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9 章(1 / 1)

三国之召唤猛将 青铜剑客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议,刘辩几乎言听计从,但这一次,却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寡人将来的目标是天下之主,自当以律法而服天下臣民,言出必行,律法如山。岂可因为一个孙坚,而将法典抛诸于脑后?若如此,何以服天下子民?”

刘辩目光如炬,凝视着堵在太守府门前的孙氏族人,话语掷地有声,铿锵有力。

顿了一顿,又豪气干云的说道:“不错,寡人现在龙卧浅滩,还没有傲视群雄的实力,但却不能没有舍我其谁的雄心!若是区区一个孙坚便让寡人怕了,将来拿什么争霸天下?莫说一个孙文台,便是与天下群雄为敌,孤又有何惧?”

听了刘辩豪情万丈的话,刘伯温躬身折服:“殿下之言,霸气四溢,令臣自愧不如,倒是刘基多虑了!”

刘辩背负双手,傲然道:“既然寡人任命狄仁杰为吴郡太守,就要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件事就由他自行处理好了,我们只管旁观就是。是他孙氏族人作恶在前,孤的臣子以法绳之,问心无愧。他孙文台倘若为此与孤结怨,尽管放马过来便是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何惧之有?”

就在这时,吴郡的两千郡兵已经奉命赶来,一个个披盔挂甲,全副武装,在两名都尉的指挥下,把孙氏族人驱赶成一堆,团团围住。

“全部统统蹲下,把手里的木棒猎叉丢在地上,否则格杀勿论!”

官兵们一字排开,挥舞着手中的刀枪,对被围困在中央的孙氏族人大声喝令。

孙氏家族中有血性的汉子大都跟着孙坚从军去了,剩下的基本上都是好吃懒惰,贪生怕死之辈,平日里吆三喝四,咋咋呼呼的看似威风,其实大多都是色厉内荏,狐假虎威之辈。

以前严白虎统治吴郡的时候,对他们孙氏一族高看一眼,更加助涨了这些人的嚣张气焰,以为官府里的人比孙氏族人低一等,都是逆来顺受的货色,所以才敢似今天这般猖狂。

当官兵突然以强硬的姿态对待他们的时候,这些孙氏族人顿时懵了,一个个吓得心惊胆战,面面相觑片刻之后,有人开始按照官兵的要求扔掉手中的器具,抱头蹲在地上。

一开始是三五个,慢慢的变成了三五十个,到最后发展到三五百,直到最后全部近千名孙氏族人、门客、仆从全部抱头蹲在了地上,站着的只剩下了满头白发的孙奕。

“你、你……你这狗官!”

孙奕气的胡须颤抖,话音都颤抖不已,“我、我要写信给文台,让他带兵杀回吴县,将你这恶吏挫骨扬灰!我们孙家有八百子弟从军,各个骁勇善战,要破吴郡,只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便是弘农王也保不住你!”

为了救回独孙的性命,孙奕在做着最后的努力,虽然已经黔驴技穷,却抱着最后的希望向狄仁杰发出了威胁。

“哈哈哈……”

狄仁杰仰天大笑一声:“我狄仁杰若是贪生怕死之辈,早就把你的孙儿恭送回去了,但某没有这么做,因为我狄仁杰不怕死!狄某行得正,做的端,何惧一死?王子犯法与民同罪,孙辕身背多条人命,某以法绳之,问心无愧!便是孙文台将某挫骨扬灰,我狄仁杰也是死得其所,千年之后,留下骂名的注定是你们孙家!”

狄仁杰说着话,袍袖一翻,示意李元芳放开孙奕:“元芳,当着吴县数千百姓的面,你把孙辕所犯的罪过读一遍,让吴郡的百姓们听清楚,律法无情,违者必然以法绳之!”

“诺!”

李元芳答应一声,大踏步的走到街道中央,把孙辕所犯的罪行对围观的百姓叙述了一遍,最后对狄仁杰道:“孙辕罪行,已经宣读完毕,下一步请大人示下!”

狄仁杰面色如铁,毫无表情,微风吹来,颌下胡须迎风飘荡,仿若一尊杀伐果断的天神,冷冷的做出了最后的判决。

“纵仆行凶,殴打无辜,致两人死于非命,其罪当诛!”

“况且在此案之前,孙辕便欺男霸女,横行富春,犯下奸/淫案十九起,残害人命七桩,致人残疾十六宗,按照大汉律例,当处以斩首之刑。”

“本官现在以吴郡太守之身份,判处孙辕斩立决,立即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八十一土地与民心

“嘶……”

听了魏延所言,刘辩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现在的魏延虽然还年轻,但仍然如同历史上的那个魏延一般激进,喜欢出奇谋制胜。

就像他一生之中最为出名“奇兵出子午谷”之谋,惹得后世争论不休,有赞成的有反对的,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最后因为诸葛亮用兵以稳为主,没有采纳魏延的这条奇袭之策,最终把“奇兵出子午”这一奇谋变成了没有答案的千年悬案。

而这一次,魏延提出的“乔装屠孙氏”之计,似乎不逊于“奇兵出子午”,无论成败,必然都会掀起巨大的波澜,甚至还会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各种争论,只怕下去千年,都会无休无止!

而历史上的东吴大帝孙权,现在还只是一个八岁的孩童,只要自己点点头,那么历史上将不会再有“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一切的一切,现在都由自己来掌控!

看到了刘辩眸子里的犹豫,魏延单膝跪地,发自肺腑的道:“大王……延与孙坚往日无怨近日无仇,今日之谋,乃是为了大王决断,决不夹杂任何恩怨!日后若有任何骂名,便让魏延来背就是了,哪怕遗臭万年,某也绝无怨言!”

听了魏延的话,刘辩的心中不由得思绪澎湃。

刘大耳识人的眼光是准确的,就凭魏延的这席话,完全的发自肺腑,甘愿为主公背上骂名,这样的人会有谋反之心?刘辩一点都不相信!

在历史上,刘大耳对于魏延也是绝对信任的,汉中战略要地,其分量甚至不在荆州之下,而刘备却出人意料的委任魏延做汉中太守,而魏延也尽职尽责,完美的完成了防御重任。

只是让人扼腕叹息的是,就是这样的一名良将,最后却死在了孔明的疑心与杨义的算计之下,当真算得上三国第一大冤案!

看到刘辩在犹豫,魏延继续劝谏:“一将功成万骨枯,要想铸就千秋霸业,那个帝王没杀过人?武安君白起,号称人屠,死在他手上的当以百万计;西楚霸王项藉,坑杀秦军二十万!一晃过去数百年,也没有人揪住他们的作为而喋喋不休。故此,请大王当机立断,下命屠尽孙氏,魏延必然不辱使命!”

在历史上杀人如麻的何止魏延说的白起与项羽,远的不说,在十八路诸侯之中就有一个曹孟德,三次屠杀徐州,伏尸遍野,泗水为之堵塞,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