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34 章(1 / 1)

战隋 猛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适选择是最好的事,将来若事情走向反面,“小弟们”必然分担一部分责任,然后圣主就好找人“顶罪”了,就像第一次东征大败把宇文述撤职一样,总不能让圣主下罪己诏,自己惩罚自己。

紧随赵才之后,老帅来护儿也表态了,“就目前形势而言,白发贼是不是刀,根本不重要。目前安州需要我们的支持,而我们则需要安州来打击和削弱突厥人,双方各取其利,何乐而不为?”

说到这里,来护儿犹豫了一下,看看圣主,又看看宇文述,欲言又止。

圣主轻轻挥手,示意来护儿大胆说话,言者无罪,不要有任何顾虑。

来护儿冲着圣主深施一礼,“圣上,臣认为,如果白发贼就是刀,未必就是坏事,或许是一件好事。”似乎有所顾虑,来护儿悄悄瞥了宇文述一眼,担心宇文述生气。宇文述正好看着他,四目相顾,彼此了然,宇文述勉强挤出一丝笑容,示意来护儿大胆说话,无须顾忌。

“从刀以往所为来说,他有战绩,对中土有贡献;从刀目前出塞征战来说,亦对中土有利;而从刀的身份来说,他也没有背叛中土的理由,相反,他要回归中土,要回家,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据此做出判断,自他死而复生后,他就一直在积极寻找回家之路,他要回家。”

来护儿在说到“回家”的时候,特意加重了语气,然后停了下来。

圣主面无表情,一言不发。虞世基和宇文述神情冷峻,沉默不语。萧瑀若有所思,眼神忧郁。

赵才忧形于色,虽想阻止来护儿,却有心无力。他能理解来护儿的心情,来渊现在就在安州,来渊回家的唯一途经就是在安州建功,在南北大战的战场上建功,如果中枢不再支持安州,也就断绝了来渊回家之路。

当然,虞世基的儿子虞柔也在叛军队伍里,虞世基也应该期盼儿子的回归,但虞世基就能稳定心态,控制情绪,坚决不把真实想法暴露出来。来护儿就做不到,就借着“刀”的名义隐晦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孰不知这犯了圣主和宇文述的大忌。刀不是纯粹的秘兵,他是政治棋子,他揭发宇文氏兄弟里通外国的目的是帮助其所属政治势力打击政敌,这是政治行为,不可饶恕。

来护儿自然知道这句话说得不合时宜,可能会激怒圣主和宇文述,但从国祚和中土大利来说,他这句话“站得住脚”。榆林风暴已经过去了,圣主和改革派已经取得了胜利,政治恩怨应该让位于国祚利益,尤其目下内忧外患的不利局面下,中土利益至上,斗争双方理应搁置矛盾,携手合作,齐心协力一致对外,如果继续大打出手,自相残杀,只会让形势更恶化,严重危及到国祚安全和中土统一。

今夏杨玄感兵变,两京政治斗争白热化,两京政治危机日益加剧,国内局势动荡不安,在这种困局下,圣主和改革派还要把改革继续下去,还要把东征继续下去,还要发动南北战争,那么首要之务就是稳定国内局势,缓解两京政治危机,要向保守势力做出妥协,这是必然选择,否则外面在打仗,家里在内讧,结果可想而知,不死都要脱层皮。

然而圣主及其身边的激进改革者铁了心,就是不妥协,就是不回东都,任由两京政治危机随着改革派对以杨玄感为首的激进保守势力的政治清算而加剧,这使得国内形势的恶化速度越来越快,这样下去后果堪忧,第三次东征不要说成行了,甚至决策都难形成。

来护儿做为军方统帅,做为东征的主力战将,非常想赢得东征的最后胜利,所以他还是希望圣主尽快返回东都主持大局,还是希望两京政治危机迅速缓和下来,斗争双方能够互相妥协一致对外。而这也是他此刻假借内心情感隐晦表达自己政治意愿的原因所在,虽然风险很大,但他于公于私,都无愧于心。

殿内一片死寂,气氛压抑,令人窒息。

萧瑀毅然打破沉默,“圣上,荣公所言亦有道理。秘兵刀的出现,虽然是个危机,但处置好了,或许就是个契机。”

萧瑀说得含蓄,但在坐君臣一听就懂,互相看看,都有意动,各自沉思,气氛随即舒缓。

来护儿的想法并无新意,也不被圣主所接受,但萧瑀则提供了一个全新思路,让君臣六人眼前一亮,感觉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刀做为秘兵,战功累累,而揭发宇文氏兄弟里通外国,也是有功劳的,因此自始至终,他都没有罪责,他在秘军档案里肯定是阵亡沙场的英雄。

也就是说,来护儿说的对,榆林风暴之前的刀,对中土是有贡献的。

现在的刀,依旧在塞外征战,收复安州,混乱东北,所作所为有利于中土,对中土还是有贡献。

既然如此,中土完全有理由认定刀始终是秘兵,是中土的秘兵,是为中土谋利益的秘兵,继而承认他的身份,承认他的功劳,那么如此一来,只要刀本人愿意回归中土,刀在塞外所取得的战果就理所当然属于中土。

刀的身份非常复杂,与其利益相关者有山东豪门、山东高齐旧臣、关陇武川系以及前******系,而这其中既有保守势力,也有支持圣主的温和改革派,如果圣主和中枢为刀的回归铺平道路,让刀回归中土,从政治上来说这就是妥协,对某些保守势力和温和改革派的妥协。

这一妥协即便不能缓解两京政治危机,但最起码可以向山东豪门和以裴世矩为代表的山东高齐旧臣传递出明确的合作信号,而这两股政治势力基本上都是圣主的支持者,大都属于温和改革派,这显然有助于改革派内部的团结,有助于稳定山东形势,而山东尤其是河北、北疆形势的稳定,对圣主和改革派赢得第三次东征和南北战争的胜利至关重要。

承认刀,接受刀,让刀回归中土,危机就变成了契机,圣主和改革派逆转危局的契机。

然而问题来了,白发贼是不是刀?白发贼举兵叛乱、祸乱大河两岸,甚至有可能参加了杨玄感兵变,是杨玄感的同党,又一度危及到了幽燕安全,罪无可恕。

良久,圣主率先问道,“白发贼是不是刀?”

“白发贼不是刀。”兵部尚书赵才毫不犹豫地答道,“白发贼就是白发贼,十恶不赦,人人得而诛之。刀是秘兵,征战塞外,战绩显赫,乃中土悍将。”

圣主微微颔首,又问道,“计将何出?”

赵才胸有成竹,又答道,“圣上当年为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