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荆北现状
征战数十年,击败的诸侯达到两位数的曹丞相最后连续栽在了一个刚及冠的少年手上。努力了数年的心血全部白费,这换谁都忍不了。
尤其是,本来曹操对刘琮方面的最优对策是怀柔安抚,能诏安则诏安,不能诏安也尽量让其站在朝廷这边。
于是才有了曹操与刘琮联姻,向刘琮各种示好。
然后刘琮掉头去跟孙权结盟, 一刀捅在了曹操的腰子上,直接让曹操对南政策的全线流产。
气愤之下,加上对南方本身就有些水土不服,最终曹操在合肥终于病倒了。
二十万曹军不得不因此北撤,停止了对江东的动兵。江东将领徐盛与甘宁率领三万兵马突袭,大破曹军于石头城下, 这一战江东胜利。
这一战,曹操三年经营又付之东流,粮草损失极大, 曹军短时间也无力继续南下了。
“我绝对不会放过刘琮那个小人!”曹操在病重之时依然咬牙切齿于刘琮的背信弃义,让他热脸贴冷屁股,威信扫地!
从某种角度来说,刘琮和刘备是一类人,都是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的人。唯一区别是刘备要脸,干事的时候还得找个遮羞布,不和刘琮一样。
刘琮的反应就是:
岳父在上,受小婿一刀!
曹军在石头城损兵折将,加上淮南受到了荆州的威胁,不得不分兵进驻淮南,大部北归。
而刘琮在占据襄阳之后,几乎立即就发起了对南阳的战斗。在新野碰的头破血流的张绣立即怂了,丢下樊城重新逃回宛城。
荆州军不费吹灰之力攻下樊城,收复了除江夏之外的几乎所有荆州领土。
自此,刘琮的荆州牧才算是名副其实,而不是荆交牧。
…………
“主公,荆北包括南郡襄阳与新野樊城,根据统计人口总共七十三万。”马谡完成统计之后, 向刘琮汇报了搜寻到的整个荆北户籍。
这个数据让刘琮非常不满意,甚至有些惊讶,
“怎么可能?三年前荆北人口甚至可以到达三百万以上啊,怎么现在只剩下这点人了?”
他根据之前的记忆来看,荆北可比江南富饶的多。荆南的三百万人口是掺杂了不少经过汉化的蛮人和夷人的。但是荆北曾经作为大汉最富饶的地方之一,总人口可以达到四百万以上,纯汉人。
结果现在只剩下了不到八十万人,还不如长沙郡一郡的人数多。
“主公,荆北久经战乱,加上赤壁之战后,曹操就开始有计划的将荆北百姓迁移到北方。经过这三年大乱,荆北早已经是十室九空,白骨遍地了。”马谡无奈的摊摊手,说实话他在跟蒋琬整理户籍的时候也大惊失色。
当然他还发现了一个引发户籍人口变少的原因,但是稍微调查了一番之后他就不在调查,并很罕见的向刘琮保持沉默。
刘琮不知道自己这个谋士在想什么,他只是非常头疼现在荆北该怎么重建。
本来他是打算尽快将州牧府搬回襄阳的,整天在零陵办公非常不舒服。但是现在荆北依然处于曹孙刘三家的虎视眈眈下,如果想搬回襄阳,就需要在荆北驻扎大量军队。
但就荆北这个人口数量, 很显然养活不了庞大的驻军,即便是军屯也很难办到。
又是一件头疼事!
“那就先将州牧府搬到江陵吧。”刘琮无可奈何。
“对了,主公。”马谡沉默了一会,突然开口道,
“荆北的几个大家,比如黄家,蔡家等家族族长亲自前来拜会,表示愿意为主公赴汤蹈火,不知道主公是否要见一见?”
荆北士族这是坐不住了?
刘琮听到马谡的话之后,暗自冷笑起来。他在夺回襄阳和南阳之后并没有立即会见本地士族,甚至连他们的使者都没见,而是直接从荆南抽调士子和寒门前来北方做官。
到了现在,这些荆北士族看样子也坐不住了,害怕刘琮不理他们从而降低他们的影响力。
对此,刘琮的态度是,
昨日你对我爱答不理,今日我让你高攀不起!
反正手下愿意做官的荆南士子和南郡士子不少,另外还有寒门可以任用,刘琮并不想太过依仗这些襄阳士族。
“告诉他们,不见!”刘琮漫不经心的开口回绝。
马谡迟疑了一下,并没有执行这个命令,而是小心翼翼的问道,
“主公,这几个家族都是本地势力较大的家族,在当地都有很高的号召力。现在荆北破败不堪,若是有他们帮助,我们安抚重建荆北各郡县的阻力也会大大减小。”
“还请主公三思啊……”
马谡的一番话刘琮听的直愁眉,心中极其不舒服。
咋了,没有他们老子还没法治理好荆北了吗?
马谡看得出来刘琮的不满,虽然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对襄阳士族这么恼火,不过他还是连忙开口道。
“主公,某以自己的信誉做担保,这些襄阳士子绝对不会对主公再怀有二心。”
“即便主公不想见他们,也最好给他们一条出路,至少不能寒了天下士子之心啊。”
马谡一番话让刘琮基本上听出来马谡啥意思了。
他也是荆北士族,这是在为自家派系争取利益呢,毕竟江夏士族,南郡士族还有襄阳士族同为荆北士族,他们的利益不分家。
想通这些之后,刘琮心情就愈发不好了,不过刘琮还是给了马谡一个面子,毕竟都是最初自己老班底的人嘛。
“幼常你看着办吧。”刘琮摆摆手,
“跟蒋琬等人商讨一下,给我出一份孝廉名单。”
“是,主公。”马谡大喜过望,立即拱手回应,然后没有一点停顿的转身离开。
“唉,官僚贵族化,士族树大根深……这当个主公也是难啊。”刘琮苦笑了一声,在这个时代,他最依仗的谋士身份再低也是个士族庶出,寒门他再怎么提拔,也顶多郡守之职。
这样导致的官僚贵族化与士族影响力增大都是他不愿意,却到现在都没办法阻止的。
“算了,暂且相信这些士族的忠诚吧。”刘琮伸了个懒腰,准备休息一番的时候,突然他亲兵推门而入。
“主公,守城的士兵给关押了几个没有路引年轻人,他们自称是零陵讲武堂的学生。”
“什么?”
一百六十二章 未来的名将
“什么?讲武堂的学生怎么跑来襄阳了?”刘琮很是懵逼,他记得学堂里有一个规矩就是不能随便乱跑来着。
难道是有人假冒的?
刘琮想着,顿时来了兴趣。
反正没事,正好趁此机会出去走走,也看看到底是什么人敢假冒讲武堂的学生。
亲兵前面引路,刘琮带着几十个亲兵离开州牧府,来到了襄阳城的西门口。
“大……大人……我我……我们说的都……都都是真的……的。”
“小子, 你这样空口无凭我怎么知道你说的是不是真的。前两天我还碰见一个睡大街的穷秀才自称是讲武堂学生呢。”
“可……可可是……”
“艾艾,你别说了,我们等等吧,没准过一会就有在前线打仗的师父会认出我们呢。”
“我我……我不叫艾艾……艾,我我……我叫……”
“好了,你们两个别吵, 我好像看见堂主了。”
……
远远的看见城门口守城的校官把三个年轻人关押在一边, 其中一个年轻人还结结巴巴的想向校官解释什么。
刘琮走近之后,校官立刻认出了刘琮,连忙向刘琮行礼。
“堂主!*3”
三个比刘琮小不了多少的年轻人看到刘琮之后立即向刘琮行师徒礼。
“你们三个……”刘琮眯了眯眼睛,好像记起讲武堂的确有这三个人来着。
“邓范,吴武,童平?”
原本以为是几个假冒伪劣的骗子,没想到真是自己的学生了。
刘琮跟校官解释了一下,最后成功把三个讲武堂的学生给领了出来。
“你们三个,是谁让你们跑来荆北的?”刘琮把三个人领到没人的地方之后,脸色顿时阴沉下来,劈头盖脸的训起来,
“讲武堂每月给予你们的补贴好像不是让你们乱跑的。而且我记得学堂里有一条纪律应该是禁止随意离开学堂吧。”
“你们谁记得惩罚是什么?”
“军板三十,罚除补贴三个月。”吴武下意识开口道。
“竟然知道还犯?”刘琮挑挑眉,有些不善的盯着他们几个。
“那……那那个,堂堂……堂主,要罚罚……就罚我我……我一人吧,他他……他们是陪……陪我来探……探亲的。”邓范结结巴巴的开口道,揽下了所有责任。
这个少年结结巴巴的解释他是想回到家乡看看自己的亲戚尚存否。因为三年前的战乱,他们一家子原本人丁兴旺却直接拆散。他和母亲好不容易在赤壁之战之后被荆州军拉到荆南才留存下来的。
所以现在他希望回来,看看还有没有活着的亲戚之类的。
这个少年的话让刘琮沉默了许久, 这才是东汉最残酷的一面。战乱一爆发,许多人原本幸福平静的生活也就破裂了。
“你叫邓范吧,家住哪?”刘琮脸色缓和了一下,轻声问道。
“我我……我家在在……在新野!”邓范很认真的回答,
“而而……而且,我因……因为和一个同……同乡重名,改改……改名了。”
“新野人啊。”刘琮轻轻点点头,接着随口问道,
“那你现在叫什么?”
“邓……邓艾!”
刘琮:“???”
我刚才好像听到了一个不得了的名字。
邓艾!!
刘琮脑海之中猛然浮现出前世邓艾的一串模糊的记忆。
邓艾,新野人,原名不知道,后来因为与同乡重名而改为邓艾!
我勒个擦擦擦,原来名将竟在我身边!!
刘琮一瞬间看向邓艾的眼神变得火热起来,没想到历史上的曹魏大将军邓艾在这样机缘巧合之下跑到自己麾下,还成了自己的学生。
虽然他没教会邓艾什么吧……
好吧,言归正传。
虽然邓艾就在自己麾下,不过毕竟没成长起来。刘琮也没傻到现在就让还没成年的小邓艾去领兵。
他很严肃的宣布几个人这一次虽然动机是好的,他可以帮助他们三个去新野探亲,不过回到讲武堂之后必须要接受惩罚。
三个少年没有异议, 非常认真的向刘琮行师徒礼并同时表示回去会主动服从惩罚。
暂时没啥事,刘琮也不大喜欢光宅在州牧府,就顺便带着三个学生想在襄阳转悠转悠,顺便考验一下三人的学识。
不得不说,吴武,邓艾,童平三人能走到一起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吴武便是之前那个出身寒门,有先天哮喘的少年,因为身体素质不行无法参加武考。但是他文考是讲武堂第一,无论是在算数还是在兵法谋略,都是响当当的学霸。
童平就和吴武是两个极端,武考第一,文考倒一,妥妥的一个只会打仗的武夫。
邓艾相比两人比较均衡,武考文考都名列前茅,算是唯一一个全面型学霸。
虽然刘琮不知道他们三人在大汉比较起来多强,不过参考历史上邓艾的牛逼程度,这个吴武多少可以和周瑜齐平了,而这童平起码得是张郃级别的武将。
没想到,我刘琮麾下一个讲武堂,竟会同时出卧龙凤雏两大人才,真乃天佑大汉也!
而且这还是三个最出类拔萃的,讲武堂第一批学生共有二百多个,只要再出几个吴武邓艾这样的,刘琮何愁人才不够啊。
刘琮有一种预感,若是等到这些年轻一辈的新将领登场,他的实力必定会增长一大截!
看样子我这培养下一代的计划要实现了啊。
“走了,堂主我带你们几个下馆子去。”刘琮一时间心情大好,拉着三个年轻小将随便找个一个酒馆,打算跟这三人先刷一下好感度。
“堂主,这襄阳好繁华,比零陵那边繁华很多啊。”坐在酒馆二楼,童平看着外面熙熙攘攘的人群发出赞叹。
“唉,没有足够的人口,这城市再繁华,也都是假的,不是真的。”听到这个,刘琮就感觉莫名的无奈,
“从户籍来看,这襄阳如此大的城镇,人口甚至还不如零陵呢。……都是因为这该死的战乱啊。”
当刘琮在抱怨的时候,突然不远处传来一声漫不经心的话语,
“战乱?襄阳户籍让的人少可不见得是战乱啊。”
“谁?”刘琮愣了一下,扭头便看见一个一身破烂不堪长袍的书生,端着一碗黄酒,一边喝一边笑着看向刘琮。
“你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