食卖给清河郡吗?叫他直接去抢。”

  “清河距离长白山拉得摊子有点长,王薄这厮还是放心不下自己的老巢,想要跑回长白山,真是没有出息。”朱拂晓看着手中文书,随即摇了摇头:“不成气候。”

  “哥,李大家来信了。”就在朱拂晓与张北玄谈话之时,朱丹自门外走来,手中拿着一份信件:“李纨姐姐来信了。”

  “拿来看看。”朱拂晓笑着道。

  朱丹递上书信,朱拂晓接过后拆开,然后笑了笑:“我还以为她在江湖要继续飘荡几年,想不到现在就有了退隐江湖的心思。李纨前些日子在江湖中看到一个好苗子,想要隐居收徒。”

  朱拂晓提起笔墨,略做沉思后奋笔疾书,一炷香的时间后吹了一声呼哨,金翅大鹏飞来落入堂中。

  朱拂晓将信件绑在金翅大鹏的腿上,只见金翅大鹏城振翅而去,身形已经消失不见了踪迹。

  “哥,你打算如何安置李纨大家?”朱丹看向朱拂晓。

  “你这小丫头,还管起你哥哥的事情来着。在多管闲事,就随便找个人将你嫁出去。”朱拂晓对着朱丹没好气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