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任人宰割。”
他没敢说成年人或是武圣,或是鬼仙,那会让人以为是在说梦话的。
韦月卿愣住了,暗暗叹息。
他不知道是该说杨易天真,还是该说对方无知。
强如大乾王朝,连大禅寺都给灭了,但却不敢动世家分毫,从中就可以看出天下世家的力量的多么恐怖。
如果杨易真敢这么做,那无异于自寻死路。
他郑重劝道:“小易,你的理想是好的,但有些脱离了实际。治理天下,当以愚民为主,如此他们才不会闹事。如果让他们掌握了武力,届时天下都将大乱。身怀利器,杀心自起啊。”
杨易笑了笑,没有去争辩什么。
韦月卿也是出自世家,维护的当然是世家的利益。
如果这是个凡人世界,他确实不敢说这种话,因为那样是真会天下大乱的,即便他是皇帝,最后肯定也会被人拉下马给斩了。
但这是个仙武世界,只要他修炼到了阳神,或者是粉碎真空的层次,一个人就可以横推整个天下,谁敢不服?
杨易说道:“舅舅,您一路舟车劳顿,还是先洗漱休息一下吧,晚上我再设宴请您。对了,您的随从呢?”
韦月卿见杨易避而不谈,就知道自己的一番话对方根本没有听见去。
不过此事也不急,以后慢慢劝说就是。
在他看来,杨易之所以敢说出这样狂妄无知的话来,应该是没有见识过世家的力量,等对方以后知道了世家的底蕴,自然就不干这么说了。
“也好,这天寒地冻的,是该泡个热水澡。我此来就带了个赶车的,人就在前院,你让人安顿一下,先送些热汤过去。”
“好的舅舅。”
韦月卿在王府里待了三天,就告辞离开了。
这几天他都在考察这个外甥的水平,结果让他很受伤。
儒学经意方面,他潜心读书三十年,竟然还比不过一个十五岁的少年,从最开始还能勉强对答,到最后只能够侧耳恭听了。
不服气的韦月卿,开始挑战杨易的琴棋书画,结果还是样样不如对方。
外甥的书法是独创的瘦金体,运笔灵动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其大字尤可见风姿绰约。
外甥的画技通神,一副儒圣图竟然让人见之如面圣,耳边似有无数声音在朗诵着儒家经典,让人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外甥的棋艺,更是杀得他溃不成军,满盘皆输。
就连他引以为豪的琴艺,也如小丑一般可笑,因为对方的琴音竟然能够引来白鸟聆听,这是传说中的境界啊。
被打击得不行的韦月卿,只能提前告辞,实在是没脸再待下去了。
本来还想称量称量外甥的斤两,也还让对方知道世家的力量,结果却是自取其辱。
虽然心塞,但他同时也很高兴,这可是亲妹妹的儿子。
临走前,韦月卿说道:“小易,你接下来要去南方靖海军历练,肯定要经过汝阳省,到时候你去家里一趟,你外祖父和外祖母都想见见你。”
当然,他真实意图还是想让杨易见识见识世家的力量,打消对方不切实际的幻想。
他此次回去也要和家里人商量商量,看如何支持杨易夺嫡。
以自家外甥的武全才,不当皇帝实在是可惜了。
“好的,舅舅。”
武温侯府。
练武场上,一男一女正在激烈交手中,拳声砰砰作响。
许久。
拳与肘交,发出一声巨响,两人才身形分开了,其中少女站立不动,少年则蹬蹬蹬蹬得连连后退,直到七八步外才停下。
这两人正是洪易和洪雪娇。
洪易揉了揉刺痛的手肘,好一会儿才恢复了知觉。
他开口说道:“这一招是什么功夫?竟然这么的厉害,我骨头都好像被打碎了。”
“这是我全部的实力,你居然能看破变化,半路封死,这灵机一动的念头真是强大。看来读书明心,锻炼念头,对武功也有莫大的好处,什么时候我也去读读书,养养气。”
洪雪娇叹息说道:“其实我这也就是练骨而已,所以骨头比你硬一些,哪里能够说得上厉害。人家明亲王才是真正的厉害,年纪还没我们大就已经是练髓大宗师了。我们这辈子,恐怕都难以达到这样的高度。”
说到最后,她眼中闪过异样的光芒。
经过这些天的发酵,明亲王杨易之名已经彻底在京城中传开了。
因为驻京使节的原因,就连云蒙、元突等大乾周边的国家,也都得到了相关的消息。
洪易眼中也闪过向往之色,如果他也有练髓大宗师的实力,随随便便就可以成为统领十数万大军的大将军,到时候为母亲讨个封号,那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明亲王生在皇室中,不缺功法和各种灵药,修炼速度自然远非我们可比。不过我们也不用妄自菲薄,只要我们刻苦修炼,总一天也能够成为大宗师的。”
第三百八十八章 举试风波
洪雪娇摇头道:“实际上,我从小也不缺各种灵药,就算是真与明亲王相比,恐怕也差不了多少。你再看大哥,他都快三十岁了,还从小都是父亲手把手教的武功,如今也还卡在练脏境巅峰。如此你就知道,成为练髓大宗师有多难了。”
作为乾帝最信任的臣子,武温侯府怎么可能缺少秘药。
练武,不是有秘药就够了的。
就像学生学习,就算请了家庭老师,也不一定考得过别人。
个人努力、悟性、资质等,都非常重要。
最终能够取得什么成就,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
洪易沉默不语,心中却有一股较劲的心思。
或许在练武一道上,自己没可能赶超对方,但修道就不一定了。
他有《过去弥勒经》,这可是大禅寺的无上绝学,将来一定可以成为像白子岳白兄那般的鬼仙,天下任逍遥。
这时,一个穿着鹅黄杂色毛皮大衣的丫鬟小跑了过来,脆生生地说道:“小姐,小姐,外面有消息在传,说明亲王准备参加一个半月后的举试。”
洪雪娇眼前一亮,抚掌笑道:“明亲王竟然要参加举试,真是文武全才。洪易,你不是也要参加今年的举试么,这个举试难不难?”
洪易也是意外,明亲王竟然要参加举试。
自大乾开国到如今,还从没有一个皇子参加科举的,因为完全没有必要。
无论是太子,还是玉亲王、和亲王,他们都是负责打理六部中的某一部,虽然不是尚书,却能够命令尚书。
既然完全没有必要,那么明亲王参加举试,恐怕就是另有心思了。
以洪易的智慧,很快就猜到了原因。
明亲王此举,应该是想抬高自己在士林中的地位,拉拢读书人。
如果能够中举,甚至明年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