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0 章(1 / 1)

舌尖上的唐朝 小陆探花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4个月前

好注意到一个问题,那就是闽省竟然有蝗灾!蝗灾通常发生在大旱之年,有“旱极而蝗”的说法。而且根据李好所知道的后世的一些情况来看,蝗灾这东西基本都在黄河流域发生。

而长江流域的次数非常的少,到了华南,东南沿海就更少看到这东西了。而泉州府就是东南沿海,这里竟然连着几年发生了蝗灾,这由不得李好好奇,这种现象太罕见了。

蝗虫对农作物的破坏是致命的,极易引发粮食短缺造成饥荒,所以古代视蝗灾为大敌。但古时迷信,认为蝗虫是神虫,不仅不能驱赶消灭,而且要祭祀。一旦发生大面积蝗灾,往往被解读为人间办了错事,上天降下来的灾祸。

唐朝有史记载的蝗灾次数不少,但是李好有记忆的大致就是贞观二年的全国范围内的蝗灾,还有唐玄宗时期的一段蝗灾。贞观年间的蝗灾李好了解并不多,但印象最深的是唐玄宗时期的蝗灾。

当时的蝗灾区领导倪若水就写了封奏折给唐玄宗建议“以德治妖”,蝗灾的发生,皇上作为万民之上应沐浴更衣斋戒谢罪,对上天感恩戴德。蝗虫自会在地上趴着不动,最终远离而去。

当朝宰相姚崇听闻,回信驳斥:“此言大谬!你的意思是当今圣上无德才引来蝗灾吗?皇上身上能有多大味道才能把蝗虫招来呀?坐视蝗虫吃庄稼不管,这是修德的表现吗?”

他向唐玄宗上奏要发起一场轰轰烈烈的灭蝗运动,建议皇上亲自出面主持大局。最后唐玄宗还是实际调查一番然后用了老姚的建议,搞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灭蝗运动。

李好知道这件事情也是因为老姚的原因,才对这次的蝗灾印象很深。治蝗这东西在古代带有很多神话色彩,不过李好不是古代人,他是从现代过来的,所以他不信什么。

“这种东西应对无力,缺乏足够的人手去应对这些东西,只能让蝗灾越发严重起来,所以这边的情势也就越发变得严峻起来。”郑刺史再次苦笑了一声,他也想应对,但是没有足够的人手啊。

“现在泉州府还有多少士兵?”李好把泉州府的地图拿了出来,然后让郑刺史给自己详细的介绍一番这边的情况。这些情况跟自己了解的有出入,朝廷那边根本就没提泉州府蝗灾的事情!

“这边这些年一直兵事不断,现在整个泉州府有三万兵甲。除了各州府分散的兵力,其他还有两万兵力在前线跟山越人对阵。不过这边的山越人因为多年的厮杀,比广州府那边的山越人恐怕要强上不少。”

郑刺史显然也知兵,他知道李好刚从广州府那边大胜过来,担心李好大意轻敌。这边的山越人比广州府那边的难对付多了,而且他们的装备也逐渐接近军事化。

“嗯。”李好听了郑刺史的话后沉默了起来,从地图上面来看,泉州府的情况很不乐观。除了靠近江南道那边的情况尚好,往广州府方向和洪州方向,几乎都是山越人的势力,这让李好不由的担心自己的另一路人马。

把自己的两个副将叫了过来,李好让郑刺史和他们介绍了一番情况后,然后吩咐他们带着三千士兵前去接应另一路人马,千万不要让那路人马损失在行军途中。

“将军,我们把兵马带走大半,将军身边的安危怎么办?”两个副将以为李好只是担心另外一路人马,所以忍不住担心的问道。

“无妨,我这边有泉州的几万兵马防守,比他们要安全多了。你们速去速回,让他们所有的人不要轻易跟那些山越人深入交手,只要遇上那些山越人击败便可,然后迅速往这边汇合最好。”

------------

第两百二十七章 形势严峻

“他们的安危比我这边更重要,如果他们战败,我们都要吃不了兜着回去!而且整个泉州府的局势会更加恶化下去!”

李好摆了摆手,让两个副将赶紧去接应另一路人马。李好之前的判断有误,他现在就担心另一路人马轻敌,然后掉入山越人的陷阱中损失大半就麻烦了。这样的话,李好自己都得吃不了兜着走。

另外李好还有一些杀手锏没用出来,到这个时候他也不敢继续藏着了。作为一个后世的人,李二不看好的东西李好很看好,而且他知道这东西的走向,所以李好实际一样在改进那些东西,只是没有交给李二而已。

现在他要用上那些东西,所以得把李二的亲信支走才行。这些家伙不太可靠,李好怕他们把自己出卖了,这种年代里面,总得要给自己留几样保底的东西有备无患。

“郑刺史,你看这美食的味道如何?”把自己的两个副将派出去以后,李好带着剩余的人跟着郑刺史迅速的往这边的前线而去。那边的战事正隆,双方都在对峙着,李好没过来之前,这边都是这位郑刺史在指挥。

不管战事如何,人总得要吃饭,当然各种风味美食也不能少,比如眼前这道美食。路上李好让自己带来的这些士兵抓了不少蝗虫过来,然后用开水一烫。去掉翅膀和腿足,在锅里慢慢烤黄。

烤到水分干涸,焦黄灿然的时候,加上香油,花椒调料。黄生生的蝗虫,便透出诱人的香气。那香劲才叫无法形容,清脆中有一股子谷草的清香气味。李好现在招待郑刺史的东西就是这个——椒盐蝗虫。

“这东西确实美味,如果这道菜在泉州府推广开来,想来这边的蝗灾能减轻不少。”郑刺史原本并没什么心思吃东西,他这一路都在忧心着前线的战事泉州府现在的情况。

李好本来带的五千人就不算多,现在又分了三千去支援另一路。虽然这样会让那些山越人分心,但是这两千士兵根本就于当前的大局没有多大的影响。此刻被李好拉着吃美味,郑刺史其实应付的心态更多一点。

不过吃过之后,他还是忍不住对这个东西称赞了一番,尤其是知道这东西竟然是用蝗虫做出来的,这让郑刺史对李好的印象立刻转好了不少。李好这个时候把这个东西拿了出来,显然是有些想法。

作为大唐的刺史,郑刺史没有跟历史上的某些官员一样号召天子修德,这种蠢事他干不出来。实际上蝗虫并没那么可怕,也跟什么天子失德无关,这不过就是一种害虫而已。

他也知道蝗虫这东西要想治理,就得把蝗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