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7 章(1 / 1)

重生洪荒人祖 血煞噬神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众人将他救活。然后一家人团聚,皇帝封陈光蕊为大学士。

当然,陈光蕊没死,恐怕也是佛教之人暗中动了手脚,不然十八年不吃不喝,在水底不能呼吸,岂能活下去,这一切也许都是为了玄奘,只是苦了玄奘父母二人。

地府之行没能蛊惑了唐王,佛教当然不死心,然后叫李世民的兄弟前来哭诉,佛教许诺二人帮忙超脱苦海。

从此二人每日来到太后身边哭诉,导致太后夜不能寝,食不知味,便想为二人做些什么,梦中问道二子有何要求,当然二人将佛门之事一说。

太后开始找李世民商议此事,李世民一开始不愿意,毕竟护法说过佛教不好,现在母亲前来哭诉,最后还求自己网开一面,李世民如何敢忤逆母亲。

最后和大臣商议此事,决定顺了太后的意愿在说。便叫玄奘前来讲佛,观音等的就是这个机会!

唐王陪同太后为自己兄弟做法,当然他多少有点愧疚,毕竟当时玄武门兵变,将自己的二位兄弟杀死,自己继承了大统。

在玄奘今日讲法完毕后,观音变化成一老和尚,带着惠岸小和尚前来求见,言道自己有佛家至宝。

唐王闻言,即命展开袈裟,从头细看,果然是好物件,便想买下来送给玄奘,感谢他安慰老太后,但此时观音却不要钱了,本来说的袈裟五千两,锡杖二千两的。

“你莫非以为朕乃是帝王,便要强取豪夺不成?该多少就多少,来人,取银子来!”唐王太宗吩咐道。

“陛下且慢,贫僧有愿在前,原说果有敬重三宝,见善随喜,皈依我佛,不要钱,愿送与他。今见陛下明德止善,敬我佛门,况又高僧有德有行,宣扬大法,理当奉上,决不要钱。贫僧愿留下此物告回。”

出了大殿,二人便出了皇宫,继续在城隍庙隐身,只等时机到来,好显化真身,点化金蝉子远赴西天求取真经,不然岂不是空欢喜一场!

唐王便将袈裟和锡杖赐给玄奘,今日正好乃是大会的最后一天,一连七天法事,观音一直等着呢。玄奘换上新的袈裟,犹如罗汉转世一般!

玄奘今日念了一遍《受生度亡经》,谈一会《安邦天宝篆》,又宣一会《劝修功卷》。菩萨知道时间差不多了,今日唐王大开宫门,许多有身份和富商前来观看。

虽然人不是太多,但也不少啊,观音挤到前面道:“那和尚,你只会谈小乘佛法,可会谈大乘佛法么?”

“敢问老师傅,何为大乘佛法?”玄奘跳下佛台,跑到身前问道。

“你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浑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

这边的事情惊动了唐王太宗,太宗一见二人,便认出二人便是送宝的人。

“你既来此处听讲,只该吃些斋便了,为何与我法师乱讲,扰乱经堂,误我佛事?”太宗不喜道,毕竟天家之事岂容打断,何况还是为了宽慰母心而设。

“你那法师讲的是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脱苦,寿身无坏。”

“那有这么多道道,休要胡言乱语!”太宗还没忘护法的教诲,一个小乘佛法就够受的了,再来一个大乘的,那自己日后还过不过!

“皇帝陛下休得胡言,怎能不敬天地神佛,还请大师言明大乘佛法在哪?好为我两个苦命的儿子超度!”原来是太后来了,正好听到这段对话!

“在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太宗看到太后的面容,心里也不好受,脑中灵光一闪。

“不知大师还记经文吗?”

“贫僧当然记得!”是的,观音来之前,已经细细读过此经书。不愧是佛门经典之作!

“还请大师上台讲经!”在太宗眼里,对方恐怕就是想一鸣惊人而已。

这时老和尚一笑,飞身而起,小和尚紧随其后,二人显化真身,正是观世音菩萨和惠岸行者。然后二人消失不见,一但显化真身,便会被转移回地仙界!

太宗没想到佛门大士亲自前来,自己真实不知怎么是好,而且看到的人这么多。老太后更是天天找太宗,叫他前往西天取经。

最后没办法,也是为了尽点孝道,李世民找来玄奘,命他前往西天拜佛取经。这点正好遂了她的心意,玄奘叩谢唐王大恩。

为了凸显自己,表明自己的孝道,唐王和玄奘结拜为兄弟,赐国号唐为姓,又赐三藏之名!所以后来玄奘即叫唐玄奘又叫唐三藏!

玄奘开启了自己的取经大业,只是不知路上还有多少新鲜事等着他。

------------

256悟空脱困

唐三藏西天取经之事惊动各方,纷纷前来围观送行。其中有人劝他莫要逞能,这一路妖魔鬼怪甚多,如何去的,但三藏不管,只道佛心坚定。

一路向西,经历三月有余方来到边界,再往前便是两界山,也就出了大唐国境,正式踏上取经之路。

当然唐王不放心他一人前去,便派了两个仆人,路上好照应唐三藏,取经之路不是谁都可以去的,这不在两界山碰到难了,此为通向地仙界之路,这里便开始算起来。

刚到两界山,便被熊山君、寅将军所擒,此二人乃是熊罴精和老虎精,这也是佛门有意刁难三藏,看他求佛之心是否坚定,两妖当着三藏的面,将他的仆人心肝挖出下酒吃。

三藏一生何曾见过这种场面,当场吓得面无血色!正在为自己的前途担忧的时候,突然浑浑噩噩不辨方向,眼前清明的时候,只见一老翁在自己面前。

“多谢老人家救命之恩!”看此人鹤发童颜,想来必不是一般人,自己能脱难恐怕乃是此人鼎立相助。

“此处乃是两界山,又叫双叉岭。乃是狼虫虎豹聚集之地,你怎会到此?”老翁问道。

“贫僧是奉唐王谕旨,前往西天拜佛求经的!”

“原来是大唐圣僧,但西天之路多邪魔,不知圣僧可曾后悔?”

“虽然我刚出大唐,便险遭妖魔残害,但我向佛之心不变,我脚下之路只有前进之路,无后退之路!”三藏坚定说道,表明心迹,誓死不退。

“哈哈,好,老朽乃是天庭西方太白金星,今日特来搭救圣僧,还请圣僧上路!”说完,太白便驾云升空,临走时留下两句歌谣:

“前行自有神徒助,莫为艰难报怨经。”当然这是玉帝的旨意,话也是佛教之人教的。

三藏都已经离开两界山而去,那这里的妖魔就没有留下的必要,自有人前来收服。如果三藏在此肯定大吃一惊,因为来人乃是一佛陀。

只因测试唐三藏,便将两个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