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打到了蛇的七寸上,而中国军队又做了充足的准备并完成了应有的训练甚至还有可能会有更多的部队,那时的日军可能都没有反击的能力。
但是……
张弛能等到那时候吗?
等到那时候,或许的确可以轻松的击溃日军,但要付出的代价却是无数中国百姓和无数中国军队的伤亡。
所以张弛想了想,就回答道:“等侦察分队做好了准备,就可以行动了!”
哈尔西点了点头,站在美国人的立场上,自然是越早展开行动就越好。
“师座!”这时一名通讯兵给张弛递上一封电报,说道:“拉包尔来电!”
张弛接过电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速回拉包尔!”,署名为王宁杭。
见此张弛不由一阵疑惑,这时候正是制定计划的关键阶段,甚至可以说第一阶段的计划已经展开了,王麻子怎么会让自己大老远的赶回拉包尔呢?
“什么情况?”见张弛这样的表情,哈尔西就问了声。
“没什么!”张弛回答:“拉包尔方面出了点问题,我得回去看看!”
张弛觉得这应该是中国军队内部的事,所以不太愿意哈尔西过问。
“在这时候?”王麻子也有些疑惑,不过他还是点了点头,说道:“快去快回,这里的一切都需要你!”
(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七章拉包尔
b29轰炸机真是个好东西,硫磺岛距离拉包尔三千多将近四千公里的距离,这已经出了普通运输机的航程(注:美军47运输机航程26oo公里)。
所以,如果搭乘普通运输机或是轰炸机的话,那必须得中途换乘或是加油,而且还要战机伴飞然后还要考虑战机的航程及加油,甚至还得因此要出动航母。
但是b29一出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这玩意不挂弹的话几乎可以飞一万公里,又因为它可以飞到日军一般战机都飞不到的万米高空,所以根本就不需要战机伴飞,只是在机场附近爬升阶段及目的地下降高度阶段需要几架战机伴飞掩护,其它阶段一架飞机就解决所有问题了。
张弛这次返回拉包尔搭乘的就是b29轰炸机,当天晚上出第二天凌晨就赶到了拉包尔。
当然,这也是因为赶路的张弛,如果是别人……就老老实实的搭便机转场甚至坐便船在海上折腾几天去吧。
此时的拉包尔跟张弛离开时又大不一样了。
还在飞机上的时候,张弛从空中眺望朝阳下的拉包尔,除了那火山还在不停的往外冒着黑烟外,其它地方到处都是一片金黄……张弛开始还一阵奇怪,但很快就想到那是自己之前下的命令,也就是在拉包尔种粮食。
拉包尔的确是个适合种粮的地方,要知道现在是冬天,但这里的粮食却成熟了。
张弛不知道的是,那些从中国用“蚂蚁搬家”的方式一拔又一拔的运过来的第六军的士兵,他们初次登上拉包尔时看到岛上一望无际的粮食迎着海风掀起一道道稻浪,都不由惊呆了。
接着,他们几乎毫不例外的飞奔进这些稻田,也不管稻田里的烂泥,在里头又是唱又是跳的,有的甚至轻轻抱着一簇还未成熟的麦穗久久不愿离开……
这些都是在国内饿怕的兵哪,什么时候有见过这么多的粮食,那样子就像是一群强盗突然现了一座金山,那种感觉不是其它人能体会得到的。
用第六军士兵们的话说:“这简直就跟做梦一样,如是不是亲眼看见,真不敢相信这世上还有这么好的地方!”
“这难道就是极乐世界?要是能呆在这里,让我做啥都愿意!”
……
也就是说,他们刚刚登岛就被这里给征服了,征服他们的不是别的,而是满地的粮食。
这起到作用就是,来到这里的战士个个都精神抖擞,说是士气高昂那还算不上……正所谓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一支总打败仗的部队如果真要让它恢复士气,还是得拉到战场上去跟敌人练练并打败敌人才能算是真正的恢复。
但无论如何,这些部队与他们从缅甸出时已经是判若两人。
这不仅是因为他们一路以来接受的训练,也不仅是因为他们手里拿着更先进的装备,更是因为他们知道……从今往后,不需要再担心饿肚子,不需要再担心受伤因为无药可用凄惨而死,也不用担心被克扣军晌自己牺牲后无钱给家人温饱。
一支部队要想拥有战斗力,先就是要让这个部队的兵没有后顾之忧,要让他们看见在战场上打了胜仗后会得到怎样的荣耀和利益,要让他们知道就算牺牲了也不用担心家人……只有这样他们才有可能一往无前的冲向敌人并战胜敌人。
走下飞机的张弛就感觉到了这一点,因为在机场附近到处都是一队队排着整齐的步伐唱着嘹亮的军歌的士兵走过。
这些士兵,从他们的模样来看肯定不是新一军的战士,因为他们的军装和头盔都是崭新的(注:军装还是英式军装,中国此时穷得连新军装都配不起了,所以中国部队在经过缅甸时就在缅甸换上从印度加工运送过来的军装)。
从他们的身上,张弛有点看到当初新一军刚刚训练出来时的朝气,如果不是事先知道到达拉包尔的是之前在缅甸战场上不战而逃的第六军,还真认不出来。
事实上,张弛在看着那些兵,那些兵也在偷偷的观察着张弛。
有一队正在休息的兵还在小声的议论着:“那家伙是什么来头?一个人坐一架那么大的飞机!”
“是啊!你们瞧……还有几辆吉普车一起来接的!”
“至少应该是个团长吧!”
“团长?团长会有这么大的飞机送?咱们军长都没这资格吧!”
“那他是……”
那些兵不由懵逼了,如果连军长都没资格,难道还是司令?但他那么年轻,而且司令这些兵都见过,显然不是这个军官!
在一旁听着这些议论的美国教官放下嘴里的水壶,笑了笑回答道:“别猜了!他就是新一师师长张弛!”
“哄”的一声,这些兵脸色立马就不一样了,甚至还有几个坐着兵都不自觉的站了起来,带着异样的目光朝张弛离去的方向望去。
他们在国内早就听说过张弛的事迹……那时的他们还没当一回事,当兵的差不多都知道**部队里把战果夸大几倍宣传是常有的事,别人这么干,他们自己也这么干,所以听过了也就忘了。
但是……
当他们走出缅甸一路踏着带有训练营的小岛走过来后那就是另外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