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7 章(1 / 1)

舌尖上的唐朝 小陆探花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不准备怎么变动,那边还是按照现在的情况来办。国子监这边学费所有资金由大唐朝廷监督国子监共同管理,这些资金除了我支付教师的薪资,还会用来支持学校的各种学术研究以及奖学金。

不仅如此,这里的学科也与传统不近相同。儒学在这边变成了思想道德教育,还开设了多个专业,如物理学工程,化学工程,经济管理学,国际关系学,医药学等等,这些都是一些新名词,虽然都有相关的介绍,但是李好对大唐百姓的理解以及生源还是担心。

第一期的招生李好是计划招生三千百人,每个教师带几十个人应该没那么吃力吧?不过很多学科属于选修,所以到时会出现有的课程人员偏多的状况,但是这么多教师还有辅助人员帮助应该还是够。但是相对原本的老国子监这里毕竟是个新兴的学校,还不能免费,所以没有半点优势。

不过李好他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老国子监是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孙才能过去就读,而他这里是面向全大唐招收,不分身份地位。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古代人对求学的渴望可不是后世那些到处找借口不喜欢读书的现代人所能比。

另外他设定的成绩优秀的将获得奖学金,以及自己有发明创造的东西如果有实用价值学校将提供推广帮助等等也是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对于一些没钱搞研究的人吸引力很大,无论什么时候,这样的人总会存在,这些人就需要一个地方来安置。

------------

第三百零五章 新扎祭酒

全能修炼至尊

“老师做了国子监祭酒?”李好出任国子监和皇家军事学院副祭酒的事情很快在长安传开,有的人很高兴,有的人却在沉思,更多的人则是不理解。 李好的那些学生们大致也是这样,个破祭酒,跟李好之前的地位差远了。

“副祭酒,不是祭酒!这个不能叫错,叫错会出事情。”李好听后没好气的回道。他奏的事情,李二几乎全部同意批准了,这让他生出种不好的感觉出来。

李二恐怕不仅是把李好留给未来的皇帝,恐怕还存了敲打李好的心思。因为李好提供的那份奏章里面的内容,在这个时候无异于异类,恐怕要得罪很多人。

另外个变化的是,以后国子监毕业的学生,可以经过实习期后直接进入官场,不过会是从基层做起。这是除了科举后的另外条出路,对于大唐人来说,这个东西的吸引力也不小,引来的非议恐怕也不会少。

李好在奏章里面还提议了国子监名字的更改,这里以后不再叫做国子监,而是改为大唐皇家书院。而书院的地址也重新变更了番,跟皇家军事学院建在起,在长安的东边。

这里将会有个新的名字出现,长安东郡。皇家军事学院和皇家书院都将属于东郡,大唐的第个试验性经济特区也确定建立在这边,不过正是挂牌开发要等两个学院开学稳定以后,预计时间要到明年春去。

李好回到长安的时间不过四月初,离七月的时间还有几个月,所以这些还有大把的时间去弄。如学校修建的时间,安排几千学生学习安置的地方,这些都不是问题。

而现在李好要面对的是学校的入学考试,和书院分科的事情。他需要筛选三千人出来成为第批学生,然后由那些学生各自择选自己的学科继续深入学习。

贞观十七年四月初,大唐第份官方报刊,大唐明镜报在李好的指点下正式开印。这份报纸面试有着南方周刊无法对的优势,所有大唐各州县的官员必须看这份报纸,所以注定了这份报纸的影响力十分巨大。

报纸的主编什么都是李二筛选出来的人,李好只是指点了番技术和排版而已。所以这份报纸更多的是代表了李二的观点,这家伙在看了段时间南方周刊后,终于明白到报纸这个东西的巨大威力了。

对于这些东西,李好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不过他倒是搭着第份报纸的顺风车,把大唐皇家书院招生的消息发布了出去。这次招生跟以往的任何考试都不同,而且面试引来整个大唐的轰动。

在大唐皇家书院,你会种田,种田能力好,养猪能力好,有定的化基础,这样的人都可以来这学下应试,只要考过了能成为这里的学生。

这里的应试也不再以经史子集为主,而是分成不同学科分别应试。而且,这里招收学生不以学生家庭背景为参考,农夫走贩的孩子只要过了考试,样可以过来学习。

这种颠覆性的招生简章出来后,李好成了大唐的过街老鼠。几乎所有的儒家人和世家都是片声讨,他之前积累的好名声在这刻全被剥落。

这大致是李二要的效果吧,让李好成了个孤臣。只是李二想不到的是,李好的路其实点都不孤单,他还有大堆学生呢。所以李好根本不怎么在意别人的评论,算大唐明镜报面经常有人骂他也没用。

只要不伤及他的家人,不影响他挣钱,其他事情跟他点关系都没。如果这些人能够让李二改变主意,把李好削职发配到南方去,这还是李好最愿意的事情了。

然而那些人除了说李好,却没人敢骂李二。这些年大唐的经济飞速发展,周边国家四方来朝,足以让李二的威望笼盖海内,般人还真没什么胆量说李二什么。

更何况因为魏王和前太子的事情,李二实际已经清洗过批世家的人。那些世家哪敢在这个时候去挑畔李二?所以他们只能在报纸面骂骂李好。

在这个时候,大唐皇家书院的招生考试正式开始,考试试卷由书院老师出题,然后由朝廷派官员安排考试,严厉程度跟科举相差无几。

李好原本因为这天下人都被那些世家挑拨起来打到自己,所以来皇家书院求学的人不会太多、所以他给了自己收养的那些学生留了不少的位置,包括岭南道那边的学生。

只是让李好意外的是,到了入学考试那天大唐皇家书院门口人山人海。站满了全国各地听到消息赶过来求学的学子,把过来视察情况的李好吓了跳,生意这么好?幸好自己早有准备!

他连忙从开发区那边刚组成的府衙调派人手过来维护秩序,甚至还提供了开水和小食招待那些学子。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