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88 章(1 / 1)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远征士兵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你们成功,这样我们死也瞑目了!”

接着“砰”的一声,江口大佐就在海水冲到面前时扣动了扳机。

但是城田中尉几乎在这时就已经失败了。

确切的说,也不能说是失败,而是他在上浮时遇到与高岛同样的状况,就是看到敌方驱逐舰在一边开炮一边前进。

只不过,城田中尉的反应与高岛和树不一样。

高岛在第一时间是选择逃避,而城田则是不假思索的就加快了鱼雷的速度朝驱逐舰冲去……反正已经被发现了,与其被击沉不如与敌人同归于尽。

这也就是学生兵操纵“回天鱼雷”的缺点,他们基本都没有实战经验,在面对真实的战场时往往会沉不住气。

不过话说回来了,“回天鱼雷”是鱼雷,操作它参与一次实战基本就是有去无回了,谁又能有实战经验啊!

城田中尉在最后一刻或许反应过来了,意识到敌人之前可能并没有发现自己,因为在潜望镜里,他清楚的看到中国人的那艘驱逐舰在忙着转向……这时的它才是真正的发现自己。

但现在后悔已经太迟了,城田只能把心一横,继续操纵着鱼雷朝那艘驱逐舰撞去。

“轰”的一声,鱼雷结结实实的撞上了驱逐舰,巨大的爆炸力几乎将整艘驱逐舰掀翻,舰首被炸开了一个大洞马上大量进水……要知道“回天鱼雷”装着普通鱼雷三倍的炸药,一枚命中就相当于三枚同时命中一个部位。

被日军这枚“回天鱼雷”命中的是中国海军“德胜”号驱逐舰,这可以说是中国海军自出战以来首次遭到重创。

“德胜”号随后很快就在中国海军的目光下沉入海底,幸运的是,因为“德胜”号上并没有多少炮弹……炮弹差不多都在之前对岛屿的支援作战及对敌机的作战中打光了,还没来得及补充,于是这爆炸并没有引起大规模的殉爆,“德胜”号的水兵们只牺牲了二十余人,伤十余人,其余全部获救。

“德胜”号舰长陈有宏在战后的报告里写道:“当我发现那枚巨型鱼雷的时候,我在第一时间就命令转向躲避……根据我的判断,‘德胜’号是可以躲过这枚鱼雷的攻击的,但这时让人难以置信的一幕发生了,我发现那枚巨型鱼雷也在调整它的轨迹……”

陈有宏甚至一直怀疑他是不是眼花了,或者说那枚鱼雷是因为海水的影响而碰巧偏离了航道命中“德胜”号,但不久后,他就知道事实并非如此,而是那巨型鱼雷里头有一个日本人在操作。

(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章演戏

在另一枚“回天鱼雷”里高岛和树当然不知道外头发生什么事。

“回天鱼雷”的空间对外完全封闭,而且还是在海水下潜航,除了潜望镜里的一点视野外,说是与世隔绝也不夸张……这有点类似坦克,躲在坦克里坦克乘员因为发动机的噪音和装甲厚度的原因,所以对坦克外的感知能力很差,而“回天鱼雷”对外的感知能力就更差,坦克在必要时还可以掀开舱盖看一看外头发生什么事,“回天鱼雷”的操作员从头到尾就只能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呆着,直到死亡。

这时,很幸运的,在一艘驱逐舰让出航道后……事后证明这艘驱逐舰是为了救援被命中的“德胜”号的落水水手而让开了自己的位置。

也就是说,城田成功命中“德胜”号,其实达到了进一步吸引中国海军注意力的目的。

接着,“翔鹤”号航母庞大的舰身就出现在高岛和树的潜望镜里。

高岛和树的心跳情霎时就停了几拍,犹豫了一会儿后,高岛和树最终还是咬了咬牙修正航向,接着干脆就收起了潜望镜,大喊一声就将鱼雷加到最高速度。

高岛和树收起潜望镜的选择是正确的……在鱼雷加速阶段潜望镜其实发挥不了很大的作用,因为速度太快了来不及调节,反而会因为潜望镜在海面上划出一道水线吸引敌人的注意。

另一方面,“翔鹤”号航母已经失去动力,在修正航向后基本可以确信能命中,也不需要潜望镜的继续观察。

于是,“回天鱼雷”就带着高岛和树一起,以每小时55.56公里的速度朝目标冲去……

如果没什么意外的话,这枚“回天鱼雷”很有可能会命中“平海”号航母并让“平海”号航母真的负伤甚至沉入海底。

乃至于张弛在事后都为此捏了一把汗,他甚至都怀疑自己让“平海”号假装失去动力而欺骗日军的做法是否正确……因为,“平海”号如果在航行的话,只怕就算“回天鱼雷”都没有那么容易命中,那可是一个航速达到34节的高速移动目标。

相反,如果为了演戏给日军看,反而让日军真的把“平海”号击沉了,那演出来的“悲剧”就真的有可能发生了。

好在这一切都没有发生。

不到三公里的距离,以最高速度航行的话,高岛和树驾驶的鱼雷只需要两、三分钟的时间就会跟目标撞上并一起化为灰烬。

但是鱼雷才刚行驶一分钟,其发动机就发出一阵阵像咳嗽般的异想,这不由让高岛产生一阵疑惑,他在脑海里回忆教官的每一句话,却都没有和处理这个问题有关的信息。

接着,速度明显就慢了下来,最后就停着不动了。

高岛和树像发了疯似的一次又一次的扳着启动阀,口齿不清的骂着:“混蛋,动起来!怎么可以在这时候发生故障……”

但最终这枚鱼雷还是没能动起来。

这是因为这时候日本资源奇缺,百姓甚至连饭都吃不饱,这不可避免的就影响到军工的质量……这并不是说日本工人不认真,而是日本军方总是希望以最小的代价和有限的材料就制作出尽可能多的装备,于是能省则省,而“回天鱼雷”这玩意又没有经过严密的测试就仓促上阵,所以不可避免的存在相当高的故障率,比如无法启动、中途熄火等等。

高岛和树这枚鱼雷就恰好就是发生故障的其中之一。

很幸运的是,这时的日本军方还没有意识到鱼雷会因为发生故障而落到敌人手里,所以并没有为鱼雷安装自爆装置。(注:中后期的“回天鱼雷”有自爆装置)

于是,接下来的事就不用说了……

中国海军很快就找到了这枚巨型鱼雷,并把它打捞了上来。之后,又经过一番折腾,小心翼翼的切开了舱盖把里头因为缺氧几乎闷死在里头的高岛和树拖了出来。高岛和树也成了“伊44”号潜艇的唯一幸存者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