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毫无希望的工业弱国就一跃成为工业规模甚至都超过美国且工业最全面的国家。
这些都是后话。
此时的罗斯福就开始打起了小算盘了。
摆在美国面前的路很明朗,一个是选择中国,另一个是选择苏联。
选择前者意味着眼前要付出更多,但有更长远的利益。
选择后者意味着有着巨大的眼前利益,但从长远来看却可能反受其害。
原本罗斯福还有些犹豫,因为说实话,二战拖得太久了,所有人包括罗斯福在内都希望早点结束这场战争,所以就算明知道选择苏联有可能埋下隐患,但还是有很多人宁愿选择先结束战争,之后的事就让之后去考虑。
但罗斯福很快就想到……自己还要竞选下一任总统。
如果选不上的话,那么自己摘果把苏联的问题留给下一任总统也是可行的。
可是现在自己却很有可能选上……
于是罗斯福就不再迟疑了,他当即下了决定:“先生们,我们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把问题留给后人,这是对我们的国家和人民不负责的表现。所以,我们应该拒绝苏联的无理要求而寻求中国方面的合作。与苏联和中国交涉的事就交给我了,你们要做的,就是尽快制定出一个可行的与中国方面合作的计划!祝你们好运!”
临行时,罗斯福还不忘与张弛握了握手,说道:“上校,多亏你的提醒,让我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应该的,总统先生!”张弛回答。
罗斯福刚走,哈尔西就抢上前来一把抱住张弛,笑道:“太棒了,难以置信,你竟然成功了!”
“我们还没有成功!”张弛回答:“正如总统先生说的,我们应该制定出一份可行的作战计划!”
哈尔西笑道:“有你在,我们并不担心这个!事实上,我认为我们更应该为日本人担心!”
哈尔西的话让周围的美国将军们都笑出声来。
时不时的还有几个将军在经过张弛面前时主动上前与张弛握手:
“恭喜你!”
“很精彩的演讲!”
……
却只有麦克阿瑟一脸的不悦,他面无表情的对张弛说道:“上校,我得提醒你……这是个很危险的计划,如果有什么差池,你和你的国家要付出的代价很可能超乎你的想像!”
“谢谢关心,将军!”张弛冷冷的回答:“不过我认为我们能应付!”
“最好是这样!”麦克阿瑟嘴角扬起了一丝不屑的笑意,然后就叼着烟斗离开了会议室。
张弛虽然对麦克阿瑟十分厌恶,但却不得不承认他的话有几分道理。
麦克阿瑟这里所说的“代价很可能超乎想像”……这也是张弛所担心的。
原因很简单,此时日军的软肋的确是伪满洲国也就是中国的东北三省,但问题是中国军队是否强大到足以插入这个软肋呢?
插入这个软肋,也就意味着中国军队要面临来自四面八方的日军的包围,中国军队有那个实力在这片土地上站稳脚跟并坚持到日军崩溃吗?
苏军有这个能力,但这个历史结果却被张弛给改变了。
所以,张弛是在冒险,而且这个结果是怎么样的……就连张弛自己都不知道。
接下来,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
罗斯福不愧是个很有手段的政治家,他并没有完全拒绝苏联……事实上,在他心里已经否定了让苏联出兵的方案,但罗斯福希望苏联自己退出,这样会让美国占领道德上的优势。
于是,罗斯福就甩出了尊重中国主权及领土的那一套,说是无法满足苏联方面的要求。
苏联方面以为美国别无选择,没想到美国却来了这一着……谁都知道像这样的事并不需要中国方面同意,事实上,中国方面也不得不同意,就像斯大林说的:“如果中国有能力自己把日本人赶走,那苏联就无话可说!”
斯大林没想到的是,这一回还真是“中国自己有能力把日本人赶走了!”。
(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二章蚂蚁搬家
美苏方面谈来谈去,谈了几次都没有什么进展……美国的意思是,希望苏联以世界和平的大局为重,不要求任何利益大公无私的出兵帮助中国击败日军。
苏联方面就极为纳闷:“这是把我当傻瓜了吧!”
于是没过多久就谈崩了。
这也正中罗斯福下怀……是你自己拒绝的,不是我的错。
由此罗斯福之后还收获了一个极好的名声,他保护了中国利益,站在正义及和平的一方坚定的捍卫了中国主权。此举也得到了美国人民的支持,美国的国际形像由此也得到了提升。
最最重要的,还是罗斯福胜选的机会又多了一筹。
当然,这些事在这时还都是军事机密,此时还没有公布。
在中国方面那就更不用说了……
蒋校长对罗斯福捍卫中国主权的做法可以说是感激涕零,对于从缅甸在美军的帮助下出兵中国东北的计划就更是没有半点迟疑,想也不想就答应了……这对于中国来说可是天大的好事,此举不但能一转眼前濒临崩溃的颓式,还有可能一举击溃日本将日军赶出中国……蒋校长觉得幸福来得太突然,命运之神总算是眷顾自己了。
这些事情都定下来后,罗斯福就将这件事交给了尼米兹……对于美军来说,能参与到这个计划里的绝大多数是海军,所以交给海军来完成是必然的。
其实与其说是交给尼米兹,还不如说是交给哈尔西和张弛,因为尼米兹转手就让哈尔西和张弛两人“共商大计”……
在夏威夷侃侃而谈时一切都是美好的,但到了真正制定作战计划的那一刻却让张弛和哈尔西两人头大了。
首先,就是运输的问题。
“这可是个大工程!”哈尔西看着地图说:“日本人占领了马六甲海峡沿岸的大多国家和城市,从马六甲海峡运送兵力肯定不行,那会遭到日军的阻截……那么就只能绕道澳大利亚,经新几内亚过所罗门群岛……天哪!这几乎就是走过我们征战的路程了!”
张弛也不由皱起了眉头,这么走就是绕上一大圈,这得多少运输船有多少军舰和战机护航才能把足够的兵力投送到日军的伪满洲国。
而此时美军的大部份运输船及军舰、战机都陷在菲律宾的泥潭里出不来,能为中国部队提供运输和保护的只有少数的几支舰队。
就像哈尔西说的:“这几乎不可能做到,用这么少的军舰和运输舰运送部队和补给……只怕运上一年也无法满足要求!”
想了想,张弛就说道:“或许我们可以用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