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走,他跟着一队南方的商队一起走,身边还有几个老江湖呢。
这年头又不是后世,坐在汽车或者火车上面,一觉醒来地方就到了。这个时候只能靠骑马,路怎么走,还得小心。什么地方有住宿,什么地方山路险恶都要有老司机带路才行。
南下的路李好没有走过,跟着商队就是最妥当的了。李好一行一起二十个人,十二个自己的弟子兼仆人,加上妞妞和武顺,然后李好自己和二郎以及那四个大人。
四个大人因为会赶马车,所以换着赶马车,其他的人全都骑马。李好现在不缺钱了,府上的马也多了起来,不过好马却没有,买不起!
跟着他们一起的这辆马车跟大唐其他的马车有点不同,这里有四个轮子。而且坐在上面还没其他马车震动那么大,这个那四个老江湖一坐上去就能感觉到。
马车上面除了坐着妞妞和武顺,还有他们各自的行李。东西不少,但是两匹马拉了起来也没那么费劲,而且车也没其他的车那般震动的厉害。
骑马的每个人身上不仅各自背了一些东西,还配了武器,刀剑和弓箭都有。唐初除了制式武器,一般的武器都不禁带,佩剑而行更是通行。
李好的装扮就是背弓带剑,骑射是他的特长,不带这些安全就没保障。他的剑术一般,也就是跟普通人交手的水平。他更擅长的是槊,从小练的就是这个,不过这是制式武器。
从长安出发到潭州,李好他们走的是武关道这条线路。这是一条有着很长历史的路线,春秋战国时就已存在,经多年战乱和平整修后,这条路现在好走了不少。
“少郎君好箭法!”沿途不时能看到驿站,周围也能见到不少村庄。吃住都不算很难,有时侯李好他们还会去路边打个野味,练练各自的骑射。
跟着李好他们过来的几个大人原本以为这些少年不怎么样,这个时候才发现。不仅李好的骑射厉害,其他的少年也不差,都有一手好箭法。
这段路李好他们也不算很无聊,就当是旅游一般,只是一路的行进速度确实太慢。有时候李好还会让几个家将给自己带的这些少年训练下,这几个家将可都是军中的好手。
这样走走停停,等他们一行人过了长江到了潭州,已经是一个月后。比起其他人来说,整个旅途他们这一行人中也就李好同武顺的表现最好,并没因为地方变化有什么留恋和不适。
武顺曾经跟着老武去过利州,还从那边回过长安,也算是跑了不少地方。而李好在后世的时侯一到假期就到处浪,他的见识也不少,陌生的地方只会给他带来新鲜感。
其他人基本都是在长安附近转悠的人,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土包子。这一路可是给他们好好的开眼界了,至于水土不服的事情,这一路有李好这个医生在,并没发生什么意外。
反倒是他们在路上走的时候,不时还会打些猎物来打牙祭。然后因为李好的特别爱好,还会找些当地的特色吃食来吃上一顿,整个旅途变的有趣多了。
“贤弟!你终于来了啊,为兄我可是盼长了眼睛了。”到了潭州府后,李好先把自己带来的人安顿到客栈,然后就带着二郎一起去找李恪。
李恪听闻李好过来潭州了,立刻从府里跑到门口来迎接李好,神情有点夸张。这边特么的真不好玩啊,没有剑南春,没有天然居。李好再不过来,这家伙都准备装病回长安了。
“呃,你这段时间呆在潭州的府上没出去过?”看着李恪的反应,李好忍不住在心中鄙视了这家伙一番,不知道自己交代他的事情做了多少了。
------------
第九十七章 沙盘
“也不是了,你过来要安顿的地方我帮你找好了,酒楼的地方也搞好了,一切就等着你过来大干一场啊,多做些好吃的出来。”
似乎知道李好在鄙视自己一般,李恪有点不好意思的解释了一下,实际上来潭州后他真没怎么出去走动。
“这边的水利我也派人去了解了一番,不过眼下正是春耕过后,修水利的事情暂时不能动。得等着秋收过后,到时再议。其他的事情现在也在做,不过时日尚短,见效没那么快。”
呵~就顾着吃去了,李好听后扯了下嘴角。李恪虽然有才干,终究是古代人的思路,缺乏一些眼光啊,不过不要紧,还有自己。自己没吃过猪肉,还见过猪跑呢。
湘省在李靖平萧铣后,这些年民生也恢复了不少。但是对于李好来说,这远远不够!历史上李恪也没过来潭州就任都督,现在过来了,李好也跟着过来了,这是一个改变的机遇。
他准备用几年时间,把这边打造成一个真正的鱼米之乡。也把这边打造成为大唐又一个真正的经济发展繁盛,人口众多的南方重城,因为这里是他后世的故乡!
这个时候的长江以南很多地方还没象后世那般富荣,基本属于偏僻穷乡。江南初平,朝廷各位大佬和李二的目光并没注意到这些地方。
潭州,洪州,还有岭南道,这些都是潜力股。李恪现在督这些地方,一方面不惹人注意,能安心的避过长安城某些人的关注。
另一方面如果把这些地方治理好了,能给李恪自己加上很大一笔分,添上一笔大功,让李二也不能小瞧。
而且这个时候的大唐人还完全没意识到这片地区的富裕,只把岭南道当作流放罪人的地方,把潭州以南都当作南蛮。
潭州和洪州这边虽然不错,但是这边的环境却不怎么好。坐拥关中沃土,一般人真不会注意到这边。偏偏南方这边不仅山多,还多瘟瘴。
就算到了李好重生的年代里面,这边的大肚子问题还很严重,更不要说这个时候了。这个时候这边的医疗更落后问题更重。
但是作为一个从未来过来的人,李好可是十分清楚这片地方的巨大潜力。“鱼米之乡”“湖广熟,天下足”那可不是盖的。
只要有足够的人手去开拓这片地方,兴修水利。那么这片地方就会给出整个大唐其他地方都给不出的丰厚回报,但是需要注意的问题也很多。
“今天不谈公事,贤弟远道而来,先为贤弟好好接风。”把李好迎进府里后,李恪笑道。然后安排自己的人准备酒菜,和李好尽情的喝了起来。
李恪的身边有李二的人,或许还有别的人。所以就算李恪不说这个,李好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