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94 章(1 / 1)

三国之无限召唤 堂燕归来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值一提了。”

  城楼上,所有人都立时沉默了一下来。

  他们都明白赵云的话,那可是京城啊,事关于社稷存忘,倘若京城失陷,整个汉国必将陷入军心民心崩溃的境地。

  那个时候,莫说是守住这些新得的土地,只怕他们这十几万大军,就要军心瓦解,不战而溃,整个汉国都有覆灭的危险。

  谁都知道这其中的危险程度,哪怕再好战者,也不敢再反对撤兵,不然这近乎于亡国的重担,谁又担的起。

  砰!

  刘备的拳头狠狠的陲在了城墙上,沉声道:“难道,真要朕再次无功而返吗,朕不甘心,不甘心啊!”

  左右回应刘备的,只剩下一声声叹息。

  这时,诸葛亮却摇着羽扇道:“陛下,如今形势看起来危急,但依亮看,我们还有转还的余地。”

  “丞相此言怎讲?”刘备灰暗恼怒的脸上,立时掠起一丝希望。

  诸葛亮便不紧不慢道:“伍子胥一路魏军虽然是打了我们一个出其不意,但毕竟只有三万兵马,还只是步军而已,臣想陶贼派出这路兵马,无非是想用围魏救赵的计策,吓退我们,逼我们退兵而已,咱们若就这么轻易退兵,反而是正中他下怀。”

  “丞相的意思是……”刘备似乎领悟了些许。

  诸葛亮便冷笑道:“陶贼想让我们退兵,我们偏偏要反其道而行,臣以为陛下当亲率主力骑兵,星夜兼程回师蓟京,同时留一员大将率数万精兵坚守真定,把陶贼钉在这里,其余步兵则退至卢奴城一线,与真定遥为互应,待陛下击败伍子胥所部之后,再率铁骑南下,那时再会合步军,一举击破陶贼主力。”

  刘备连连点头,算是听明白了诸葛亮的计策,这蓟京要救,这南面新占的地盘也不能丢,只不过是改变战术,南守北救,骑兵与步兵分离,各司其职罢了。

  “诸葛丞相的计策,倒也不失为一条出路,但既然要守住真定,为什么不把所有的步兵,便都屯于真定城,却还要分一部分兵马去卢奴呢。”司马懿却又质疑道。

  诸葛亮淡淡道:“我大汉军以骑兵为主,骑兵一旦北归,余下的六七万步兵,若是全部屯于真定城中,就很容易被魏国三十五万大军围困,风险太大,所以才要有所保留。”

  司马懿却又笑了,“诸葛丞相也知道魏国有三十五万大军呀,试问一下,倘若只留数万步兵于真定城中,光凭那点兵力,怎么抵挡得住十几倍魏军的进攻?”

  “仲达啊,你智谋不逊于我,难道这还用我解释么。”诸葛亮摇头一声叹,“风险归风险,我不建议把全部兵力屯于真定,这并不代表我就认为真定一定守不住,我只是为防万一而已。相反,这真定城本就坚固,我们占领这段时间,又足足把城墙加厚了一倍有余,魏国任何的攻城武器,都休想攻破,再加上城中所积粮草,足够数万兵马一年之用,我以为绝对可以守到陛下率铁骑回来之时。”

  诸葛亮把话说的这般清楚,有理有据,一时间司马懿便无言反驳,就连先前主张退兵的文丑等将们,似乎也被诸葛亮说动,有些回心转意了。

  旁人只是犹豫,刘备的脸上,却已重燃起了自信的笑容,手一拍城墙,决然道:“诸葛丞相所言极是,这冀北的土地,乃是朕与诸位血战光复,岂能轻易拱手奉还给陶贼,就依丞相之计,朕率铁骑回救蓟京,留一员大将率两万精兵,坚守真定,给朕死死拖住陶贼。”

  诸葛亮松了一口气,其余汉国文臣武将们,一时也没有人再提反对意见。

  只是这个时候,却没有哪员武将站出来,愿主动请缨,率军死守真定。

  刘备环扫众将,希望有人能够主动站出来,挑起这个大梁,但让他失望的是,所有人都在回避他的目光,哪怕是先前叫嚷着要跟陶商决一死战的吕布和张飞,这个时候也都沉默不语。

  “既然陛下决心坚守真定,臣愿担此重任。”

  一片沉寂中,终于有人铤身而去,刘备精神一振,举目扫去,请战之人,正是赵云。

  “不愧是子龙啊,好,那朕就命……”

  刘备还正待答应赵云所请之时,诸葛亮却突然道:“陛下,臣以为忠义侯久镇真定多年,对真定城防最为了解,由他率军守城是再合适不过。”

  此言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到了早就悄悄躲入角落里的侯景。

  侯景是身形一抖,表情里透出几分惊异和慌张,显然没有想到,诸葛亮会这么信任他,竟会推荐他去死守真定。

  侯景心里是暗暗叫苦,这可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要知陶商现在可是恨他入骨,倘若刘备叫他死守真定,等于是把他丢进了虎口,万一城破了,陶商能饶了他才怪。

  “丞相……”

  刘备有些犹豫,诸葛亮却再请道:“陛下,臣以为忠义顺是不二人选,请陛下要信任忠义侯才是。”

  刘备虽心有狐疑,总觉的还是让赵云来守真定更放心,但见诸葛亮这么执着的推荐侯景,便想他必定有自己的深意。

  “好吧,侯爱卿,朕就命你率两万精兵,为朕坚守真定,朕相信你的忠诚,更相信你的能力,你千万莫要让朕失望。”刘备终于还采纳了诸葛亮的推荐。

  侯景心里咯噔一下,内心是一万个不情愿,却又不敢有所表露,只得硬着头皮上前,故作慷慨道:“陛下放心,有侯景在,真定城必固若磐石。”

  刘备这才满意,遂也不敢稍有迟疑,当即下城而去,命诸将各自依令而行。

  还往行宫的半道上,刘备见左右无人,便向诸葛亮问道:“丞相啊,朕方才本打算叫子龙担当此重任,丞相为何执意要推荐那侯景。”

  诸葛亮淡淡一笑,压低声音道:“侯景本就为真定镇将,对真定城极为熟悉,有利于守城,况且陶贼深恨侯景,他知道城破之后自己绝无活命的机会,必然会比谁都拼尽全力守城,他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人选。”

  刘备恍然省悟,眉宇间疑色尽散,这才再无顾虑,纵马扬鞭而去。

  这边刘备准备撤兵之时,魏营里,陶商已经率军还营,享受这场击破天门阵的痛快。

  回营的路上,陶商便已下令在皇帐中摆下酒宴,为穆桂英三将犒劳,只是四下一扫,看到尉迟恭在那里跟众将吹牛,秦琼享受着众星拱月的盛赞,唯独头功穆桂英却不见了踪影。

  陶商便叫了一名女兵相问,才知穆桂英一进营门后,就已经飞奔回往大帐去了。

  “招呼也不打一声就溜了,莫非还得我亲自去请不成,这驾子也大了点吧,好吧,今日你立下了大功,我就亲自请一回你吧……”

  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