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7 章(1 / 1)

舌尖上的唐朝 小陆探花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和他们贸易来往。”

李好看了眼四周,发现这些商人脸上的神色似乎有点迷惑,并没李好想象的那种狂热。远洋船只这里有的商人手上也有,但是他们并不觉得这个挣钱比盐场挣得还多。但是李好偏偏说这个挣得比盐场还多,他们就真不理解了。

“这个远洋商行挣得肯定比盐场挣得还多,而且诸位可能还会因为这个远洋商行在我大唐立上一份功劳,得到一个爵位封赏也不一定!”李好笑了笑,再次肯定了这个远洋商行的作用。

不过一些细节性的东西他暂时就不说出来了,这里面涉及很多的机密,而且还有血腥的事情。等这些人真正入股后,到时再密商这种事情,那时这些人就是一条战船上的人。

李好的话一落音,酒楼的人再次兴奋起来,因为这个远洋商行,他们竟然还有可能得到封赏!这个消息比挣钱多还让这些人激动,要知道这个时候的商人虽然有钱,但是他们地位却不高,如果能有一次立功的机会而封爵,他们能不激动么?

“将军,这事情怎么感觉都不太靠谱一样?”郑刺史这个晚上一直在旁边像个呆子一样。吃着美味的酒宴,然后看着李好带动着一群商人疯狂的激动着。之前的修路他还能理解,因为那路的战略意义他也能清楚。

但是后来李好说的什么用海产之类的生意抵押什么的,这他就完全听不懂了。等李好拿出那种精盐出来后,他就麻木了。他唯一能肯定的是,这些盐不是泉州府产的盐,这边的盐没有这么好!

李好能拿出上好的精盐出来,还告诉这里的人全部都有资格参入,然后又搞出一个什么远洋贸易出来,他只能一个个去理清这些东西的关联。现在见李好竟然把封爵的事情说了出来,忍不住质疑。

“这个靠谱!我来的时候不仅从朝廷手中要到一大堆的人头,还要来了十几个虚职的任免,这个只认身份不给实赏。”李好淡淡的回道,没有这些东西,李好怎么敢在李二面前说十年中把岭南道打造成一个富比关中地区的地方出来。

要知道在长安的时候李好的要求提出后,李二整整考虑了几天几夜。要不然李好最开始的时候还以为李二会没那么快答应自己,李好自己没想到李二会全部答应下来,还答应的那么爽快。

现在到了这边后李好明白了,岭南道这边的局势已经非常严峻了。而北方那些地方李二又不敢随意调兵过来,那边的番邦又在蠢蠢欲动,所以这种状况下,只要一万士兵就敢说能平定岭南的李好自然成了最好选择。

算起来李好还被李二坑了一道,因为岭南这边的局势比他们说给李好听的还要严峻。这样看来,李好要的这些东西就没那么重要了。不过李二现在就后悔了,他没想到广州府的那些山越人会那么容易被击败。

泉州府这边的战报也过去长安那边了,不过李二暂时没看到,看到了他就不会后悔了。整个岭南道要完全扫清,时间还早着呢。东边平定后,西边还有一堆土蛮呢。

------------

第两百三十二章 逆我者亡

全能修炼至尊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郑刺史愕然的看着一边吟诗的李好,不明白这个年轻人心中在想着什么,怎么会突然想起来这么一句出来,这逼似乎来的太突然了。

“不明白?”李好看着一脸疑惑的郑刺史,有点好笑的问道。这人以后会是自己的得力帮手,李好不介意和他多说一些东西,毕竟以后做什么事情还要他帮忙。

“不明白。”郑刺史现在知道不少李好的事情,对于自己这个年轻的上司除了佩服就是佩服,这是打心底佩服。也许跟着这种人做事,自己的处境会更好一点。

不过李好现在想什么,他还真不明白。看起来那首诗不过是三闾大夫的一句诗,但是郑刺史觉得李好说这话,肯定不是字面那种意思,只不过一样的意境而已。

“岭南道现在就像这个沙盘,我可以把他推平,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重新构建一个新的地方出来。只是要建成什么样子,怎么建,我要做什么其实都是没有路可以参考,只能自己摸索这前进。”

李好喝了一口酒后叹道:“我过来这边的时候,跟皇上许诺十年后岭南道会成为跟关中地区一样繁荣的地方,人丁兴旺,粮食满仓,百姓丰衣足食,人们生活稳定。现在这里不过还是一副烂摊子,所以我要走的路还长着呢,你愿意帮我分担一些么?”

“治地人丁兴旺,粮食满仓,百姓丰衣足食是为官的基本,在下愿为总管分忧。只是在下愚笨,有些东西还需总管多多指教。”郑刺史的回答让李好有点惊讶,他原本只是试探一番,没想到这家伙会答应的那么干脆。

“如此正好,郑刺史愿意帮我一把实在是美事一件,能让我省不少心。现在那先让我们把泉州府所有没有叛乱的地方整顿一番,让某些人知道我这个总管实际上脾气并没那么好!”

李好的反应也不慢,惊讶后笑着跟郑刺史说道。不过他的话中也透露着那么一股子顺我者兴,逆我者亡的意思,想来,泉州的那些商人日子恐怕会没那么好过了。

得月坊晚宴过后第二天,一道官府通告在泉州府所有管辖区域传了过去。即日起,泉州府所有货物异地运转必须有泉州府刺史的印章许可令牌方可通行,没有的一律查收而且将追究商家责任。

这道通告只对那些把粮食武器或者医用品卖往山越的人,以及那些走陆路的商人有效,所以阻力并不大。只有部分人见风头不对,立刻转身想刺史府投诚,可惜已经迟了,已经过了许可时段。

除了这道通告出来后,原本郑刺史掌握的一些东西,和李好这段时间查出来的一些东西都进入了实际查抄过程。泉州府那些原本太平的地方被抓了不少人,这些人除了家产被查抄,家人全部被发配到跟泉州隔海相望的琉球岛上去了。

那片地方虽然一直有人在上面活动,但是更多的都是暂住,没有谁会一直停留在那边。那边虽然不错,但是对于这个时候的大唐来说,那边不仅有瘴气,还有生番土著,并不适合居住。

这不是后世,所以那片地方也不叫宝岛,而是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