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修了一段时间。要完全实现通车,这中间花费的时间不过再等几年而已,这几年时间大唐和李恪都能等的起。而且再过几年后,大唐的人口和军事力量都会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那时想要征伐谁都不难。
“不过我们的海军可以先行了,先过去波斯湾那边,控制波斯湾这一大片地方。然后在这边经营一个范围出来,在抓写奴隶修建一条从波斯湾到地中海的大运河出来。到时我大唐的海军到往欧洲的路途也会缩短不少,这样能节省不少时间。”
李好说的地方是后世的苏伊士运河,这条大运河原本是西方国家组织开挖的,现在成了由大唐组织人手来开挖。大唐这边有修运河的经验,对付这么一条运河自然也不用花费多少的心思。
人力资源就地征取,那边的人不是唐人,大唐朝廷自然不会担心百姓徭役过度。打散安置各种俘虏奴隶进去就好,让这些人连谈话都没法沟通,他们想碰一起造反也变的有难度起来。
这是一种预想,实际上除了那些必须要清除的人,大唐现在对这些奴隶和俘虏的待遇好了不少。加上大唐的军力发展迅速,那些人想要搞事情也搞不起来,一个个温驯的很。
“我们在美洲那边已经在开挖了一条运河,现在又要在波斯湾这边征战开挖新的运河,两边同时搞这么大一个工程,会不会让人手变的紧张起来?国内还有好几条铁路线在修建。”李恪听后盘算了下,现在那种修个水利什么的工程都算不了大工程了。
大唐在美洲开挖的原巴拿马运河已经开工了一段时间,这样从大唐这边过去后,到南北美洲的东海岸就方便了不少,所以这个工程被提前开挖起来。
这种动不动就几百万人劳作的工程,还得加上各种新兴的机械一起,这才叫大工程,大会战。老杨一条大运河就把他坑了,而大唐现在同时进行着好几个这样的大工程。此刻李好又提议再加一个大工程,这样都不用担心朝廷被拖垮,可想大唐现在的实力有多强盛。
“这边的运河开采,我们只需要提供足够的粮食就好。我大唐的粮食现在已经有了过剩的趋势,正需要消耗一些,开挖这条运河正合适。另外这条运河通了以后,我大唐西征的路线也要方便不少。”
------------
第三百五十二章 北海
“这边的国度文明不比我大唐之前的实力差,如果不是我们在科技上面领先一步,以后说不准他们会不会强过我们。”
事实上,欧洲并没什么好东西值得大唐动心,但是李好说的对,不趁现在大唐强盛的时候把西方完全打落地狱,以后谁知道他们会不会跳到大唐头上来。一切隐藏的后患,在大唐现在有实力的情况下都必须狠狠的削弱下去,让他们永远翻不起身来,如同后世的非洲一般。
“嗯,这个方案我到时跟朝廷的大臣们谈谈。”李恪听后点了点头,李二打下的基础到了他手上来,他自然要把大唐推上一个无人能及的高度才行,这样才不会给自己后代留下一个烂摊子。
事实上李恪的几个儿子们的表现都不错,他们现在就跟在李好身边学习,李好去哪里,他们一样会跟着过去,体验各自的情况,了解各种民生。大唐的疆域那么大,以后还得他们这些王子来管理。
李好对这几个王子的教育跟别人不同,首先就得让他们知道他们是兄弟,兄弟之间要怎么相处。而不是跟那些所谓的帝师教育的东西一样,教育什么帝王之术,等大了以后六亲不认,只认自己的王位。
王位只有一个,李恪现在还年轻力壮,还没开始立太子。这也是李好的意思,总得看几个王子谁最优秀,谁愿意做皇帝才来决定由谁来继承太子。而现在的皇位这块李好也建议李恪做了一些限制,没有给皇帝太多的权力。
这中间的度由李恪自己把握,李好并没说的太细。因为这东西涉及到皇权,他只是提示下李恪,皇帝的权力越大,就越容易失控。同样下面的大臣也一样,后世的君主立宪制适不适合唐朝,这个李好不好确定,他只是大致介绍了这个体制的一些情况。
怎么决定这个由李恪自己来确定,同样还有皇位的继承问题。李二那一代和李二的几个儿子之间的皇位争夺,对李恪的刺激太大了,这家伙一直都在想着如何用一个完美的手段解决自己的儿子们的争夺,他可不想让这种悲剧继续上演下去。
结束了模特大赛后,李好离开杭州府到了燕京,再坐着这边李府的专用四轮马车,带着一家子还有李恪的几个儿子,如同火车一般。十来两马车全部连在一起,这还要包括两边骑马的保镖。虽然大唐的治安现在越来越好,但是李好可是带着几个王子一起走走,这种事情还是小心点为好。
从杭州府直接可以坐船到燕京,这样方便,速度也快。燕京这边有不少李府的物业,李好随时都能调动一批好的马车给自己用,还要匹配好的防护措施,一面路上出现各种意外。
事实上从南到北,除了走运河,还能走海航。陆路也可以,从南到北的陆路有两条近于平行的宽阔的快速线。一条是东线,沿着东海海岸线从南到北,不过沿途的几条大江大河只能坐船过渡。那些接驳处都有专门的渡轮用来接驳两岸的客人,收费也不高,对于这些人来说都能接受。
还有一条是从广州府出发,然后经潭州,过大江一直北上。这中间一样在大河大江上要坐船转渡。在这上面造桥的技术大唐现在还在攻坚,恐怕还要等上一段时间后才能达到那种水平。
不过现在朝廷造桥的技术已经日新月异,加上各种科技水平的大力发展,在这两地方造桥早已纳入了规划之中。到时就是天堑变通途,从此南北实现真正的通行。
燕京是北方的大城,很多往北走的商队都会在这边停留一番,歇息一下。这边跟李好后世的记忆有着很大的区别。这些年因为人口的增加,和建设技术的进步,这个大城市又扩建了了一次,整个城市的规模比以前大了两倍都不止。
比起南方的那些城市开始慢慢取消城墙,燕京这边没有,大唐收复东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