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刘彻:猪猪?这是你们能喊的吗?(1 / 1)

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墨尔玉 4574 汉字|35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35章 刘彻:猪猪?这是你们能喊的吗?

  “王维诗里的红豆?”

  后世人说的话,向来不可等闲视之。王维等人正在思考这简简单单的一句废话有什么意思。

  突然间,耳边响起不合时宜的声音。

  那浩瀚无边的天幕所播放的画面也仿佛按下暂停,为之一滞。

  这声音没有任何感情,听不出男女性别,如果他们生在现代,或许能听出来,这是充满浓浓Al感的机械电子音。

  【万界直播系统人气值达到10000000000000……】

  【系统2.0版本更新中……】

  【前五名诗人将获得弹幕投放资格。】

  【弹幕装填中……】

  【一大波弹幕正在来袭……】

  天幕下的百姓:“???”

  “弹幕是什么东西?听语气好像是个好东西,莫非是仙丹?”

  “原来前五名居然有这种待遇,啊啊啊啊啊,我怎么就不会吟诗作赋呢。”

  “你家不是有好几个小孩吗?大人学不会了,可以让小孩学。”

  小孩:"……"

  无数帝王将相心头扑通扑通地跳,都有点怀疑这弹幕是灵丹妙药,从来没有这么羡慕过一个人。

  王维!你运气怎么这么好!

  王维处在话题中心,被公主府上的无数人用羡慕嫉妒恨的目光看着。

  玉真公主眼中闪过浓浓的渴望之色:“陛下近年来诚心修道,如果你拿到的是灵丹妙药……”

  如果能把仙人的奖励给李隆基的话,那么她的地位肯定会更加稳固。

  王维听出言外之意,连忙说道:“一定献给陛下。不过一

  玉真公主有些迷茫:"不过什么?你不想给?"

  王维站直身体,长发飘飘,仿佛要乘风归去,虽然天降大喜事,却一点没有"范进中举"的样子,安静得像是个没事人。

  他冷静地思考:“弹幕……从字面意义上理解,还是和天幕有关,未必是长生药这种宝贝,请公主冷静。”

  他的声音犹如清流漱石,不疾不徐。让人听了之后,便情不自禁地平静下来。

  玉真公主心头的火热渐渐消散,理智回笼:“好。”

  大概等了一分多钟,玉真公主等得焦急难耐。

  王维拾起手,示意给公主和王爷看,手上还是空无一物,没有任何变化。

  玉真公主左看右看,没发现王维有藏东西的意思,皱着眉说道:"那这弹幕到底为何物?"

  这时,突然有丫鬟喊:“公主,天幕又开始播放了,跟之前有点不一样,出现了很多新东西!”

  玉真公主抬起头来,瞳孔地震。

  她是金枝玉叶,小时候在复杂血腥的言廷政变中受够了苦,长大之后抱紧同母哥哥李隆基的大腿,日子过得富贵又顺遂,再没有什么能轻易掀起她心中的波澜。

  不久前,近乎神迹的天幕破天荒地打破了她的平静。

  那一天,她直接跌在了地上,以为天要降罪。也不怪她反应这么大,那群达官贵族都好不到哪里去,还有被吓晕的。

  而现在,是第二次。

  古青青贴了一张红豆的图片,又把王维的《相思》贴在屏幕中。

  天幕的观众有过经验,早已熟悉了视频的流程。可现在,画面中却突兀地出现了很多小字。

  这些小字像踩着风火轮一样从右边出现,从左边消失。

  玉真公主等人陡然一惊,还以为是什么神谕,看着看着,皆陷入了沉默。

  弹幕:【哈哈没错,这是王维诗里的红豆。】

  【注意看,这是王维诗里的王维!】

  【啊啊啊啊原来王维这么高富帅吗?简直是小说男主的人设啊。信佛的霸道总裁……】

  岐王看着这种活泼的文字,怎么看也没有办法和神连接在一起,猜测道:“这是未来人留下来的评论?”

  玉真公主有些恍然:“原来如此。”

  岐王震惊之余,椰揄:“这些评论如此之多,倘若不是一个人留的,而是不同的人留的,摩诘你未来的人气可真高呀。”

  “虽然不是灵丹妙药,却也是好东西!”

  他眼珠子一转,王维给李龟年写的诗都能上榜,看来自己也要邀一首,蹭一蹭青史留名的好机

  众人纷纷道喜,一副喜气洋洋的模样。

  王维静

  水流深,风姿绰约,——道谢,心中还是有点迷惑。

  天幕没给奖励也好,毕竟给了奖励,自己也用不上,肯定得上交给皇帝。

  不过王维诗里的xx……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多人要重复?

  他感觉自己落后于时代了。

  系统的更新让更多的人心生期待。

  他们不仅可以从视频阿婆主这里获得信息,也可以从弹幕中获得未来的消息。说不定就有很重要的信息呢!

  之前出场的几位诗人都有点遗憾,他们根本没有看到自己的弹幕,只有前五位诗人有这样的待遇。

  他们于是发愤图强,准备写更多的诗,提升自己在未来的排名。

  秦始皇安排人记录下这些文字,无数太史令累弯了腰。

  结果大多是沙雕语录。

  【这真不是一般的红豆啊。】

  【我也要和王维一样躺平!!】

  【冷静点,人家有钱才能躺平,普通人躺平是在等死!】

  【王维还能叫躺平啊?书画双绝,他比谁都卷。】

  秦始皇陷入沉默:“……”

  这未来人的画风好怪。

  清朝文人曹雪芹看着天幕,眼睛都要冒爱心了。

  他没猜错,王维王摩诘果然上榜了!

  不过曹雪芹心中有些不太高兴:“要是我来排榜单,不会让他排到第五。”

  朋友笑着说:"各花入各眼。前面的四个应该比王维更加有才。"

  曹雪芹摇摇头,感慨:"这两首诗都是王维十几岁写的,在这个时候,他已经显露出佛教超脱万物的思想了。这种才华,谁人能有?"

  朋友好奇地问:“怎么说?”

  曹雪芹缓缓说:“李白等人写情是白发三千尺,李商隐写情是蜡炬成灰泪始干。这种情感非常浓烈,非常直观,读来觉得酣畅淋漓,对普通人来说没有门槛。

  而王维的诗是一种不显山不露水的超脱。"

  “他很思念家人,感情已经够浓烈了吧?结果根本不写自己有多怀念家人,只写遍插茱萸少一人,说家乡的兄弟们想他。

  不说我想兄弟,只

  说兄弟想我,思念加一倍。”

  朋友恍然:"你这么一讲,文风浅淡之余,颇有哲理。"

  虽然思念家人,却没有哭哭啼啼,感情非常深沉,读起来余韵绵长。

  曹雪芹一副孺子可教的模样,又说:“他写爱情,从头到尾没有提一个情字,全篇都是在写红豆。可仔细看来,字字都是在写情。”

  “别的诗人还停留在感性的层次,王维的诗却上升到了理性的阶段,他不再因为这种感情而心神激荡,而是更加深刻地洞察这种感情。”

  “王维的境界仿佛佛祖拈花一笑,处处物我合一,超脱于凡尘。”

  “能读懂王维的人可不多!”

  朋友被他说的怦然心动,恨不得立刻买一本王维的诗集回来看。

  曹雪芹成功安利了王维,心里也很高兴,像是想到什么,掏出纸笔。

  他最近正在写一本小说,香菱找林黛玉学诗。

  决定了!林黛玉第一个给香菱推荐的,就是王维的诗!

  天幕还在播放:【超级巨星李龟年听到王维的诗,特别高兴,以演唱《相思》为荣。

  之前说了,大唐考试不糊名字,名额都被达官显贵包揽。王维于是去找玉真公主疏通关系。王维是史书盖戳的长得帅,玉真公主挺喜欢他。

  在诸多大佬的推荐下,王维顺利利利地考中了。

  王维不仅考场得意,情场也不错。他考中之后,回老家结婚,娶博陵崔氏的女子。

  这时候,别的诗人还在到处投简历,王维已经成了大唐最红的明星。

  什么叫别人家的孩子?(狗头

  大家对王维的印象,可能是个世外高僧样的诗人,其实他也有少年热血。

  比如这一首《少年行》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骡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简单翻译:"新丰美酒一斗超级贵,游侠少年,别客气,我请客,马就拴在楼下吧。我们这些望族出身很高贵,直接能跟霍去病一样的将军征战沙场。"

  唐朝诗人都挺有尚武精神。】

  天幕此话一出,很多百姓眼中的王维越发丰满。

  很多古代女子怦然心动,脸颊绯红。

  目前已经出场了六个诗人,其中有五个男性,最适合做伴侣的,好像就是王维了。

  出身高长得帅才华好,也有少年气,世上居然有这么完美的男人!

  突然被cue的霍去病唇角疯狂上扬,激动起来。

  又又又又被夸了。

  怎么是个诗人都要夸他一嘴?

  辛弃疾夸,王维也要夸,看来他们都很崇拜自己。

  他正好在家中修养,激动起来,拿起弓箭,直接射了一发,正中靶心。

  卫青叹息,虽然温柔,却以不可阻挡之势把他手里的弓箭抢了过来:"陛下派来的医官不是说你旧伤很多,需要好好疗养吗?”

  天幕之前说霍去病二十三岁就会死,可把众人给吓坏了。

奇 书 网 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汉武帝派了好多个医官,果真查出来了很多暗疾,于是让霍去病好好养伤,养好了才能去打仗。

  霍去病因为不在皇宫中,而且面前是自己最亲近的舅舅,没有那么拘束,不满地嚷嚷:"我不想养病,我要去打仗,我躺的骨头都要废了,快养好了!没有我,什么时候才能打匈奴啊?"

  卫青拍拍他的头发,难得冷着脸说:“不行。”

  霍去病半真半假的抱怨:"你们不知道你们损失了多少,我可是被这么多诗人夸的骠骑大将军,他们都想跟我打仗。”

  卫青心想,损失再多,舅舅也不想损失你。

  卫青:“那我就是骡骑大将军的舅舅,你再怎么厉害也是我外甥,我的话你敢不听?”

  霍去病哑口无言,委屈巴巴:"……好吧。"

  古青青:【这首诗可以破除大家对王维的刻板印象,简直杀气腾腾,王维他真的好会写!

  有一说一,不标作者的话,我感觉是李白写的。李白也有一句“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想必有人会好奇,这是有借鉴吗?他们俩认识吗?

  有网友说,他们两个都有关于玉真公主的绯闻,感觉他们俩有可能是情敌,所以老死不相往来。没有看到李白和王维互喷的诗真是千古一大憾事。

  当然,这种说法没有证据啊。

  还有的网友说,好想体会玉真公主的快乐!

  还有人说,他们有几句诗有点像,所以他们应该有一直在偷偷关注对方吧!】

  天幕下的李白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之后,眉梢微挑,专注地看着天幕。

  紧接着,李白被逗乐:"要我跟王维互骂?还说我一直很关注他?"

  他笑完之余,望向长安的方向。

  未来的人居然这么八卦自己和王维啊……

  玉真公主府上的王维看着天幕,好看的眉头微蹙。

  什么偷偷关注对方?什么乱七八糟的?

  好吧,他确实有关注……

  也不知道李白看到这天幕会怎么想。

  王维思考良久,为了自己的名声着想,要不改天给他写首诗?让后人不要再这么编排自己了。

  不过李白都没有给他写,他为什么要主动写?

  王维垂下眼眸,收回了念头。

  【王维在咏史诗上也有很多成就,他十几岁的时候,路过秦始皇的墓地,写了一首《过始皇墓》。

  古墓成苍岭,幽宫象紫台。

  星辰七曜隔,河汉九泉开。

  有海人宁渡,无春雁不回。

  更闻松韵切,疑是大夫哀。

  简单翻译一下:秦始皇的坟头草都有三米高了,幽暗的地言非常豪华。木顶上镶着大珍珠,用珍珠来象征日月,用水银来灌注四海。

  可墓地修得这么豪华有个屁用,怎么可能有人在里面渡河?那么阴冷的地下,鸟不拉屎,也不会有燕子在里面飞。】

  秦始皇眉头皱得很深。

  他能听得出来,王维骂他过度收集民脂民膏,地言修得太豪华。

  他揉揉眉心,事死如事生,修豪华一点怎么了?

  面对诗人的责问,他没打算改。毕竟类似的话,他天天都能在大臣嘴里听到,已经听烦了。

  他看向三公九卿:"国库的钱先用来秣马厉兵,准备出击匈奴。修皇陵的事情,可以暂缓。"

  他已经派人去越南调查水稻,也在学习宋朝改革一些经济体制,不那么打压商人。等到时候全国都富起来,他修豪华一点,总不会有人骂了吧?

  基建狂魔秦始皇如此想。

  三公九卿:“诺!”

  【王维十九岁的时候,读史书读到了汉朝将军李陵的事情,感觉非常震惊,于是写了一首《李陵咏》。

  汉家李将军,三代将门子。结发有奇策,少年成壮士。长驱塞上儿,深入单于垒……少小蒙汉恩,何堪坐思此。深衷欲有报,投躯未能死。引领望子卿,非君谁相理。

  这一首短短的诗,直接讲了一整段历史。】

  【李陵这个人是西汉名将李广的孙子。他年轻气盈,主动请缨,带着八百兵去打匈奴,把匈奴赶跑了。

  汉武帝觉得李陵这个小伙子很有他爷爷的风采,非常高兴,于是又给了他五千人,让他去进攻匈奴。

  李陵用五千人去打八万人,结果打输了,自己被俘,最后投降匈奴。

  汉武帝很生气、很愤怒。堂堂大汉的将军,怎么可以投降匈奴?更重要的是,你还是李广的孙子!你还有气节吗?

  于是下令夷三族。】

  古青青又说:【比较特别的是,这件事情还牵扯到了另一个历史名人,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司马迁当时的职位是太史令,这个职位不是写史书的,就是看看天象,改改历法。

  汉武帝大发光火的时候,朝堂的人都不敢给李陵说话。

  结果司马迁跳了出来:"陛下,我跟李陵虽然不认识,但我听说过他这个人非常不错,他投降匈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他带了五千兵,吸引了匈奴全部的力量,杀了一万多人,功完全可以抵过。

  李陵已经尽力了,不能全怪李陵,作为主帅的将军李广利也有错!”】

  【这个李广利是谁?其实是汉武帝宠妃李夫人的哥哥。

  那个时候霍去病已经死了,大汉的将领青黄不接,优秀的将领不多。

奇_书_网 _w_w_w_._q i_s_u_w_a_n_g_._c_c

  司马大人太ky,这么说话不就是在说汉武帝沉迷美色吗?于是撞到了铁板上。】

  【汉武帝觉得司马迁是在为李陵开脱,非常愤怒,于是给他定罪,要砍了司马迁。

  当时,汉朝规定犯错的大臣可以用钱来赎买死刑,钱交够了就不用死了。可司马迁为言清廉,家里没钱,甚至没有朋友来帮忙。

  他还没写完史书,没有圆父亲的梦,所以不想死,最后只能用言刑来代替死刑。】

  古青青又说:【这段历史为人津津乐道的原因,不只是牵扯了司马迁,还牵扯到了另一个名人苏武。

  这首诗最后几句说的是:“苏武身为汉朝使者,被匈奴俘虏,却不投降。李陵投降匈奴之后,劝说苏武投降,可是苏武抵死不从。

  苏武离开的时候,李陵给他办酒席送别,把苏武当知己,可是苏武也没有办法替他辩驳,毕竟连司马迁都做不到。"

  一首诗讲一段历史,王维真是秀儿。看王维的诗就能弄懂写《史记》的司马迁为何失去他的蛋蛋。】

  弹幕:【司马迁———】

  【可恶,猪猪怎么可以这么对待司马大人!】

  沉默,沉默是今天的西汉。

  汉武帝、李广利、李陵、司马迁等等留名青史的人物全都懵了。

  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消化如此多的信息量。

  汉武帝刘彻到底还是阅历广,第一个反应过来。

  他关注点有点偏,气不打一处来:“猪猪?这是他们能喊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