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攻占三州
虽然曹魏朝廷覆灭,但是曹氏在北方的影响力依然很高。曹植在晋阳登基之后,在短短半个月时间就有大量的曹魏将领前来投靠。
因为曹丕已经死了,曹洪等宗亲将领无处可去。但是他们不愿意投降楚军,于是舔着脸前来投降曹植。而许多在曹植曹丕之间摇摆的将领更是第一时间来投靠曹植。
在短短半个月之间,差不多有十几万魏军朝着曹植靠拢了过来。连同曹植已有的兵力,晋阳曹魏朝廷兵力再度恢复到了二十多万兵力。
不过兵力的恢复无法掩饰他们前线的崩溃。实际上曹魏差不多三成的兵力来不及撤回河北,在华北平原上被楚军包围俘虏。
因为大部分兵力都向北撤退,曹魏整个南边空虚无比。当年曹操花了一辈子抢下来的地盘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统统被曹植放弃了。
兴汉三年九月,军部尚书邓艾统计占领情况。豫州,徐州和兖州的大半郡县全都被楚军控制。
东线楚军战线直接推进到了黄河旁边,北线楚军直接打到了濮阳。豫州全境被楚军全部占领,超过八万魏军被俘虏。
这个消息传到刘琮那里的时候,差一点让刘琮吓傻。
“邓艾,你这汇报是不是错了?”刘琮难以置信的看着邓艾汇报上来的占领地区汇总。看到上面密密麻麻的县城名称,刘琮都怀疑自己眼睛是不是有问题。
这一次北伐刘琮的原意是占据整个淮南,并夺取徐州中部地区。运气好的话把曹丕主力吸引到南边,让北方继续持续混乱。
结果现在,一番他都没看懂的战争下来,他离奇的覆灭了曹魏朝廷。在魏延的无耻偷袭下,曹魏前线溃败,原本计划十年内拿下的地盘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全部占领了。
这就好比我原本想a对面一下,结果一下暴击直接把对面带走还顺便把水晶点炸了。
这种震惊中带着的惊喜,让刘琮短时间根本无法相信。
“陛下,这的确是真的。”邓艾苦笑了一声,岂止是刘琮,他自己都有些难以置信。
淮南的十五万楚军配合东线的六万楚军一起行动。许多曹魏之前建造的防线根本没有使用就被占领了。
楚军的进展速度一度让邓艾以为这是个埋伏。大部分楚军兵马都爱一路开足马力往北冲,连抵抗都没遇到一个。
“没有了曹操,他的两个儿子在三个月时间送给了我们需要十年攻占的地区。”邓艾无奈的摊摊手,只能对刘琮表示道,
“自从魏王曹操死之后,北方的伪魏无论是从军队战力还是组织能力,都呈现出一个血崩式的暴跌。”
“未来的征伐之中,虽然不可能再次出现这种大胜,不过基本上也不会出现大败了。伪魏现在的国力和动员能力只能和西蜀掰掰手腕了。”
邓艾的评价给予了刘琮极大的满足。果然自己之前进展缓慢只是曹操太强了,不是自己太弱了。
现在曹丕才死一年多,汉军就已经推进到兖州了。
这就是段位的碾压啊。
想想自己这苟了十几年,和曹操孙权刘备这些老狐狸对峙了这么久,也终于熬出头了。
“既然如此,倒不如乘胜追击,尽快将河北也攻占!”刘琮从回忆中回过神来。重新冷静下来的刘琮开始考虑是不是应该乘胜追击,尽快把河北统一了。
毕竟现在虽然曹植已经聚拢起了大量的魏军,不过尚未整编完成。河北和关中地区名义上隶属于曹植,实际上曹植的命令很难完全落实。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要是等到曹植稳定下来,难免要多不少麻烦。
刘琮的这个想法很正常,军部尚书邓艾同样很赞成这个提议。
不过这个想法传达到兵部之后,却遭到了吴武和参谋府的反对。
“陛下,现在绝非是北伐河北的好时机。”吴武坚决反对乘胜追击的提议,他向刘琮道,
“陛下,现今我们虽然连续攻占三个州,但是统治却很不稳定。而且因为我们进度太快,后勤部已经跟不上推进速度了。”
“豫州徐州的交通并没有江南这么便利,且没有专门的军道。军队推进太快,但大部分粮秣还处于淮南地区。”
“现在前线楚军已经出现粮食供给不上的情况,一旦继续向前推进很有可能出现问题。现阶段以我们的实力,能不能短时间消化掉三州的地盘才是最重要的!”
吴武的一番理论让刘琮陷入了沉思。楚军之所以可以强大,并不仅仅是因为军制和府兵制,还有就是他强大的后勤。
不过强大的后勤是依靠江南交通来的,没有这密集的道路网楚军后勤不可能强大。
现在楚军突然推进了这么大的距离,后勤根本跟不上军队的速度。
这个问题制约了楚军,刘琮想继续进攻也没事,只不过那样楚军的战力将会大幅度下降。这样一来无论是损失还是付出都会暴涨,这是小气的刘琮不能忍受的。
沉吟了许久,刘琮也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现在不是进攻河北的时候。
起码要等到大汉把中原三州的全部吃下,将后勤道路修缮过去才行。
“真是便宜曹植了。”刘琮有些不满意,好多次他都因为各种客观问题导致有战机却无法动手。
“让前沿汉军暂时停止前进,稳定住已经占领的地盘。”
就在这个时候,黑白棋方面又汇报上来了一个来自西线的情报。
诸葛亮引兵南征,大破蛮王孟获,平定叛乱的南中。这一次南征,短暂的稳定住了蜀汉内部,缓解了士族矛盾。
同时因为这一年蜀汉大丰收,粮秣储备充裕,这也成功解决了蜀汉的粮秣问题。
这个情报让刘琮非常头疼,没想到蜀汉在诸葛亮手上恢复的这么快。
最主要的是,有情报汇报,衰弱的曹植准备与蜀汉联合,共同对抗楚汉。
他们两者一个占据北方的地利,一个占据西方的三川之险。联合起来虽然不至于压制楚汉,但也是一个威胁。
“该准备准备了,下次动手就必须得淘汰掉一个。”
地三百二十五章 蜀魏结盟
随着楚军的不断推进,中原三州已经被楚军控制。大汉十三州已经有六个州被楚汉控制,距离统一已经不远了。
曹魏重建,曹植在晋阳登基之后立刻号召曹魏臣子归降。
因为魏延在临淄清扫的不够彻底,如司马懿等部分谋士成功逃到了晋阳,成为了曹植的新臣子。
在长达三个多月的整顿下,终于整合河北四州外加上关中和凉州,总兵力二十三万。
这个兵力看起来很不错了,但是跟楚汉比起来就是个渣渣。
楚汉收编了数万魏军,外加上大量的征兵下,现阶段总兵力超过四十万。总人口在户部统计之后,发现已经超过了一千万。
曹植不是曹丕,有那么高的傲气。他接手的本身就是烂摊子,小朝廷内忧外患,国库亏空,人心浮动。
虽然现在运气很不错,楚军停止了进攻。但是曹植并不知道楚军什么时候恢复进攻,现在一旦楚军继续北伐,曹魏的兵马根本拦不住。
于是曹植听从了杨修的建议,一面派遣使者前往武昌求和,一面暗中派人去成都找西蜀皇帝刘禅联合。
蜀汉从夷陵之战开始就已经正式和楚汉撕破脸了。两家从之前的私仇上升到了国恨,完全成为敌对国家。
而蜀汉在夷陵之战以后国力也大损,总兵力从一开始的二十万下降到了现在的十来万。虽然占据益州的山川之险,但依然无法面对逐渐强大起来的楚汉。
曹魏和蜀汉都是楚汉的敌人,既然如此两者正好联合,共同对抗楚汉。
毕竟在国家之间,只有永远都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要能维护本国的利益,让他们去和蛮夷合作都没问题。
曹植想要联合蜀汉的想法整合诸葛亮的意思。刚刚南征回来的诸葛亮正在考虑该怎么处理和楚汉的关系呢。
继续联合楚汉北伐?
别开玩笑了,楚汉自己就可以把曹魏灭掉。现阶段蜀汉尚且打不过南楚,更别说等到楚军攻占河北之后了。
诸葛亮虽然是靠着理想和忠诚在辅左蜀汉,但他也有现实的一面。他匡扶的汉室是也只能是蜀汉皇室,他绝对不允许有一个强大的政权覆灭蜀汉。
哪怕这个政权也是大汉皇室。
曹植派遣的使者一来到成都,就立刻被诸葛亮接见。在和使者私下谈论了一番联盟的条件之后,诸葛亮才将使者引荐给刘禅。
“陛下,今北朝遣使者前来联盟,愿结秦晋之好,共同抵御南楚之敌,此乃良善之”诸葛亮拱手向刘禅进言,称述结盟的好处。
不过实际上诸葛亮称述不称述都一样,因为刘禅是不可能否决诸葛亮的提议。现阶段诸葛亮依靠着南征南蛮,稳定南方的声望位列宰相。朝堂上皆是投靠诸葛亮的东洲派和荆州派。
军政经济一把抓,即便刘禅拒绝了,也无法阻止诸葛亮通过结盟提议。
而刘禅也清楚这些,所以等到诸葛亮称述完之后,他立即就同意了诸葛亮提出的结盟提议。
于是在诸葛亮的支持下,蜀汉在建兴三年十一月与曹魏使者达成共识。曹魏和蜀汉彼此承认对方,签订不战契约,共同对抗当今如日中天的楚汉政权。
一旦楚汉进攻其中一家,另外一家需要全力帮助。一家若要讨伐楚汉,另外一家同样要全力出兵。
双方甚至在暗中划定了一条瓜分协议。以淮南为界限,未来如果能击败楚汉,南面归蜀汉,北面归曹魏。
在两家暗搓搓划分好利益之后,在建兴四年一月,曹魏和蜀汉正式结盟了。
他们结盟的消息不可能瞒过刘琮的眼线。不过刘琮现在忙着稳固中原,也没时间更没能力去破坏他们联盟。
不过刘琮倒不担心他们会搞出什么幺蛾子来。西蜀和曹魏总共都不到四十万兵力,且依然是落后的士族把控朝政,根本不可能是大汉的对手。
现在已经即将决赛圈了,刘琮需要养精蓄锐,下一次战争必须再淘汰掉一个。
兴汉四年二月,合肥。
与前线战事激烈不同,这个曹魏最南边的城池这里风平浪静。虽然曹丕的朝廷已经覆灭半年了,但是这里依然在坚持。
合肥外围已经被裴柒指使大量工匠和民夫愣是修了一条高三米的围墙。在围墙
五万楚军环绕着这道围墙驻守,把合肥城封锁的水泄不通。
裴柒的计策就是要封死整个合肥,把合肥的魏军活活饿死。他坚决驳回了大量将领希望攻城的请求。
打了十年的守城战,裴柒很清楚城防对军队战力加持他多大。要是城内魏军铁了心要死守,他手上这五万楚军未必能攻下合肥。
但是封锁就不一样了,楚军现在把前线都推到黄河了。合肥都属于大后方,后勤保障十分稳定。
我饿死这么一个孤城的守军岂不是简简单单。
这期间张辽不断派遣小队出城挑衅,希望激怒楚军前来攻城。甚至不需要攻城,只需要让他们兵力调动有一个缺口让他冲出去就可以了。
可惜裴柒就是不给他这个机会,依然奉行着封锁战略。
张辽在多次突围无果之后,只能在城内眼巴巴的等援军到达了。
他从七月等到了次年一月,终于要坐不住了。城内的粮食基本见底,一万多兵马和十几万百姓还需要吃饭呢。
为了活下去,张辽宰杀了并州狼骑的所有马匹,把所有能吃的东西征集起来统一分配。但是依旧用处不大,因为援军不可能来了,即便延长守城时间也不可能守住合肥。
在这样一天天的毫无希望的守城之中,城内的魏军开始绝望起来。有些部曲的士卒战意崩溃,不愿继续这样毫无意义的守城,就偷偷逃出城外向楚军投降。
这样对合肥的魏军打击是极大的,张辽斩杀了好几个这样的逃兵,却依旧止不住士兵窜逃。
甚至,张辽自己都开始绝望了,看着日益减少的粮食和一直不出现的援军,他已经开始考虑自己的结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