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06 章(1 / 1)

灵山 徐公子胜治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一瞪:“跟我装糊涂?眼前的缘法自然是胡春成仙,至于推演之外地事,为师也不知。”

梅振衣躬身道:“弟子明白了,毕竟尘缘未尽,容我安排一番。胡春成仙尚须几年,眼下倒是行儿的师父李元中飞升在即。”

梅应行今年十八岁了,个头已经与他父亲一般高,这些年一直跟随李元中在白莽山修行。这一对师徒非常特别,李元中从来没有传授过梅应行任何口诀心法,只是指点梅应行如何去修炼自己所学。

不论是梅氏家学,还是青漪三山各位高人的指点,再加上诸位妖王伯伯随意传授一些零碎,已经足够让梅应行去学了,他所需要的是一条修证之路。

这一天,梅应行在白莽山潜龙渊上练习“书法”,李元中站在潭水边静静的观看。这一帖《洛神赋》梅应行写了十年,如今已大有妙处。只见他凝神提气脚踏水面,手中的笔就是李元中那一根沉重的金乌磐龙杖。

他在水面上写字,一笔一划笔意不断,字迹奇异的凝在水面不散,直到一整篇文章写完,梅振衣的汗水挥已在头上形成蒸蒸白汽。他走回岸边行了一礼,将金乌磐龙杖交还给李元中。又过了一盏茶的功夫,潜龙渊水面上地字迹才缓缓消失。

梅振衣在云端上默默的看着。暗中不住地点头。李元中看似没有直接传授行儿法诀,但如此指点“书法”。其实就是梅氏绝技神宵天雷术中“神宵天雷踏罡步”的根基。

行儿地修为如今已相当不错,易经洗髓接近圆满,以三十六洞天次第来印证,相当于第二十二洞天“御形”的境界,虽然他学的并非丹道。如果与梅振衣本人的修为精进来比较。梅应行自然远不如父亲,但对此不能强求。

有些经历与福缘是无法复制的,甚至是可遇不可求,包括梅振衣地道侣以及所有门下弟子,都没有他那般精进,对儿子又能说什么呢?顺其自然吧。李元中与梅振衣。从来就没逼迫梅应行修炼到什么程度,只是依缘法点传而已。

休息片刻之后,李元中拄杖问道:“行儿啊。你我在白莽山结缘,有多长时间

“已有十年。”梅应行很恭敬的答道。

李元中自言自语道:“不知不觉已十年了。十年光阴对于仙家不久,但在人世间已经很长了。”

“铁拐师父。您难道要走了吗?”梅应行十分敏感,立时就听出李元中的弦外之音。很紧张的问道。

李元中仰头看天叹道:“天上有长生久视,天下却无不散的筵席。我这十年,只是为你打下一世修行的根基。想当年孙思邈真人只用了一年时间,就为你父振衣打下一世修行根基,由此看来,我不如孙真人,你也不如你父亲。”

梅应行跪了下来,手牵着李元中地衣角道:“原来师父真的是要走了,行儿舍不得。”

李元中低下头,伸手抚着梅应行的脑袋,凶恶地面容上现出慈祥之色:“一晃十年,你也长大**了,我知道你舍不得,就像你父当年也舍不得孙真人一样。其实你应该恭喜为师才对,我修行了不止一世,此世才得世间法的尽头。”

梅应行露出了笑容,一边笑一边松手用袖子擦了擦眼角,磕头道:“恭喜铁拐师父!”

李元中看着他温言道:“临别不必伤感,未尝不会再见。还是说点别地吧,其实我是你父亲梅真人请来的,你可知晓?”他终于说破了这个“秘密”。

梅应行答道:“一开始不知道,后来也猜到了。我何德何能,就能在芜州偶遇高人指点仙缘?就算您是无心之中与传人结缘,也不会自作主张选择青漪三山后人,除非是家父知情。”

李元中地笑容甚是欣慰:“好聪明的孩子,你真是长大了。其实就算没有你父相托,我在芜州遇见你们也会结缘地,阿斑那五个烧饼一片好心,而你小子想的更周到,那一大碗酸梅汤滋味真不错。”(注:详见本书264回。)

提及初次见面的往事,师徒二人都很感慨,李元中又问道:“昨天梅真人把你叫回山,打算带着亲眷与一批弟子回昆仑仙境无名山庄,你为何要暂留芜州不走?”

梅应行:“我已经长大了,芜州是我家,父亲要仙游,我留在芜州尽梅家少主之责。”

李元中:“你虽未走,实则也等于远游。以你的出身,想要什么样的法宝哪怕是神器也可得,为何这些年随身法器只是一根紫藤枝呢?”

梅应行抽出紫藤枝,这是谢妖王三百年多前留在碧山潭之物,后来被门中长辈赐给了樱宁,又被梅应行从樱宁手中骗了过来,从而留下一段缘法。樱宁万里迢迢从昆仑仙境找到了青漪三山,陪他度过了最美好的一段少年时光。

这根紫藤枝对一般修行人来说也算不错的法宝,但是青漪三山中比它更珍贵的法宝有很多,而这些年来梅应行却一直用紫藤枝为随身法器。

他手持紫藤枝道:“父亲告诉我,炼器之道在化腐朽为神奇,炼器也是炼人,哪怕是一根草茎也有玄妙之处。谢妖伯已经传授我如何继续炼化这根紫藤枝,就算不能成为神器,也总能挥其最大的妙

李元中追问道:“原来是为了印证炼器之道,还有

梅应行的表情有点腼腆:“其实也没什么别的原因,就是我喜欢。”

“嗯,这才是大实话!”李元中很满意的点了点头,表情有些神秘的忽以无语观音术道:“如果你早把这根紫藤枝抛却脑后,那么有一件事为师就不会告诉你――其实樱宁没有回碧山潭,我送她去了……此事是我自作主张,而你父得知后也没说什么。”

梅应行既惊又喜,眼神亮,从地上蹿起来一把抱住李元中的胳臂呼道:“铁拐师父,您真是太好了!”

李元中一侧身,在他脑门上敲了一记暴栗,笑着呵斥道:“大好男儿就不能稳当点?别这么忘形!过了这些年,人家认不认你这个行儿弟弟、怎么个认法,还两说呢。……你是否清楚,你父梅真人并不喜欢樱宁姑娘。”

梅应行一缩脖子答道:“我知道。”

李元中问:“为什么?”

梅应行:“樱宁姐姐很聪明很有心眼,她当年来找我自有目的,做的一些事很显心机,而后来也是真的对我好。但她却没搞清楚我爹是什么人?她的那些心机手段在我爹面前根本不够看,偏偏还要耍,当然不讨人喜欢。她攒动我做的那两件事,本意想讨巧,却适得其反。”

李元中摸了摸乱蓬蓬的胡子:“很好,你已经能看得很清楚,年纪不大活的倒明白,既然你父不喜欢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