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1 章(1 / 1)

灵山 徐公子胜治 2000 汉字|2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是随缘之事,何苦不与人方便呢?清风转向观自在拱手行了一礼:“结缘随缘,随缘本是善,不随善也不是恶,菩萨你说是不是?不愿则不为而已!我倒有个建议,就把天地灵根留在此处,以纪念今日人身果法会地盛事。……菩萨,既然你开口。我正巧有一件事想请教。”

观自在:“仙童有何事请教于我。难道想与明月去我普陀道场?那也无妨。”

清风:“非也,只想问一件东西。菩萨可曾赐给玄奘法师一袭锦袈裟?”

观自在地脸色有些莫测,点头道:“确有此事,不知仙童问它何意?”

清风转向对面的玄奘,朗声喝问道:“就因为那么一块遮身地布,惹动人心祸乱,观自在禅院放火,黑风山上杀人!千年古刹成断瓦残骸,山中修士无端殒命,而你也险些为贼僧所害,可有此事?”

玄奘脸色一变,站起身来低合什,愧然道:“确有此事,贫僧之失。”

清风地语气淡然,语意却十分逼人:“既知如此,你还能披着那样一件袈裟去求慈悲真法吗?你还要把它当作一件不舍的佛宝吗?在众位仙家与菩萨面前,你还要带着它西行吗?”

玄奘面容一肃,回头道:“悟空,去把锦袈裟取来。”

心猿悟空看着清风挤眉瞪眼,却又无计可施,只得将熠熠生辉的锦袈裟取来交给师父。玄奘捧着袈裟递到观自在面前道:“弟子师徒有愧,而佛衣无辜,请菩萨收回。”

清风却又说了一句:“若仅是神器法宝,自然无辜。”

就这半句话让观自在菩萨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只有喟然一弹指,一片真火在佛衣上升起,带着大神通法力。就在众目睽睽之下,玄奘手中的锦袈裟于火光中化为乌有,玄奘的双手却毫无伤。菩萨念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玄奘闻言拜倒在菩萨面前,又对几名弟子道:“还不过来拜谢菩萨的示法点化!”心猿悟空抓耳挠腮也无奈,眼睁睁的看着宝贝袈裟被烧掉了,还得过来拜谢菩萨。

镇元子的脸色就如火光起灭般阴晴不定,他万没想到清风临走前会来这么一出。在这人身果法会上,他刚刚与将来会成佛门重要人物地心猿悟空结为兄弟,清风就让观自在菩萨烧掉了那件曾被心猿悟空卖弄过的锦袈裟。

当着众位仙家的面,镇元子对此也无话可说,只能沉声道:“仙童好一番苦心啊!不知还有什么见教?”

“没事了,到此为止,清风告辞,也替明月一道辞行!”清风向厅中诸位转圈拱手行礼,转身出门而出。他还没走进后院,熊居士大步迎上前来,俯身下拜道:“多谢仙童消我心头之恨!锦袈裟烟灭,玄奘拜谢菩萨,熊某也应拜谢仙童地点化。”

清风伸手搀扶:“不必客气,结缘随缘而已,这也是你我的缘法。……唉,说到修行缘法,那厅中的心猿悟空真是好福缘。”

“你说他吗?”熊居士悄然说了四个字:“上面有人!”语气顿了顿然后也叹道:“灭六贼、斩三尸、去二心,这西行求法是玄奘的宏愿功德,也是心猿悟空地修行之路,五观庄前已灭六贼,前面路上又该斩三尸了。”

清风:“这等修行之路,你身为居士,不也是很清楚吗?福缘在人,修行却在己。”

熊居士:“知易行难啊,不说别人了!仙童,既然那镇元子能与心猿悟空结为兄弟,我老熊也有个不情之请,想与你结为兄弟。”

清风微微一怔,随即又笑道:“与你结义?呵呵,看你的形容,我该叫你一声熊老哥。”风、熊居士、慧能三人合神念对梅振衣“讲”地一段往事,交代清风、明月的来历与前文中的一些伏笔。篇幅不会出“谈***”这一卷,也就是说在158回之前,梅振衣就会“听”完这个故事。最近书评区争执很多啊,我来转移一下话题,大家不妨推测一下,梅振衣听完这段故事要用多长时间?这段时间内可能又生了那些事情?

最新全本:奇 书 网 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

156回、身后尘埃已踏落,仙家动念自寻烦

“明月,自从离开五观庄,就没见你笑过,一千多年来还是第一次,你既然心明无染,又何必在意这世间众生念的沾染气息?”清风挽着明月飘然而行,边走边问道。\\、qb五。c0m/.qb5.

明月:“不是在意不在意,就是不喜欢而已。”

清风:“也对,看来与你相比,我的心性还是落了下乘,本就不该问的。”

明月终于笑了:“清风哥哥想问就问呗,我们现在去那里?”

清风:“从你的来处,我们先去昆仑仙境闻醉山,了结一千八百年之约。”

万法宗闻醉山八百里药田,生长各色千年灵药无数。世间很多灵药极耗地气,这一片药田虽大,但是千年来能够培植这么多灵药生长,一来是清风仙家手段凿建玄妙,二来是明月熟知各类灵药的物性配合分布,三来更重要的原因是天地灵根汇聚的仙灵不染之气。

如今天地灵根不再,药田的地气削弱了大半,虽然仍是昆仑仙境数一数二的药田,但已不适合这么多灵药的生长。清风站在药田中问道:“明月,这里的灵药,那些是你所植?”

明月环顾四周道:“全部都是,除了那一根仙藤。”

清风开辟药田从一千八百年前开始,那时昆仑仙境还没有万寿宗,仙界也没有万寿山。后来镇元子在闻醉山建立仙府,开讲“万流归宗诀”,这才有了万寿宗。一千二百年前。清风成就金仙而明月出世,镇元子去无边玄妙方广世界开辟仙界,这才有了万寿山。

清风早年所植灵药,早已被万寿宗最早的那一代弟子修行时用尽,后来有了明月,清风只管开辟药田,灵药都是明月所植。这一千多年来,万寿宗弟子得世间最好的灵药所助,又有镇元子这样一位祖师爷*,先后飞升成仙有近百人。

这其中地莫大福缘难以形容。别的不说。九转紫金丹中三百六十五味灵药,清风一次就能拿出三百零五味,剩下的六十味中还有五十五味是他认为没必要种植的。万寿宗历代弟子得的好处太多了,镇元子可谓深谋远虑。

药田中只有一根盘古藤是清风一千八百年前所植。它缠绕在天地灵根树干上长达千丈,不入药用。只结了十二个雪白晶莹葫芦。一直没有完全熟透。天地灵根被移走,盘古藤倒伏于地,叶蔓枯黄而藤身成了半透明的金黄色,恰好已经长成。

清风走上前去,将十二个葫芦摘了下来,又挥袖施法,将这根精心培植了一千八百年的仙藤收走。十二个葫芦飞上天空,分十二时方位在药田中穿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