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代它们的来历……”
这两枚大罗成就丹,是一千二百多年前,镇元大仙交给梅振衣地。其中一枚是表达相托的谢意,而另一枚托正一门留在人间,留给当时谁也不知的未来之人。青帝断缘自斩之后,若有幸于轮回中化生,此人已经与当年清风无关了,但镇元不忘缘法,将一枚大罗成就丹留于此人。
而正一祖师将两枚仙丹都留在了人间,另一枚是留给应愿的。
身为正一门掌门,在修行界身份虽然尊贵,但责任也不轻松,尤其在当时大乱初定尚须守护的环境中,比不得那些清修不问世事的高人,难免会牵扯各种意想不到的业力。
若面对天刑没有把握,可借大罗成就丹之助历劫,若应愿自己不用,就传于下任掌门蓝采和。
应愿未用,传给了蓝采和,蓝采和亦未用,又传给了下任掌门。千年以来正一门历代掌门,不论一世修行成与未成,都没动用这枚仙丹,一代代传到了守正真人手中,如今守正又传给了泽仁。
泽仁本想劝师祖留下这枚仙丹相助历天刑,但听说了历代掌门故事,守正真人地态度已经很明白,也就没有开口相劝。他收下两枚丹药问道:“正一门世代传此仙丹,留给那位未来之人,可我们并不知他是谁,他自己也不会知道,怎么给他呢?”
守正:“祖师未明言,只说届时自有玄妙,只需待他来取。”
泽仁:“千年之托,总得有所交待吧?”
守正:“交待倒是有一句,此人福报特异,若入修行门径,世间法不论修为多高,可能也无一丝神通法力。”
泽仁失声道:“那不就是……”话刚说了一半就被守正真人的神念阻止,没有将那人的名字说出来。
守正似笑非笑道:“若有神通法力,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但出神入化却无一丝法力,那一定就是他。”
当年青帝于封天台上断缘自斩,曾公开交待:“此番堕入轮回,世间已无清风与青帝。不仅如此,若句芒之心不回,再来就算生而仙身,明月仙童或莲华生大士那般,也不再有一丝仙家神通法力。”
世上若真的出现了这样一个人,就应是镇元大仙当年所说的那位“未来之人”。
s:本回中,自从小男孩被逐出忘情宫,到守正与泽仁这两代掌门山中对话,中间有一段“留白”,显然有故事。对于《灵山》而言,这段故事并不重要,本书该交代地线索都交代了。
若有读感兴趣,欢迎阅读我另外两本书《神游》、《鬼股》,恰好是讲这一段时间内地故事。个人建议看到《神游》昭亭山决战之后,最好参看《鬼股》,这样对人物蜕变走向成熟的感觉更完整。――当然了,这仅是作地建议而已。
今天又是月初了后一次求票,月票、推荐票、打赏,您愿给我都要!
不为冲榜,只为将完本时的纪念,且纪念这三年半以来,我所描绘地从人间到仙界、笔下这一个体系构造的完成。深深感激诸位书友长久以来的支持。
最新全本:奇 书 网 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
358回、应有神龙腾云变,一逢春满到人间
仁沉吟道:“明知是他,但十六年前他已封印神识事,自甘为凡人行走红尘,这枚灵丹不好送上啊。/.qВ5、/
守正微笑道:“其人之玄通非能测,他若来取,就让他取,他若不来,就待他取,你自守好历代祖师之托即可。”
……
守正与泽仁在祭风台前对话的同时,昭亭山腰的翠亭庵旁,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孩子游玩路过,正在庵堂前驻足,给儿子讲述这一座庙的历史。她叫柳菲儿,是芜城中学高中语文老师,儿子随母姓叫柳言成,今年十一岁,长的非常乖巧可爱。
这座翠亭庵,原先式芜城市区中的一座送子观音庵,前几年由于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芜城市将观音庵所在的状元路改造为文化一条街,扩建后的大街恰好穿过寺庙原址,于是那座庵堂被拆了。
起那座送子观音庵,芜城的老人们没有不知道的,它的历史已经有很多、很多、很多年了,历尽风雨沧桑已重建了很多次。在近几十年遭遇的两次“劫数”,人们还记得很清楚。
一次是在文革后期破四旧运动中,庙里的菩萨被搬走了,庵堂改造成了一家幼儿园。大约过了十年,随着改革开放落实宗教政策,八十年代中期幼儿园又变成了观音庵,重塑了菩萨。
但是好景不上,到了二十一世纪,因为经济的展推动城市改造,这座观音庵最终被拆除,从芜州市区消失。
围绕着这座小庙的去留,当时还有很多不同的声音。佛家协会和史志办的工作人员都指出,这座小庙看上去不起眼,它在芜城地历史地位却很重要,记载可以追述到唐代初年。
据说唐初之时,芜州百姓见到观音菩萨在昭亭山中显灵,当地世家之主柳伯舒就在菩萨显灵的山腰捐造了这座庙。到了高宗年间,山中又有绿雪仙人显灵,一夜之间这座庙凭空出现在芜州城中,以便四方百姓供奉。
这些当然都是神话传说。姑妄言之、姑妄听之。但芜州地方史志中有明确地记载。据说当时掌权地武则天听闻此事。下诏册封绿雪为山神。并懿旨敕令芜州府建造佛门九林禅院。
传说不仅有文字记载。也有古迹实证。在昭亭山脚地野桃林中。有一座山神祠。原已废弃破败。里面有一尊彩绘塑像。底座上刻着一行字:“昭亭山神绿雪之位”。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它又引起了人们地注意。经考古学家鉴定是珍贵地唐代文物。
后来当地政府和旅游部门修茸了山神祠大殿。又新建了三重院落、东西配殿。将神祠后面山壁上地雪溪泉眼也围到院中。成了旅游局下辖地一个风景名胜点。现在地地野桃林叫神树林。雪溪泉叫神水泉。请名家题字刻石立于当地。
有关地古迹不止这一处。芜城市西北郊地旧城区中还有一座九林禅院。寺名就是武则天凤,是纪念昌黎先生韩愈的,你若不知韩昌黎,所见无非是一座古旧老楼,什么感觉都没有。……深山里有仙姑坛,更远的地方还有丹溪台,据说是仙人遗迹,你若无知无觉,走过去也看不出什么异常,无非是陵地成坛、丹丘台**。……白莽山还有潜龙渊,我小时候摸进旁边的山洞,见过宋代人的亲笔提诗,几百年了,墨迹如新。”
萧云衣:“你还记得那诗吗?”
风君子吟道:“层层怪石几千年,曲折通幽趣自然。应有神龙腾云变,一逢春满到人间。”
萧云衣瞪大眼睛夸张道:“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