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6 章(1 / 1)

舌尖上的唐朝 小陆探花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派的话,反而还有可能引起反弹,还是让百姓自己体会最好,看到好处了他们自己会去做。

这个时候九月初九重阳节到了,正是登高望远的最好时刻。岳麓山的爱晚亭已经建好,李好的那首诗也被刻了上去。霜叶红于二月花也成了那里的胜景,正等着李好他们过去看看。

重阳节在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李好穿越时。庆祝重阳节一般会有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这个在唐诗中经常能看到,最出名的或许要算隔壁老王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后世的孩子从小学就开始学,还得背,能不出名么?

不过到了后世,似乎除了登高赏菊吃螃蟹,其他的似乎都没流传下来。一些传统因为各种原因,慢慢的被忘记,也有因为各种礼节被慢慢的简化的原因。

九月初九这天,潭州府的官民纷纷往周围的山上而去。李好他们去的是岳麓山,这边的行程早已经定好,一些名流大家也会过去看看。登高望远,吟诗作乐。

那首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实在是太有名气了。现在已经能够从潭州这边,慢慢向大唐其他地方蔓延过去。所以上了岳麓山,不沾点文气怎么行?

李好除了准备了宴会和菊花酒,其他的东西他不怎么想搀和,特别是那种喝酒吟诗的事情,他真不愿意干。再干下去,这唐诗宋词全成他一个人的杰作了,影响太大啊。

想想后世的那些小孩子,每人那一本诗集背来背去。背到最后才发现,我靠!里面的诗词竟然大部分都是一个人的!一个叫李好的家伙的,那画风李好自己都不忍看下去。

“贤弟,这是在干嘛?作画么?怎么会用炭笔去画?”没有跟着李恪他们凑到一起,没想到这家伙吟诗喝了会酒后,自己找到李好这边来,好奇的看着李好面前的那些画。

------------

第一百一十五章 去他么的圣人之道

“我这是速画,不用炭笔难道用毛笔?用毛笔太麻烦了。”李好正在教武顺和妞妞,她们两用炭笔画山水画。听了李恪的话后,回道。

这个李好后世的时候学过一段时间素笔和国内的山水画,技艺只能算一般,但是在教两妹子还是没问题。不过这画跟这时候还是略有不同,用毛笔作画李好的水平也不够。

“李兄不继续吟诗饮酒了?”李好看了眼略有醉意的李恪,这些家伙的生活太没克制了。每天不是喝酒作乐,就是喝酒作乐,难怪古代这些权贵命都不长。

生活条件太好了,没事就作乐饮酒,人的身体那经的起这般折腾。李好觉得自己有机会了,得跟这家伙谈谈,别让这家伙挂的太早。要知道他们家,好像就没长寿的人。

“我现在要控制酒量好女色,孙神仙说我的身体有点虚,要调补。”趁武顺和妞妞两人去别的地方画画的时候,李恪偷偷的跟李好解释了下。

“我原本也准备跟你说说这事情,酒色是刮骨钢刀,虽然现在年轻,但也不能过度,要不然老来各种疾病缠身也是很麻烦。”

李好翻了个白眼说道,同样的话,老孙说比自己说在李恪眼中的份量要重很多。虽然李好的医术一样很厉害,但是老孙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那老神仙那么大一把年纪,依然生龙活虎。。

“贤弟,这水利的事情你是怎么打算的?按照你的规划,这潭州府的人力全部用上去也完全不够啊!而且我们的资金可能也会不够,如果完全搞下去会有很大缺口。”

李恪有点小尴尬,随即转开了话题跟李好谈起另外一件事情来。这事情也是李恪比较上心的一件事情,那就是潭州府周围的水利。他在潭州干的怎么样,水利也是要考评。

“够了,我已经算过一次。潭州府下所有的治所,除了死刑犯以外,其他所有犯人全部拉出来修水利,用劳动来教育改变。这些都是最好的免费劳动力,不用白不用。”

“然后加上周围百姓,和那些地主富商的资金,基本上够了。事实上,原本这些东西完全可以不用周围大唐百姓参入,也不用花费这么多就能轻松搞定,可惜…….”

李好想起了某些事情,心中满是遗憾。似乎历史上这边的朝代,就没有几个皇帝或者朝代那样干过,实在是太浪费啊。

“贤弟此话怎讲?”李恪有点不明白李好的想法,这些水利修建不用大唐的百姓,还不用那么多的钱?怎么可能?难道以不用人做事就能修出来?

“很简单,这些年我大唐军队天下无敌,破突厥,破吐浑。这些地方的士兵危害我大唐百姓多年,也得跟他们讨讨利息。那些士兵就应该全部抓了过来给我们修路修水利。”

“这修水利的人力成本就少了不少。除了这个,修水利清淤泥多出来的荒地还能改造成良田,这些可以发卖充当费用。这样一来,工程的运作资金不是也有了?”

李好有点兴致缺缺的说道,其实这事情就连魏征都跟李二讲过。可惜李二根本就没听老魏的,要不然这大唐还会缺乏苦力?这天下的路况和水利还怕没人修?

大唐的手下败将不要太多,随便弄个十来万人搞大会战一点问题都没。什么南北东西高速,都行。而水利这东西修好后,还能多出不少淤泥田地出来,多好的事情啊。

“唉,我们的皇帝太爱面子了。”李好叹了口气说道,大唐国势在历史上真的很强大了。如果李二稍稍有点想法,把周边的小国全部清扫干净,大唐或许还能多延续一段时间。

那些野蛮民族的人,不把他们完全打散,不用多久,他们又能聚集起来,成为新的危害。李二自己做了冤大头,以为一个天可汗很风光,却给自己的后代埋下了隐患。

事实上,就是李二自己手上,因为所谓的天可汗,后期一样出现不少曾经被征服的部落的反复。这种苦果,就是曾经的不彻底和假仁慈导致的恶果。

“贤弟这样做似乎有违天和吧?这不关什么爱不爱面子的事情,这事情太残忍了,不符合圣人之道,而且其他儒家文官也会反对。”

李恪听后反驳道,对于李好评论李二的话不服,不过也没说李好背面说皇帝。他实际上想说的更严重点。只是怕李好见意,所以才用了违天和的字眼,没说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