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巫术重新兴起的可能。
这一刻,都要落在众人目光汇聚的米巫身上。
听方斗说完了,赤苗巫师率先表态。
“米巫大人,得到传承后却不藏私,还愿意和大家分享,实乃高风亮节!”
“这一众巫师同道们,若是感恩戴德还好,若有人忘恩负义,我赤苗第一个不放过他!”
话音刚落,米教中的高师功曹等人,接连表态。
米巫众人虽然境界普遍不高,但人数众多,且齐心表态,一时间压住众多念头。
甚至于,其中有几人,已经悄然突破法师境界,成为中坚力量。
如此一来,在场的巫师们,纵然有些意见,也只能藏在心里。
方斗环视四周,微微点头,“现在就开始吧!”
“我巫师明,起源于洪荒时代,十二祖巫在世,分别为”
呃!
这段来自洪荒流,巫经中并没有,是方斗私自加上去的。
在他想来,巫师们沦落至此,想要奋起,必须先找个牛逼的祖宗,提升信心。
“十二祖巫,可组成十二都天神魔大阵,重回开天辟地时代!”
耳熟能详的情节,放在前世,网络都写烂了,但是停在众多巫师耳中,却带来灵魂层次的震撼。
“原来,我们祖上这么牛逼?”
甚至赤苗巫师都双目瞪大,这么重要的信息,为何祖上没有留下来?
实际上,七大巫王已经是巫师的巅峰人物,他们也没听过十二祖巫的故事啊!
按照最受欢迎的老师套路,讲干货前,先抛出几个段子,吹吹牛逼。
方斗就是这么干的,先给你们整段十二祖巫的传说,告诫你们。
不是巫术无用,而是你们这些不成器的后人,糟蹋了祖上留下的大好基业。
这个可以有!
“呃!”
方斗将十二祖巫的传说,捡些记得的,稍微讲了一些。
等他抬头,见到面前众多巫师,身前放着人皮、羊皮、桑皮等纸张,奋笔疾书,记录刚才讲的故事。
不是吧,真当真了!
方斗头皮发麻,这真是骑虎难下啊!
希望七大巫王泉下有灵,不要掀起棺材板,出来揍我!
真实历史上,七大巫王已经是最强者,方斗空口白牙,给他们按个子虚乌有的十二祖巫当祖宗,但凡有一个巫王活着,都不会轻易放过他。
“嗯,十二祖巫的传说,咱们先放在一边,接下来是巫经的内容!”
方斗想要直入主题,奈何大家听上瘾了,怎么也不肯答应?
“米巫大人,十二祖巫如此强悍,可以后人留下?”
“十二都天神魔大阵,如此厉害的阵法,传承何在?”
“敢问,你是如何知道这些远古秘辛的?”
糟糕,凡事就怕打破砂锅问到底!
方斗终于明白,吹一个牛逼,就要用十个牛逼来托住。
“呃,十二祖巫的敌人太过强大,将他们凭空从历史长河中抹去!”
“但是,他们的血脉,都存在我们每个修炼巫术之人的身上。”
“只要有一天,我们能修炼到他们的层次,一定能重聚十二祖巫,重兴巫术明!”
方斗顿了顿,解释道,“曾几何时,七大巫王距离成功最近,只可惜失败了!”
说着,他摊开手掌,“巫经中,就记载赤巫王的伟大传承,你们若有志向,跟着我一同修行内中法术,将来帮助十二祖巫回归!”
草屋前空地上,一时间静悄悄的。
众多巫师们的内心,都被苍凉大气的远古秘辛填满,油然而生一股神圣至高的使命感。
原来,我等巫师生来,就有这般伟大的使命。
拯救十二祖巫,将他们从历史长河中凝聚出来,这是永恒的使命。
赤苗巫师,更是心潮澎湃,望着方斗暗想,“米巫大人,果然不凡,能解开巫经,得到关于十二祖巫的真相!”
“莫非,他就是传说中的先知大巫,带领我们巫师复兴?”
至于米教的高层们,本就是方斗的迷弟,如今听到方斗讲解的故事,更是浮想联翩。
“米巫大人,必定身怀十二祖巫的秘密,咱们听完就算了,千万不能泄露出去!”
“我米教,原来是十二祖巫的传承!”
“太好了,这些巫师,还是沾了咱们的光,才有今日的机缘!”
众人越想越是夸张,若是让方斗看透了,死的心都有了。
“开始讲法!”
方斗望着众人表情,心想段子讲得太精彩,影响听课效果呀!
果然,名师不是那么好当。
第五百七十一章 道之所至
方斗一字一句,开始讲起修改后的巫经内容。
这是米斗去芜存菁后,总结出来的版本,可谓是字字珠玑。
原本头骨中的巫经,还是数万年前,许多内容不合时宜,大半不合用。
经过修改后,总算与时俱进。
方斗原本还担心,众人听故事太投入,无心听课,但后来才发现,自己多虑了。
这帮巫师们,包括赤苗巫师在内,都是野路子,靠着残缺内容琢磨修行,缺乏系统的传承。
如此危险的修行路线,导致了巫师学徒报废率极高,能活下来的,不是运气好,就是天资出奇高。
这也导致了,能活到现在的巫师,都是人中龙凤非贬义!
野路子出家,缺的就是系统的知识。
听到方斗说了几句,巫师们的内心,开始变得震撼起来。
于是乎,一个个化身三好学生,奋笔疾书,记录起来。
方斗的巫经,从头骨获得,再以米斗重新修改编练。
从始至终,这本巫经,都没有纸质版本,只存在口头上。
众多听讲的巫师们,靠着自身记忆,再加上笔头记录,妄图记下更多的精华。
须知道,方斗讲解的内容,除了正本内容,还有自身的理解,连同灵米法术的精要。
巫师们来源各异,侧重点不同,记录的方向也不同。
比如说,米教的高层们,都重点记录灵米法术的内容。
赤苗巫师,则是记录赤巫王一脉的理念。
这次讲课,足足持续了七七十四九日,后世称为新巫祖讲道!
新巫术明中,被成为万巫起源的巫经,正是从这一日传出。
由于巫经并无实体,而是由各人记录而成,所以有了许多不同的版本。
其中,以米教的灵米巫经,赤苗巫师的赤巫经最为经典,也是传承最广的两本。
后世的巫师们,为了不同版本巫经中,一个词句的不同,都能埋头钻研几十年。
但现在,却无人知道,自己笔下做些,会对后世造成什么影响。
“嗯?”
方斗端坐讲课,突然眉头一皱。
无需运转阴阳望气术,他就能察觉到,百里之外有两道目光在窥探他们。
若非目光没有恶意,他早已有了反应。
好好讲一课,怎么还有人旁听,啊不,偷听?
于是乎,方斗微微抖动袖口,一把白米流下,消失无踪。
百里之外,一位老头道士,一位中年道士,双手按在闭合的眼睑上,眉心裂开竖着的光纹。
这姿势,俨然是在使用道家天眼,偷窥方斗讲法的场景。
“奇也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