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的手艺她却是清楚的很,而且长安,潭州,以及洛阳和广州府的酒楼她可是去吃过,那些特色美食确实十分美味,各具特色。
所以她也想看看,自己这个女婿在这边会整出什么东西出来。刚刚吃的这个东山羊确实比她以前吃过的其他羊肉要高出不少,现在李好说这边还有其他几种美食,这让她也有点好奇起来。
接下来李好并没去几个作坊去看看,而是带着自己府上这一堆人先去了自己在这边建的几个农场。这些农场虽然李好一直没有过来看过,但是在李好的那些学生的打理下,现在都已经颇具规模。
李府提供技术和种子,然后买下一大片地方,再雇佣当地的百姓帮着种植养殖。有着专业的技术管理,这些农场的各种作物和养殖都发展的非常好。
李好带着他们一起吃了文昌鸡,品了加积鸭,还吃了和乐蟹。加上一些这边特有的美食和海鲜,让一行人吃的不亦乐乎。
文昌鸡和加积鸭一般都是白切,李好根据自己后世吃过的种类,又加了一道椰汁鸡和椰汁东山羊出来。椰汁的香味和文昌鸡以及东山羊的美味,让所有人吃后感觉自己口中还留有清香。
把这些东西弄了出来后,李好从自己的学生中挑出几个出来,让他们回海口那边把酒楼的事情先筹备起来,等他看了几个作坊后就开始正式营业。
接下来的行程李好没有带着全部人一起过去,就李好剩下的学生,加上武月和小武两人,其他人都留在农场这边。因为他们去的地方都是作坊区,那边相对繁杂一点,也没什么好看的。
李好先去的是莺歌海盐场,这个南方最大的盐场是南方这些商人手中挣钱最快的一个地方,也是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
制盐的技术早就被改进了,以前的锅煎熬制盐也被李好他们用晒盐的方式取代了。在一望无垠的海滩上,海水被拦截在一方方盐池里。
涨潮时打开闸门,把海水灌入盐田,在田中暴晒蒸发。浓缩到15度左右,再打开盐田地闸门,从沟渠流入卤水池。在池中沉淀泥沙,澄清后地卤水用人力抽水车抽入结晶池。
于饱和状态下继续蒸发,很快就能结出白花花地海盐晶体。这种方式比之以前的锅煎熬制盐法节省了时间也增加了产量。
------------
第二百七十六章 好大的船啊!
“这盐场好大啊,那白花花的盐看起来跟雪堆一样!”来到这边的盐场后,除了李好,其他人都是一脸的震惊。
整个盐场有几百亩地盐田,到处都能看到铲成一堆的白色山丘,那些都是盐堆。这地方后世也是南方最大盐场,这个时候自然也是,不过现在开发到后世的一半都没。
莺歌海这里降雨少而风力强,属于本岛全年蒸量最大地地区。经李好的学生们计算统计过,盐田日极限蒸量达到10毫米。也即是说,所有地盐田一天能蒸上千吨海水。
这里的海水含盐量大约百分之三点五,一千吨海水即能制盐三十五吨。逢阴天产量降低,逢雨天不能生产。但平均每月应该能达到极限产量地一半,即十几吨海盐。
而且,盐田的规模还可以继续扩大,从理论上讲,李好他们完全可以利用成本优势,垄断整个太平洋西岸的海盐生产,一统大唐所有的用盐需求……
除了产盐,这里的渔业也非常的兴旺。因为盐场和渔场的原因,让这里短时间就聚集出来一个小规模的城镇出来,不少其他地方的商人跑到这边来采购食盐到内地售卖。因为这边的盐质量好,价钱还便宜。
这算是李好利用自己知道的东西带来的又一个变化,事实上如果不是李好提前把这个大盐场弄了出来,莺歌海盐场真要被发现,一直要等到后世去。现在这地方被提前了上千年出来了,虽然不能像后世一样利用机械化大规模产盐,但是也能成为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最大盐场。
李好在盐场这边呆了一天,看了这边的各种条件,然后再看了一番那些盐工的生活。见这些东西并没出现什么他看不过眼的东西,也就没有继续呆在这边了,而是启程往船厂那边赶去。
“姐夫,那船好大啊!”看了盐场后,下一站是造船厂。一行人还没到达地方,远远的就看到好几艘正在建造的大船,更远的港口中还停了一艘,如同宫殿一般壮阔。
如果不是李好说那些都是船,他们这一行人就要以为那里是新建的建筑群了。跟宫殿一般大小的船,除了李好,其他人甚至连听都没听说过。
“嗯,这船应该是当今天下最大的船了,无一可比!”李好远远的看着那艘大船后得意的说道,就算再过几百年后,这船依然是天下最大的船,一直要到千年后,这可是郑和宝船呢。
为了把这套技术换下来,李好把自己储存的一半积分全部换了出去,得到制造工艺。然后经过自己手下的那些学生和技师多次试验后出来的东西,这可是真正的高新技术。要知道这种技术在后世都不完全掌握,只能依靠历史资料慢慢还原,更不要说现在了。
史书记载的郑和宝船最大的长四十四丈,阔十八丈,九桅十二帆。这样算起来,这船跟后世的航母一般大小了,只是这种大型宝船很有可能不是郑和的旗舰,而是大明皇帝的座舰!
这种船平时并不出海,只是在海港作为皇帝检阅海军的座舰。毕竟长四十四丈,阔十八丈的尺寸并不符合海舰的标准,经不起风浪。二是长宽比过大将近1:2,不像海船,倒像是宫殿。
另外这船的尺寸明显超过了故宫太极殿的尺寸,在明朝时属于僭越,郑和不可能居住,只有可能是为皇帝准备的。而且九桅十二帆这两个数字有很大的像征意义,九像征九州,也象征皇帝一言九鼎,九是龙的象征;十二帆象征宇宙时空,如十二个时辰为一日,十二月为一年,十二年为一轮。
所以这艘最大的宝船实际上并不是用来出海下西洋的,象征意义多余实际应用。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尺寸应长约70米,宽近20米,张五桅至六桅,排水量2500-5000吨。尽管如此,这些船依然是最大的船。
这么大的木船在海上行驶,自然有它配套的一流技术对应。东方文明在千多年的航海经验中的积累,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