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6 章(1 / 1)

重生明朝当皇帝 一夕秋月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而一同参观的卢象升和刘若愚则忙挡在了朱由校面前,深怕一会儿出什么故障,上次陛下也是要看那新进皇家工程院的茅元仪做什么连发铳试验,结果火铳一击发就直接炸膛,挨的近的朱由校也受了轻伤,虽然后来没有惩罚谁,但让一国之君面临如此危险,还是让他们有所担心。

“轰隆一声,一炮弹就溜的一声迅速的消失在远方,但前方却没响起一声炮响!”

“咦?”愕然的孙元方和汤若望都跑了前去,见前方被当做轰击对象的稻草堆还在,而那颗炮弹也正落在稻草堆上,没有爆开。

“看来射程和准确度都已经达到预期值,火炮也没炸膛,炮管温度刚才微臣也大胆用手摸了一下,也还好,如今却没想到这炮弹又出问题了。”

孙元化正说着,汤若望却是两眼血红的道:“一定是姓宋的搞得鬼!每次都是他负责的部分出问题,不是炮管炸膛就是炮弹爆不开,那家伙一定偷工减料,陛下,臣要参他!”

“这怎么能怪我呢,你个西洋番子明明是故意改变了铳规导致阻力变大,我看你还是不像把你们西洋人的真东西拿出来。“

陪同朱由校等而来的宋应星忙辩解起来,而这时候孙元化却插嘴道:“这个铳规是孙某从新改造的,用的是八厘四丝,比以前是窄了些,但效果还是不错的。“

”好啦,不用再争了,朕来试试”,朱由校说着就朝那炮弹走了过去。

而这时候,卢象升和徐光启等忙喊了一声:“陛下,不可!”

众人深怕那哑巴了的炮弹突然又爆开,那样陛下岂不是很危险。

宋应星更是老当益壮,直接跑在朱由校面前拦住了他,他可是知道自己新制的开花弹威力的虽然不能像近代炮弹那样大面积杀死,但把一个人炸得四分五裂还是可以的。

“滚开!”

朱由校却大喝一声就推开了宋应星,目测好距离后就趴在了地上,并对毕懋康喊道:“把天启一式给朕一把。”

毕懋康跑了过来,并将火铳递给了朱由校,并亲自给朱由校灌好了新改进的纸壳弹。

朱由校接过火铳就瞄准射击那颗炮弹。

霹雳一声!

前方稻草堆里的炮弹顿时就炸裂成数十铁片,且直接就飞了起来,而那稻草则也跟着燃了起来。

朱由校吐了吐口中刚刚因风吹过来的稻草灰就站起身,朝众人走了过来,并对孙元化道:“弹壳太厚了,重新换种材料,三天之内得给朕弄出来,禁卫军的官兵可都等着呢,不过炮管应该没问题了,可以先批量生产炮管,另外告诉茅元仪,他改进的四轮马车也得加紧,至少得给朕造出一百辆。”

------------

第九十一章 新技术的运用

火炮重而笨拙,往往给军队的机动性造成极大困难,因而他的载体即载炮的车辆是否轻便就显得极为重要。

在这个没有机动车的年代,虽然朱由校可以购买,但也没那天价般的财物去消耗,因而也就只能用马车作为火炮运载工具。

皇家工程院靠西的一处看上去像是大棚子的大型车间内,上百木工和以往在首饰店、车马行工作的工匠们在已被朝廷授予工部员外郎的茅元仪带领下正奋力的制造朱由校要求的改良四轮马车和独轮车。

现今大明的火炮不能形成对骑兵绝对压制除了射击准确度跟不上,机动性也是一大问题。

其主要原因还是运载工具的机动性不高,因为传统的马车普遍没有转向差速器,即便是四轮也就没办法让前后轮随意转变方向,也就导致火炮很难做到迅速转向。

而独轮车虽然是在复杂地形中最方便的运输工具,小型火炮最适宜用这种工具运载的,但现今大明的独轮车没有滚动轴承,滑动摩擦造成的磨损和阻力增大,也就使独轮车的轻便灵活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都锉仔细点,按照这图纸上来锉!”

茅元仪一边嘱咐着几个从首饰店找来的能工巧匠,一边用手摸着一辆初步成型的新式马车,只要把最关键的转向器安装上去,这辆新式四轮马车就能灵活行驶。

即便是他自己也有些期待起来,他敢相信在这个大明朝还没有人能造出这样的马车来,虽然这里面很多都是陛下给他的技术资料,不过他能按照技术资料造出来本身就是一种成就。

不过,茅元仪也不是简单按照朱由校提供的技术资料来复制,他还制造了另一种马车,且在这马车上加入了自己的创意,按照他的图纸要求,整个马车上面是一个焊死的铁制导轨。

一个三角形炮架每个足下各是一个由工匠手工锉出来的滚动轴承,轴承套在导轨上可以在三百六十度旋转,也就是说,若是在战时,可以不用转动马车就能立即让炮口掉转方向。

但茅元仪只造出了这一辆,而且也是足足花了近半月,且只能承载小型火炮,炮管一旦过重,就会使得导轨处的摩擦力变大,造成阻力变大,在这个还没办法保证铁轨和轴承绝对光滑的时代,一旦阻力过大就直接转不动,这样的话,反而加大了马车的负重。

朱由校来看了茅元仪这发明后也是不由得咋舌,但也没反对他去大胆开发,而是让他得首先保证改良四轮马车和独轮车的技术熟练且能批量生产的前提下可以去做一下大胆的尝试。

不过,到如今是禁卫军即将开始分组进行装备综合训练和分组进行专项训练的时期,茅元仪也不敢耽误陛下的大事,也就把更多心思花在如何提高改良版四轮马车和改良独轮车的产量上来。

甚至不惜加班加点的赶制。

由于朱由校给这些工匠给的薪酬都很高,甚至比禁卫军的军官还多一成,因而这些工匠也都挺卖力气,也没有因此而心生怨气。

差不多隔了十来天,陆陆续续的就有上百头骡马车拉着上百口长条大箱子和上百辆看上去似乎要低矮不少的新式四轮马车进了禁卫军营的军火库。

并且在开始进行火器操练的这天,这些装备辎重都被放在校场上。

且就在全军官兵的眼皮底下,在朱由校的身前,上百口箱子被打开,俄然就看见锃亮的上万支火铳,以及上百帆布一扯,就也看见黄的发亮的新式六磅炮和三磅小炮以及其他大明原有的虎蹲炮等火炮。

同火炮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