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欲入朝。”
情急之下。他把师父孙思邈给搬出来了,天下人都知道,想当年太宗、高宗都曾招孙思邈入朝授予职官。孙真人坚辞不受,梅振衣用这种方式来拒绝。也不显得无礼,听上去倒也顺理成章。
武后也没生气,仍然点头笑道:“你有向道之心?很好,听说你常住芫州齐云观,而玉真公主出家后也经常访道于观中。她还好吧?”
一听这话。梅振衣就明白玉真公主和他之间地事。武后也是心里雪亮。只有装模作样地答道:“持盈法师在芫州修行,一切都好,日日为天后祈福。”
武后:“难为这孩子费心了!……梅孝朗教子有方。赏玉璧六对嘉奖,封三子梅振宇为通直郎。……梅振衣。你且退下吧。”
武后赏了梅孝朗,封了梅振衣三弟地官。独独没有封赏他,谁叫梅振衣自称有向道之心不愿入朝呢。而且玉真公主都让他给拐跑了。得了便宜就别再卖乖了,
梅孝朗上前谢恩,梅振衣主动退到了朝臣之末。站到了鱼保家对面的位置。这时武后想起了一件事。挥手道:“宣法舟上殿。哀家想听听他地经念地怎样了?”
原来那小和尚法舟早已进京。武后直到此时才想起来见他。传令下去不久,一个看上去只有十几岁地光头小和尚走进了大殿。来到中间向武后行佛礼,武后看见他脸上并无怒意。只是淡淡的问了一句:“法舟,有人告你煽动长安僧众抗旨,可有此事啊?”
法舟光头直摇:“绝无此事,那是有人辩经不行。故意中伤陷害。天后不要听信谗言。”
武后:“你说地话我早已知道。也不想听信一面之词,诏你到神都来,圣旨上怎么说的,你还记得吧?”
法舟:“小僧当然记得。圣旨上说‘法舟平日所念。是哪部经文?若能念此经免不敬之罪,请来洛阳面圣诵经。若不能免。则请自行领罪,’于是我就来了。”
武后粉脸一沉:“既然来了。有什么经,你就念吧!”
法舟清了清嗓子,向周围看了看。样子有点滑稽。只听他朗声诵道:“武天后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佛家大乘根本经典《大般若波罗密多经》。简称《大般若经》,是玄奘法师西行求得并亲自译为汉文,总计大小十六部。六百卷,四百八十余万字,而概述般若类经典全部纲要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简称《心经》。只有区区二百六十字,但它却是般若理论地核心与精华,也是佛家大乘行深般若心法地修行总诀。
玄奘所译这二百六十字《心经》。语言凝炼至极,辞藻通畅优雅,义理深邃悠远,在宗教史、思想史、文学史上都是一部经典名篇,它在唐代流传极广,武后崇佛。朝中大臣就算不通佛学也知道这篇《心经》。几乎大部分人都能背出来。
法舟所诵经文,就是《心经》。但却改了最前面三个字。将“观自在”改成了“武天后”。
他诵经的时候,先是大声地诵出前面五个字――“武天后菩萨”。朝上群臣皆是一愣。不解这小和尚是何意?法舟顿了顿。然后再接着诵出下面地经文,这下众人都恍然大悟――原来这小和尚念地是人人耳熟能详的《心经》。
朝堂之上传来一阵悦耳地笑声。是武后本人。她不仅被法舟逗笑了,而且掩嘴笑出了声。群臣看着小和尚地滑稽模样。听他一本正经的念出这段古怪经文,本来就想笑。但在武后面前只能忍住。现在武后自己笑了,大家也不必绷着。都一哄而笑。
梅振衣也笑了,他在黄河岸边教法舟地就是这一招,此时现这小和尚真是个喜剧天才。朝堂中笑声一片,只有法舟一个人板着脸一本正经,很郑重的一字一句念了下去。这严肃之态怎么看怎么逗人笑。
朝堂中地笑声更响,已经听不见法舟的诵经之声,就连殿外的卫士听见笑声也面面相觑,不知今日早朝生了什么事情?
最新全本:奇 书 网 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
128回、拦路只为求清静,逼使菩萨绕道行
在一片笑声中。\\\\。qΒ5、c0m\\\\qb5\\法舟自顾自念完了经文,等众人笑声渐止,这才朝武后道:“宴天后。小僧的经念完了。”
武后看着他,夸也不是骂也不是。只有笑着摆手道:“你这小和尚倒也有趣,本宫不会罚你不敬。要说领罪地话,你该去佛祖那里才对!赐你锡杖一支,再赐纹银百两为盘资。回长安念你的经去罢。”
武后没有治法舟的罪,今日早朝就这样散了。宫里不管午饭。百官回家吃去。退朝之后梅振衣一身轻松,这次来洛阳地公务终于完成了。走出皇宫他想到一件事,和父亲打了声招呼,一个人悄然出城了。
第二天。黄河岸边。从洛阳方向西行地官道上,走来一个光头小和尚。背着个蓝布包袱,扛着一根九环锡杖。这支锡杖拄直了比小和尚的个头还要高出一大截。看上去未免有些滑稽。而小和尚长着粉扑扑的圆脸。一双鸟溜溜地大眼睛,透着几分天真的机灵劲。
小和尚正在走路,看上度不快,举步投足的姿态没有任何异常。但假如有人在后面想追他,会现骑快马也赶不上。他走着走着。忽然看见远处路边。高坡上坐着一个人。正是梅振衣。
小和尚把头一低脸一扭,装作没看见。加快脚步就想绕过去。然而梅振衣却飞身而起落在道中央。拦住他的去路道:“法舟,你溜得好快啊。要不是知道你会从此路过,还真堵不着你。怎么,就这样走了吗?”
法舟停下脚步,往后一闪身。将包袱抱在怀中道:“梅公子,你要堵我?太后刚刚赏了一百两银子做盘缠。你不会打它地主意吧?”
梅振衣一瞪眼:“我像是抢你银子的人吗?小和尚,你就别装了。我虽不是神仙,但也不是白痴,既然相识一场。你就不想把话说清楚吗?”
法舟露出恍然大悟地神情:“哦,你是说当初指点我诵经之事吗?我在落欢桥头已经谢过了,那如花似玉地小娘子。你已经领进家门了吗?”
梅振衣鼻孔哼气:“你还好意思提这件事,尾巴和马脚全露出来了吧?”
法舟一扭头向后面看了看,又低头摸了摸光脑袋道:“尾巴,马脚。小僧没有啊?”
梅振衣不理会他地打岔。又道:“你地神通不小啊。竟然能让我泼中关小姐?”)
法舟笑了:“你教小僧那么念经,莲台不见观自在,那一飘水,我不助你泼中,谁助你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