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06 章(1 / 1)

三国之召唤猛将 青铜剑客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2个月前

蹙,一脸疑惑:“赵普,哪个赵普?”

斥候拱手答道:“回陛下的话,这位赵普先生不是别人,乃是昔日赵匡胤麾下的军师。在赵匡胤灭亡之后,前来中原投奔陛下,却在阳夏境内搭救了被岳云追杀的司马大人,之后便跟着司马大人来到曹子孝将军麾下参赞军事。放弃陈留退守燕县保卫邺都就是这位赵先生的建议,而不是仲达先生提出来的!”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顶级谋士同样难求,对于赵普的事迹曹操略知一二,听说竟然前来投奔自己,不由的笑逐颜开:“哈哈……这赵普绝对算得上一个人才,当年硬是凭黄袍加身逼反了常遇春,让这员猛将从此稀里糊涂的给赵匡胤卖命。要是没有赵普,只怕赵匡胤早就成了刘辩的阶下之囚,没想到在朕陷入困境之时,这赵普竟然还来投靠,实在难能可贵!”

最近几年,曹操麾下的四大谋士一直是郭嘉、范增、司马懿、贾诩;次一级别是荀攸、程昱、戏志才、蒯良、曹刿、满宠等人。随着赵普的加入,曹操的智囊团又获得了增强,这让曹操心情大好,而其他的诸位谋士心情却又各不相同。

斥候继续禀报道:“跟随赵普先生前来投奔的还有两位奇人,俱都是身高过丈的彪形大汉,一个名唤巨无霸,乃是西域羌人,能够驱使猛兽,训练兽兵。还有一位名唤阮翁仲,生的身高一丈三,号称贵霜前三的猛将,此二人在赵匡胤灭亡之后都跟着赵普来投奔我们大魏了!”

巨无霸去年在益州先后大战张飞、徐晃、赵云、宇文成都等猛将,已经名声鹊起,被世人认为可以挑战李元霸的存在。曹操也久闻此人大名,常常唏嘘感叹,自己麾下的臣子怎么就没有网罗到这样的奇人,却被赵匡胤这个小诸侯获得,实在让人羡慕眼红啊!

没想到山不转水转,就在自己陷入不利局面之时,巨无霸竟然跟着赵普前来投奔,实在是一件鼓舞人心的大喜事,更是让曹操笑逐颜开,几乎合不拢嘴:“哈哈……这巨无霸的武勇不在龙虎双煞之下,有了他的加入,定然让我们大魏如虎添翼!”

郭嘉也是一脸的欢欣鼓舞:“呵呵……恭喜陛下,得赵普与巨无霸这一文一武,实乃大魏之幸!而且听闻那阮翁仲实力同样不俗,就算及不上巨无霸,却也足以比肩典韦、许褚等人。有此三人辅佐曹子孝将军,再加上司马仲达兄弟,足以抵挡岳飞一段时间,这对我军以攻为守的计划更加有利。可速派一员大将出兵徐州,趁着徐达对峙陈子云之际偷袭下邳,必有斩获!”

曹操立即吩咐刘馥:“待会儿进了谯县,刘元颍立刻命工匠雕刻三枚印绶,并亲自送往燕县。加封赵普为九卿之职,加封巨无霸为龙骧将军,加封阮翁仲为虎威将军,待将来立功之后,再另行封赏!”

“谨遵陛下口谕!”刘馥在马上拱手领命。

危机缓解,曹操心情大好,又派出使者赶往并州调兵,命郝昭、王凌二将从并州出兵三万赶往燕县增援曹仁,争取挡住岳飞北上的步伐。

当然,岳飞在拿下陈留、许昌之后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向北进攻邺城,另一个是向西进攻洛阳,并不一定百分百的向北进攻,但曹操却必须未雨绸,提前做好防御,不给岳飞威胁邺城的机会。

得知大魏国皇帝御驾到来,谯县县令与曹操的叔父曹德一起出迎,寒暄过后,曹操也不去县衙,而是直奔位于谯县东南角的曹氏祖宅,与众智囊商讨联合李世民进攻徐州的计划是否可行?

众人刚刚落座,郭嘉就起身施礼:“陛下,臣已经看穿了李世民的目的,其实李世民醉翁之意不在酒,真正目的不在徐州。而且嘉心中也有了对策,保证让李世民为我们大魏做一次嫁衣,让徐州唾手落入我们大魏掌中!”

曹操闻言大喜,端起茶碗滋润了下喉咙:“奉孝有何妙计,速速道来?”

(ps:今天几个亲戚从沈阳来山东探视舅父,剑客作为东道主又是去车站接人,又是安排吃饭、住宿,又是陪着去医院,一天下来几乎跑断腿了,又热又累精神疲倦,今天只能一更了。)(未完待续。)

一千一百七十五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曹氏祖宅。

大魏皇帝曹操正与郭嘉、范增、荀攸、蒯良等谋士秘商对策,该如何借助李唐的力量以攻为守,拿下徐州,摆脱目前的困局?

这是整个谯郡最大的一片士族建筑群,位于谯县东南角,白墙黑瓦,房舍俨然,占地数百亩,鼎盛时期拥有仆人五百,婢女近千。

曹氏能够发展到如此鼎盛的地步,首要的功劳要记在曹操的养祖父曹腾的身上。要问这曹腾是什么人,可真必须好好说道说道,甚至可以说曹操能有后来的势力,这位大太监养祖父功不可没。

曹腾是什么人?答案是太监!

提起太监来,东汉末年最著名的自然是赫赫有名的十常侍,但在曹腾面前,这十常侍都只有乖乖跪舔的份。

曹腾是沛国谯县人,自称相国曹参之后,在汉顺帝时期以十六岁的年龄进了洛阳皇宫做了太监,并且凭借着自己八面玲珑的表现十分得宠,不过十年左右的时间便升任到了小黄门、中常侍,成为了皇宫中举足轻重的大太监。

就在曹腾春风得意之际,二十九岁的汉顺帝驾崩于洛阳宫玉堂殿,但曹腾的仕途非但没有走下坡路,反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凭借着拥立汉桓帝刘志上位,因功劳被封为费亭候,外加大长今,也就是太监总管。

自此之后,曹腾在洛阳宫主事三十多年,从汉桓帝死后又伺候了汉灵帝十几年,举荐提拔的官员一大堆,大多都曾经做到过太守、国相的职位,甚至还有人做到了九卿,使得曹腾在东汉声望极高,虽然多有官员弹劾但却一直屹立不倒。

而灵帝时期乱政的十常侍,包括蹇硕、张让、段珪等人都是曹腾一手栽培的,当年都曾经给曹腾倒过夜壶,鞍前马后的伺候着,因此即便后来曹操以典军校尉的身份打算诛杀十常侍,这些个宦官也不敢对曹操动手,原因就是看在曹操养祖父曹腾的面子上。

既然曹腾是个大太监,那么曹嵩、曹操父子是怎么来的呢?这个答案就比较复杂了,就连晋人陈寿写的《三国志》里面都记载了——莫能审起出生本末,唯一能确定的是曹嵩是曹腾从外面领养的儿子。

后来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