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8 章(1 / 1)

舌尖上的唐朝 小陆探花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布置要发展,以后总部都得放在这个位置。

这些都需要对这个城市了解清楚后才能实施,他自然要在这边停留。而那两个女人和那个中年男子只休息了一天,就提前上路,李好也没拦着她们跟着自己这一行人一起走。

只是同行而已,到最后李好连她们名字都没问过。真正要算起来,这两女人要是跟着李好他们走才非常的危险。虽然从洛阳到长安这段路人流特别大,沿途也安全很多。

但是李好自己也没办法确定,自己接下来的这一段行程会不会碰上新的问题出来,所以他们一行人才会在这边多留几天,一边给自己找几个地方落脚,一边调查一些事情。

洛阳李好并不算陌生,不过他去的是后世的洛阳,跟唐时的洛阳还是有很大分别。这是一个历史名城,可惜的是所以的文化传承总是在战火中毁灭,然后又重生。

“这洛阳比起长安来,毫不逊色啊,或许还要繁华一点。”一行人找了地方歇息后,李恪看着洛阳的繁华有点感慨的说道。

“呵呵,这里毕竟也曾经是都城啊,怎么可能会差很多呢。但是没有老杨的京杭大运河,也就没有这个城市现在的繁华。”李好看后扯了扯嘴角回道。

“可是隋亡也是因为开凿大运河,他耗费巨资,劳民伤财修筑了这大运河也不过是因为自己的享乐,却白白丢了自己的江山。”李恪听后不服气的反驳。

这大致就是贞观后的那些年轻人的共同想法,李二让天下宣传老杨的残暴荒淫后的效果。这些东西有多真没人去想,却把老杨的功绩完全给抹除了。

事实上大运河也不是老杨同志完全开凿出来的,他不过是把一些原本的渠道沟通,新开了一些渠道而已,能有多大的劳民伤财?

而且开凿大运河完全是出于国家长远战略利益和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富国强民以及军事上的考虑,这条大运河对于关中地区的重要性太大了。

坏就坏在,老杨同志没事就拉着自己的后宫往余杭走一圈,烟花三月下扬州。这中间消耗了不少财力,最后还死在了扬州。所以这污水不往他身上泼,往谁身上泼?

------------

第一百二十八章 洛阳水席

“呵呵。”李好听了李恪的话后,习惯性的讽笑了两声。李恪一看李好这样子,就知道李好完全不认同自己的想法,忍不住皱了皱眉头“贤弟,你觉得事实不是这样?”

“看事情不是听别人怎么说就怎么判断,而是自己亲自调查后用事实说话,公道自在人心。”李好早等着李恪自己跳出来,这个时候正是说道理的最好时候。

“这大运河通了之后,从洛阳到江南的路就快捷了不少。而且南方的粮食能够方便快速的运往洛阳,然后送往长安和关中地区。能够大力缓解关中地区的缺粮之急,这算不算好处?”

“其次,有了这大运河之后,洛阳这边往北和往南的交通更便利了。无论是调兵还是派遣官员都方便,关中地区对东部区域的控制力也强了,这算不算好处?”

“再然后,这大运河附近的村镇因为大运河的原因,百姓还能给那些过往的船只兜售一些东西,增加收入,盘活这运河周围的经济,这算不算好处?”

李恪的话语中一直没有对老杨同志有什么尊敬的意思,但是因为血缘关系,也没有贱视,只是用了他来代替。说明他是真的对老杨没什么好感,甚至不想提老杨的名字。

老杨其他的事情李好不能评价,但是这大运河的作用却不能给人贱视,也不能随意污蔑。这条大运河在中华文明中有着很重要的一笔,而且他还想借这个机会跟李恪呱唧呱唧。

连续三问后,李恪忍不住沉思起来。李好说的这些东西平时李恪没有少听,他自然不需要李好持续点化。跟李好相比,李恪只是差了点后世的眼光而已。

“老杨开凿大运河的错不在自己,而在于他的大臣们愚蠢无比!就跟现在朝廷的那些短视的大臣们一样!尸位素餐,为了所谓的名声而罔顾国家和百姓!当诛!”

李好说这话很诛心,也有点愤青的味道。不过也就李好同李恪两人才能这样谈,要是在其他场合这样说,李好难免被人群起围攻。

“你不会是又想说那个抓国外的奴隶来修这大运河吧?”李恪一听李好这话后,忍不住苦笑着跟李好说道。

他现在经常被李好用这样的思路来影响,怎么可能会不熟悉这套?不过想想也是,如果开凿大运河全部用战俘,也就不会有什么劳民伤财的事情出来,或许又会变成另一个借口吧。

总之历史这东西就是这样子,所谓的以史为鉴也不过是统治者想让人知道什么,达到什么目的而已。真实的历史,早就被粉饰过了。

“事实就是如此,有了战俘何须用我大唐的百姓来服一些不必要的徭役?这还能为朝廷省下不少开支,如此利国利民的事情为何不用?”

李好点头道,李恪不是后代人,自然不知道后世的美洲大开发是怎么来的,那是用无数黑奴和华人的血肉堆出来的繁荣。现在大唐有这实力,为什么不能用这一套?

两人聊了会老杨的事情后,又把注意力转向了吃的方面,总要聊点开心的事情,而且这也是李好过来洛阳的目的之一。

“贤弟要在洛阳置办一些铺面,这是准备把长安的那些东西搬到这边来,还是准备把潭州的湘菜搬到这边来?”

“都会拿一点过来,不过主打却不是这些,我要重新推出一些新的美食出来,符合洛阳这边风情的美食。”

李好摇了摇头,长安的天然居有的东西可以拿到这边来用,有的不行。而满庭湘的菜谱也一样,地方不同,生活习性也不相同,口味偏好也不相同。

作为一个美食家,还是走过不少地方的美食家来说,因地制宜这道理李好肯定明白。他自然不会把那些东西生搬硬套过来,这边还是要推出新的东西出来。

另外李好也不止单单就在洛阳这边弄个酒楼啥,他要做的事情很多,基本上他的大部分业务总机构都要搬到这边来。

“新的美食?”李恪听后眼神再次亮了起来,新的美食就意味着自己没有吃过的东西,这对他的诱惑非常大。

经常同李好在一起,他对吃这块也变的有点挑剔起来。现在他身边的厨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