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1 章(1 / 1)

皇帝从村夫开始 幺火 2000 汉字|3 英文 字 4个月前

绍道。

“也好,找点自己喜欢做的事,挺不错,不过就是注意点,要多休息,别把身体给累坏了。”

孙老夫人再次叮嘱道。

紧接着又看向一旁的孙子怡。

“你小子之前就弄了个什么醉仙楼,名气倒是不小,就是不知这东西做的怎么样?!什么时候也带回来些,让祖母尝一尝?!”

“祖母,孙儿正要说这件事。”

孙子怡咧嘴一笑。

对此早有准备。

第三百九十章 一物降一物

“哦?说来听听。”

孙老夫人饶有兴趣的看向一旁的孙子。

“实不相瞒,孙儿本打算将醉仙楼开在清远郡,一来想着能离着祖母近些,二来,有些好吃的也能孝敬祖母,只是……”

孙子怡欲言又止,一副无奈的模样。

“只是什么?”

孙老夫人急忙问道。

“只是孙儿后来想起,爹曾经说过,凡是我孙家儿郎皆应征战沙场,立功建业!现在孙儿为商做贩,怕是会惹得爹不高兴,所以才一直迟迟没有回清远郡。”

孙子怡苦涩一笑。

“胡闹!这臭小子,难不成是想让我老孙家绝户不成?!竟是瞒着我做出这样的事!”

孙老夫人脸一黑。

虽说她现在有三个孙子辈。

但眼下却全都没有娶亲。.CoM

更别说留下后人。

自古沙场无情,生死无常。

所有儿郎全都去到沙场。

万一要是有个什么好歹。

那她怎么跟孙家的列祖列祖交代!

“子怡,你不用怕!这件事交给祖母!我倒是要看看,那臭小子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老太婆!”

“多谢祖母。”

孙子怡眼底闪过得逞的笑意。

酒足饭饱。

又陪着祖母聊了一会儿。

姐弟二人这才起身请辞。

“行啊你,连祖母都利用上了,你就不怕到时候等爹回来找你算账?!”

孙瑾沐跟小弟孙子怡并排着走在一起。

凤目中流转着疑惑。

就算自家老爹迫于祖母,不会再阻拦。

但肯定也会‘小小’惩戒一番。

“六姐放心,山人自有妙计!”

孙子怡神秘一笑。

故意卖着关子。

“哦?!说来听听,你想到什么法子?”

孙瑾沐眼前一亮。

“天机不可泄露,六姐,我还有事,先行一步了。”

“不说就不说,有什么了不起。”

孙瑾沐犯了个白眼。

朝着外面走去。

准备去看看天味轩准备的怎么样。

另一旁。

连江县县衙,此刻灯火通明。

十分热闹。

院子中央。

一桌人正围坐在一起。

有说有笑。

“苏公子,老朽敬你一杯!”

吴庸才举起手中的酒杯。

“吴大人客气。”

苏定生端起酒杯,回敬道。

一旁,周山河一行人早就已经喝成一团。

杯子喝着不过瘾,直接用青口大碗,一碗接一碗大口大口往肚子里灌。

很快酒过三巡。

时候也不早。

苏定生本想回同福酒楼歇息,等明日一早离开。

但是却架不住吴庸才盛情挽留,再加上周山河一行人喝的东倒西歪。

连走路都难。

最终无奈只能在衙门留宿。

“老爷,苏公子不管是对我们,还是对整个连江县都有恩,这么做,是不是有点……”

师爷程明眼中闪过几分内疚。

“有点什么?!老爷我这么做是为了谁?难道是为了自己吗?!还不是为了连江县的百姓们!只要是为了连江县的百姓们,老爷我什么都做的出!”

吴庸才神色肃穆。

目光透着坚决,随后吩咐道。

“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决不能把那伙贼人引到西院!”

苏定生跟周山河一行人。

是他最后的保障。

之所以这么坚决要将苏定生一伙人留在县衙。

也是为此做准备。

如果水匪们派出的人不多。

他们能拿得下,自然不会劳烦苏定生一伙人。

如果水匪派出的人实力太强,他们拿不下。

这时。

就到苏定生一伙人的出手的时候。

以苏定生周山河一行人的实力。

肯定能够轻松拿下!

“是!”

师爷程明点点头。

也知道这次事关重大。

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大意。

是夜。

秋风萧瑟。

挟裹着冬季的一丝寒意。

肆虐着空无一人的大街小巷。

一行身穿夜行衣的几十道身影。

正快速穿过街道。

直奔位于城中央的连江县县衙。

第三百九十一章 请君入瓮

吱呀……

为首的黑衣人来到县衙后门。

轻轻一推。

沉重的木门发出一道不大不小的声响。

黑衣人心头一紧。

动作变得更加轻盈。

缓缓将后门打开一条容纳一人通过的缝隙。

然后冲着身后的众人示意。

众人得到示意。

一个个蹑手蹑脚走进县衙中。

为首的黑衣人最后一个进入。

进去之后,还不忘随手将门带上,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的样子。

一行人没有发出任何声响。

直奔后院深处用来存放手弩的库房。

一路非常顺利,没有惊动任何一个人。

只是黑衣人一行人不知道的是。

就在他们刚打开门的时候。

或者说就在他们出现在街角,朝着县衙走来时。

就已经被几道躲在暗处的人所发现。

此刻黑衣人一行的动作。

全都被几人看的清清楚楚。

留下两人继续盯着。

另外一人则绕道,从另外一条小路离开报信。

“好!这群家伙果然是撑不住气!今晚就要动手!”

书房内。

漆黑一片,没有点灯。

县令吴庸才正襟危坐,坐在书桌前,闭目养神。

听到衙役说水匪的人手已经进入县衙。

当即睁开双眼,眼中闪烁着精光。

一把抓起桌前的手弩。

大步朝着外面走去。

师爷程明也急急忙忙跟在后面。

“头儿,这是不是也太顺了?!”

县衙后院。

二三十名黑衣人一路畅通。

顺利来到后院。

这一路走来。

就连半个人影都没碰到。

顺利的人让不由有些怀疑。

“蠢货,顺了难道不好?!再说,那群家伙难得取得一场大胜,肯定开了庆功宴,现在一个两个都醉的不省人事,怎么可能会想到我们回来!”

为首的黑衣人瞪了一眼。

说话间,还不忘观察着四周的动静。

“是。”

说话的人被骂的涨红脸,不好意思的低下头。

“等会儿大家手脚麻利点!除了手弩之外,什么都不要碰!拿完就走!”

为首的黑衣人压低声音。

冲着身后的众人郑重其事的提醒道。

“放心元哥,规矩我们都懂!”

身后一名脸颊带着伤疤的汉子应了一声。

“嗯,走!”

元哥点点头。

从怀中掏出两根细铁棍。

对着门上的铁锁一阵鼓捣。

伴随着咔吧一声。

铁锁顺利打开。

一行人随后进入屋内。

“没错!就是这个!大家动作快点!”

借着微弱的月光。

元哥看着桌子上摆满了手弩。

当即冲着身后的手下示意。

然后顺手拿了一把左看右看。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

他怎么也想不到,竟是这样不起眼的小东西,害得水匪们损失这么惨重。

足足死了几百人。

“你们终于来了,本官等你们好久了!”

就在众人忙活着搬运手弩时。

屋外突然同时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