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95 章(1 / 1)

燃烧的莫斯科 红场唐人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同志,谢谢您对我的关心。如果我不亲自过去的话,我们的部队势必会划归巴托夫将军指挥。要知道我们集团军的作战风格,一向与其它部队是有区别,四个师要是划归友军指挥,双方还有一个漫长的磨合过程,这样一来,部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无法将战斗力完全发挥出来的,所以我必须亲自跑一趟。”我说完这话以后,目光在指挥部里扫了一遍,然后补充说:“阿赫罗梅耶夫和拉祖梅耶娃跟我一起过去。”

别济科夫倒是不反对我亲自去日洛宾,但他却因我要带走拉祖梅耶娃,而着急了起来:“可拉祖梅耶娃上尉要配合特勤科的同志,监控斯摩棱斯克城内的电台啊?”

“监视敌台的事情,可以交给洛普霍夫少校负责,他毕竟是集团军的通讯处长嘛。”我为了不让别济科夫心里有疙瘩,还特意向他解释说:“拉祖梅耶娃上尉的技术娴熟,我用起来顺手,只要她在的话,我就能随时和集团军司令部保持通讯畅通。”

见我把该考虑的事情都考虑到了,不管是奇斯佳科夫还是别济科夫,都没有再说什么,而是各自继续埋头忙自己的工作。

接到了命令的阿赫罗梅耶夫,见我此刻没有什么事情,便主动地将拉祖梅耶娃叫了过来,让她接受我的命令。我本来就打算让人去叫拉祖梅耶娃的,既然她先过来了,我也不用再麻烦别人了。

我吩咐拉祖梅耶娃:“上尉同志,我们要连夜赶到日洛宾去,你抓紧时间从通讯处里抽调一个通讯班,携带足够的通讯器材,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

“可是,司令员同志。”虽然拉祖梅耶娃在私下都叫我的小名,但当着那么多指挥员的面,她还是公事公办地称呼我的职务:“如果我要跟您去日洛宾的话,您前两天交代的事情该怎么办啊?”

我见她也和别济科夫一样,提起了监视敌方电台的事情,便直截了当地说:“这事从现在开始,就由洛普霍夫少校负责,你待会儿去抽调通讯班的时候,顺便和他办个移交。”

“明白了。”拉祖梅耶娃说完,抬手敬了个礼,转身快步地走出了指挥部。

凌晨三点的时候,从日洛宾返回的火车才进入车站。别济科夫一得到这个消息,就立即向我报告说:“司令员同志,火车已从日洛宾返回,可以通知驻扎城里的近卫第51师进入车站登车了吗?”

“可以。”我说完这话,趁着别济科夫在打电话的功夫,走到了门口,摘下挂在上面的军大衣和军帽,招呼阿赫罗梅耶夫一起离开了指挥部。

我们一行人乘车赶到火车站时,这里已经成为了军人的海洋,一个个在车站前广场上的方阵,在各自指挥员的带领下,井然有序地进入了车站。

我们很快就被执勤的军官发现了,虽然他一声口令的下达,正在行进的队列停了下来,指战员们纷纷侧着身子,为我们让开了一条通道。

我沿着指战员们让开的通道往前走时,顺便留意了一下两边战士的军容。他们一个个昂首挺胸地站在我们的两侧,显得格外威严,特别是那些久经沙场的老战士,更给人一种杀气腾腾的感觉。

来到为我们专门准备的车厢以后,那些肃立在站台上的指战员们才继续完成刚刚的登车行动。看着这些雄赳赳气昂昂的指战员们,站在我的旁边的拉祖梅耶娃不禁感慨地说:“丽达,我们有这样精锐的部队,就算对上那些凶狠的德国人,照样把他们打得溃不成军。”

过了大概半个小时,近卫第51师的全体指战员全部登上了停在站台上的三列火车。随着汽笛声响,火车开始缓缓启动,朝着即将爆发激战的日洛宾前进。(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防区的划分

虽然我的专用车厢,比指战员们所待的闷罐车厢条件要好得多,但坐了七个小时的火车,到下车时,我还是感觉到腰酸背痛。

刚走出车厢,立即有一名身材魁梧的中校走到我的面前,抬手敬礼后,礼貌地问道:“请问是奥夏宁娜将军吗?”

“是的,是我。”我将这位陌生的中校上下打量一番以后,试探地问:“中校同志,不知道您是哪一部分的?”

“将军同志,”中校面带着笑容回答说:“我是巴托夫将军的副官马特维中校,是奉命接您去集团军司令部的。”

“马特维。”我将这个名字重复了一遍后,笑着说道:“‘马特维’的意思,就是‘上帝耶和华的礼物’,真是一个很不错的名字啊。”

马特维听我在点评他的名字,咧嘴笑了笑,说道:“将军同志,您懂得可真不少啊。”说着,把身子一侧,做了个请的姿势,“吉普车在站台外等着您呢,请吧!”

我左右张望了一下,没有见到谢杰里科夫的身影,便让拉祖梅耶娃他们留下,以便向谢杰里科夫通报我的去向,等做好这一切后,我才笑着对马特维中校说:“好了,中校同志,我们去巴托夫将军那里吧。”

日洛宾城内到处都是一副大战将至的景象,我透过窗口朝外面望去,不时可以看到正在街头修筑街垒的军人,和一支支行色匆匆的部队。我将目光从窗外收了回来,望着马特维问道:“中校同志,如今的情况怎么样,敌人离日洛宾还有多远?”

坐在副驾驶位置的马特维侧着身子回答说:“将军同志,情况很不好,敌人在坦克的掩护下,正向着我军的防御纵深顽强地推进着,如今离城市还有将近六十公里。也许在今天傍晚或者明天早上,敌人的坦克所发生的炮弹,就有可能落在城内的街道上爆炸。”

想到我军要突破敌人纵深六公里的防御阵地,都需要花费一两个星期的时间,而据这位中校所说,距离城市六十公里的德军,只需要几个小时,就能推进到日洛宾的城下,这个方差未免也太大了点吧。想到这里,不禁自言自语地问道:“怎么会这样呢?”

对于我的这个问题,马特维没有回答,只是冲我苦笑了一下,然后委婉地说:“将军同志,这个问题还是等到了司令部以后,由司令员同志亲自向您解释比较好。”

吉普车在靠近市中心的一栋教堂旁边停下,马特维中校引导我进入了设在这里的集团军司令部。从路上我们遇到的那些军人对马特维的恭谨态度,我便猜到为我引路的这位中校同志,一定是深得巴托夫信任的人。

我们穿过嘈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