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5 章(1 / 1)

历史世界唯一魔法师 第九天命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不解:“究竟发生了什么?竟然有冥冥中的存在打破了天机,引得此方世界天地磁场紊乱,反噬于我。自从得了命运泥板,可从未有过这等事情。”

  “小张天师究竟做了什么?竟然成为了此方世界的禁忌?”朱拂晓深吸一口气:

  “此事唯有当日亲入瓦岗的当事人才可能知道发生了什么。可惜袁天罡与李淳风神龙见首不见尾,想要寻找还要推演天机。”

  “不过老爹既然将此事扛了下来,我便不必过多关注,只需要加深魔法修炼就好。日后修为强了,任凭对方施展什么手段,我也不怕。”朱拂晓心中念转:“先将手中的财物处理掉,尽数去购买玉石。”

  “北玄,我这里有一批黄金、白银,你可否尽数为我换成玉石?”朱拂晓问了句。

  正在驾车的张北玄闻言笑了:“公子说笑,不知公子想要多少玉石?”

  “黄金万两,白银五十万两。还有些古董字画,全都替我卖了买玉石。”朱拂晓淡然道。

  “什么?”张北玄心中毛骨悚然:哪里来的这么多钱?

  “前段时间听人说柴家祖坟被盗了……?”张北玄试探着道。

  “不错,是我做的。”

  朱拂晓承认了此事。

  “公子好手段。”张北玄攥着马鞭的手不由得一抖,然后压低嗓子道:“前两次公子大肆收购玉石,咱们就已经被人给盯上了。这次公子需要的数额更大,将整个大隋搜刮干净了也满足不了公子的需要。”

  说到这里,张北玄低声道:“要是这次再继续出手,必定会被尚书府给抓住。公子想要玉石,不可继续在中原购买,不如派人前往新疆、百越之地亲自进购原料。”

  “如此一来,也能掩人耳目。”张北玄道了句。

  朱拂晓闻言沉吟不定,张北玄说的未尝没有道理,两次大肆收购玉石,已经惹得天下各大势力瞩目。

  自己前两次获得财物的手段可都不怎么干净。

  “手下没有可靠的商行,这般大批购买玉石,派别人去我也不放心。日后再议,先购买一批应急。”朱拂晓拿出千两银子交给了张北玄。

  “公子是回城里,还是继续去小筑隐居?”张北玄驱赶着马车,站在城门外的路口问了句。

  “先回小筑,再去城里。”朱拂晓吩咐了句。

  他觉得现在居住在小筑太过于耀眼了。能买得起小筑的,可不是一般人,现在荥阳因为瓦岗博弈之事天下群雄汇聚,龙蛇混杂不辨真伪,稍不注意露出马脚,被那群‘侠客’盯上,又是一场灾祸。

  尤其眼下数十万两银子又要花出去,朱拂晓可不能被人盯上,到时候人家问你银子哪里来的,你不是傻眼了?

  朱拂晓回到小筑,接上妹妹之后,与张北玄一路来到荥阳城,然后买了一个破旧的院落,兄妹二人暂时安定下来。

  “哥,咱们又要搬家了吗?”朱丹站在门口,看着残破的院子,眼神里露出一抹诧异。

  听闻此言,朱拂晓揉了揉朱丹的脑袋:“在此地暂时居住一段时间,等过了这风头,咱们在回去。”

  朱丹虽然年纪小,但却很听话、很懂事,不是一般的听话懂事。

  朱拂晓抱着朱丹,打发了张北玄后,施展水系魔法将整个庭院收拾的干干净净,然后兄妹二人就此居住下来。

  “我虽然有无数银子,但总归要有个谋生的活计,否则整日里呆在家中修行魔法,未免太过于碍眼。”朱拂晓嘀咕了句。

  这回出手可是万两黄金、几十万两白银,此事必然会被尚书府与各大家族盯上。

  “不如做个说书先生,如何?”朱拂晓略作沉吟,想起李纨去唱戏,朱拂晓心中顿时来了精神:“说什么书呢?”

  “不如说《申公豹传承》?亦或者说《一品道门》?还是说《太上执符》。”朱拂晓脑海中一道念头闪烁。

  在历史世界说玄幻小说,不论怎么想,都觉得十分刺激。

  “尤其是这几部作品,都是前世十分优秀的网络小说,受到千万人的好评,亿万人的点击,被后世评为:最有内涵的网文小说前三甲。记录了人生百态,都是优秀得不得了的作品。”

第194章 说书

  荥阳城外

  李家戏班此时站在城门前,看着破旧的荥阳城,眼神里露出一抹感慨。

  “大小姐,当真下决定了?”

  一个青壮的汉子站在老班主身边,转身看着荥阳城上岁月的痕迹:“此去洛阳,要是闯不出一片天地,咱们所有人都要饿死,李家班怕保不住了。洛阳乃大都城,物价极贵,咱们只有一次机会!”

  老班主闻言沉默,苍老的脸上满是褶皱,听闻那汉子的话,缓缓收回目光,一双眼睛看向李纨的马车,过了一会才道:“我相信她!大不了解散李家班,咱们去另谋生路罢了。再坏的情况,还能比今日更坏吗?”

  此言落下,戏班中众人沉默,按照众人的定议,本来是城关县唱完之后大家就去山中投奔盗匪,做一个绿林中人。

  是呀,再坏的情况还能比今日更坏吗?

  但凡有选择,谁又愿意去山中做盗匪呢?

  马车内

  李纨看着手中戏曲,一双水晶般的眸子内有光华闪烁:“这一次,定要名动洛阳,一朝闻名天下知。”

  荥阳城中

  “我虽然有钱,但还要有个遮掩,能够将银子光明正大神不知鬼不觉的花出去。”朱拂晓走在荥阳城中,扫过荥阳城的一家家酒楼,目光里露出一抹思索。

  他是有无数的银钱,但来历不明。

  他要是以后不参加科考,倒也罢了。若是参加科考,别人问银子哪来的?

  到时候他怎么说?他怎么解释?

  解释不清!解释不出来。

  参加科考身份审核是何等严格,朱拂晓解释不出自家银子的出路,官府衙门岂是那么好糊弄的?

  朝廷怎么会让一个充满疑点的人金榜题名?

  他当然可以说是祖传的,但朱拂晓在大吴村的底细早就被人摸清了,说出去谁信啊?

  说不得到时候要查你族谱,朱拂晓哪里来的族谱?

  而且族谱也不是乱编的,你当朝廷是傻子不成?祖上若出现过富商,本地人又怎么会不知道?

  村中老人又怎么会不知道?

  “福来楼。”朱拂晓停在一座气派的酒楼前,脚步一顿就向着酒楼内走去。

  “客官,您要吃点什么?”小二遥遥的便迎了上来。

  朱拂晓目光扫过酒楼,只见那酒楼中间的台子上,已经站着两个说书的先生,此时正卖力的讲述荆轲刺秦。

  堂中客人只是自顾自的吃着,对于荆轲刺秦大家耳熟能详,谁又会去听他口舌?

  只是朱拂晓也没有砸了人家饭碗的意思,他说书是为了将银子光明正大的花出去,为自己讨一个光明正大的出身,而说书却是别人的饭碗。

  看着满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