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0 章(1 / 1)

文娱之跨界天王 一剪清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作为暂时的办公点。

郭川在月报一待就是五年,不舍肯定是有的,道:“郑哥,我们还能再回来的,对吧?”

郑容收回目光,转身一笑,道:“每一个不甘的离开,都是为了最后的归来。”

两人各怀心事的上了车,司机开动车子,向“新”杂志社驶去。

堵堵停停一个小时,终于来到达目的地。

听到车声,一个二十三四岁,戴眼镜的女孩,从小仓房里跑了出来,“郑哥,郭哥,里面我都打扫好了。”

郑容点头微笑道:“小董,辛苦你了。”

董婕是月报的美术编辑,入职不到一年,今年也不回家过年。

这时,郭川抱着一个纸箱走进小仓房,顿时眼前一亮,道:“小董不愧是我们杂志社里最最最心灵手巧的,这哪里还是存放杂物的小仓房,看这背景墙上栩栩如生的画,看这整齐干净的办公桌……”

董婕心情忐忑的道:“郑哥,对不起啊,我擅自主张把这里重新布置了一下。”

郑容打量了一番,微笑着道:“布置得很好,这才有一个杂志社的样子。”

三人忙活了一阵,才把小皮卡上的东西卸完。

郑容拍了拍衣服上的灰尘,对郭川和董婕道:“今天你俩辛苦了,走,吃饭去。”

郭川整个人瘫坐在椅子上,有气无力的道:“郑哥,我现在连一根手指头都不想动,叫外卖算了。”

董婕也跟着道:“是呀郑哥,出去吃得要走好一会才有餐馆呢。”

“谢谢。”郑容颇为感动。

他知道郭川不是因为累,董婕不是因为要走远路,才选择要点外卖的。

能有这样的好员工,他感到很欣慰。

“谁说没有被挖走的都是老弱病残?”

一个有前途的人,一定是在做员工的时候,就站在主管的角度思考问题,做主管的时候,站在经理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才能逐步走上更高的位置。

显然,郭川和董婕都知道杂志社处在最为艰难的时期,能帮着省一点是一点。

吃完午饭。

三个人各自忙活了起来。

郭川和董婕开始排版新一期的月报。

郑容则是出去了。

今天是他们月报二月份第一期上架销售的日子,而且是加上了《猫眼》和《镖人》的连载。

他本是想去看看销量到底怎么样,可到了书店门口,又犹豫了。

“再等等吧,这会怕是刚入库,还没摆上书架呢。”

于是,郑容往回走。

在经过一个书报亭的时候,多瞟了一眼,恰月报,忽然有几个十一二三岁的小男孩跑到了书报亭。

其中一个小男孩问:“老板,老板,最新一期的漫画梦工厂到货了吗?”

老板摇头道:“可能是因为临近春节,人手不够,漫画梦工厂要停刊一期。”

“啊……”

几个小男孩纷纷惨呼。

老板左翻右翻,找出一本未拆封的杂志,道:“今天最新一期的月报到货了,你们几个要不要?”

“月报?”

“不要不要,我们都有半年没月报了。”

“以前上面的连载的勉强能看,但是现在,都是些什么鬼,一点意思都没有。”

“是啊,文笔都还没我的好呢。”

“看漫画都不。”

……

几个小男孩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着。

这些话不软不硬,恰似一根藤条,打在郑容心上,却是很痛很痛。

不过,这也给他敲响了警钟,做事不能一味的埋头苦干,他们喜欢的不一定是读者喜欢的。

这时,老板见几个小男孩要走,连忙道:“等等,这一期的月报,有两本写得挺好的,你们可以先看看,然后再决定买不买。”

“好吧。”

几个小男孩从老板手上接过杂志,围坐一团看了起来。

没一会,其中一个小男孩直起了身子,一脸惊恐的道:“卧槽,这写得真吓人,我感觉背后凉飕飕的。”

另一个小男孩道:“别看这个了,晚上睡不着觉,看下一篇吧。”

“你们几个胆小鬼,我觉得挺刺激的……”拿着杂志的那个小男孩对小伙伴们一顿嘲讽,不过还是翻到了下一篇,“咦,这篇是武侠。”

几个小男孩顿时来了兴致。

“哈哈哈,这个小七也太萌了。”

“跟我弟弟一样,一个小大人。”

“这还是月报?”

“估计是换了编辑,眼光变好了。”

“开篇挺吸引人的,反正漫画梦工厂停刊一期,就买一本回去打发打发时间。”

……

几个小男孩皆是掏钱买了一本,老板也是喜笑颜开。

郑容将这一切收入眼底,脸上重新挂上了笑容。

他没再过去询问老板,今天卖了几份月报,因为已经有了答案。

回去的路上,郑容想了很多。

有好胜心并不一定是好事,但是人一定要谦虚,要正视与对手之间的差距,不要固步自封。

不甘心也不一定是坏事,但是一定要心态端正,被人打败或者不认可,肯定会不甘心,但要记住,这个不甘心,不是不管不顾、盲目求变的理由。

在郑容走了没多久,又是一群十二三岁的小男孩跑到了书报亭,这次,他们直接点名要买月报。

————

州杭。

今天云峰家里来了客人,而且是熟人,王德发和马思宇。

云林把准备好的瓜子水果放在小桌上,接着好奇的问道:“发哥,我哥前天就回来了,你怎么今天才到?”

王德发抓了一把瓜子,道:“我去了你马哥家,要不然大前天就回来了。”

他口中的马哥,自然是马思宇了。

最近马思宇父母很忙,一直在国外谈生意,过年回不了家,他又不想去国外过年,因为没一点过年的气氛,所以打算来王德发家过年,就先回去把家里的事安排好。

这时,云芸从厨房出来,手里端着开水壶,道:“哥,水烧好了。”

云峰接过开水壶,说了一句:“谢谢。”

“哥……”云芸嘟着嘴道:“跟我还客气呢。”

云峰只是笑了笑,随即开始泡茶。

王德发看着他这泡茶不仅用的专业茶具,还泡的有模有样,一边嗑着瓜子,一边问道:“我说疯子,你这泡茶技艺,上哪学来的?”

云峰很坦白的道:“没学,就只是看我们系的一个老师泡过几次,我这纯粹是照葫芦画瓢,学了个样而已。”

马思宇缓缓地道:“茶是好东西,喝茶能陶冶情操,可以修身养性,可以忘掉烦恼。”

0086,变化

云峰的泡茶技艺的确很粗糙,但在坐的都是外行,看的是热闹,喝的是气氛。

喝茶讲究一闻二看三品,看王德发,端起茶杯,用嘴对着吹了两下,直接就一口闷了,喝完又做出一副享受状,道:“好茶,好茶。”

马思宇比王德发要稍微懂一些茶道,笑道:“老王,茶不是这么喝滴,讲究‘饮茶需细品,品茶宜三口’。”

因为他的爷爷非常喜欢喝茶,小时候就老听爷爷唠叨这些。

王德发尴尬一笑,问道:“什么意思?你给解释解释。”

马思宇回忆了一下,然后摆出一副老气横秋的样子,道:“‘品’字有三口,这就意味着在用到‘品’这种饮鉴方式时,需要一口一口慢慢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