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真相一角(1 / 1)

三国演业 五分音符2 6239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第四百九十四章 真相一角

淯水(白河)北岸,一座雄城被护城河围绕,宽数十米的护城河,借淯水之水,形成天然屏障,这便是宛城。

宛城之北数里,一条公路自宛城北门出,经过此地,公路之边,有一排排水泥建筑,上书“陈余联合车厂”六个铁皮红漆大字。

这便是陈群之弟陈琼与余少阿同开的车厂所在地。

经过一年多筹备与研,第一台“宛城牌”拖拉机试行成功,余少阿与陈琼联合剪彩,宛城守将侯音亲临。

让所有人意外的是,太子曹丕,竟然也赏脸前来。当然,缺不了最早与余少阿联络的吴质、吴应父子。

拖拉机载着曹丕在公路上飞驰,曹丕胸中豪情顿生,真想赋诗一。但想想人家辰河国那大卡车,曹操那魏王专车,曹丕又兴趣缺缺。

在轰隆声中,陈琼道:“太子!这拖拉机只是小部分,我们的卡车下月也要试行,那零件规格,全部以辰河国第一车厂的卡车样品复制,丝毫无差,品质绝对保证!”

曹丕点着头,想着这还差不多。

余少阿却在想,差距远了去了,许多零部件,都在人家那里采购的,自己这边根本完成了不了。

试车成功,便是宴会,席间,余少阿不时拿眼去瞟宛城守将侯音。他没看出什么异样,这侯音神色如常,对曹丕极其热心。再看其副将卫开,这卫开是个相貌俊美,身高八尺男子,但据说出身不高,能到这位置,已然不错。

但余少阿知道,侯音与卫开,是在此年十月反了曹操,后被曹仁领军镇压斩杀的。

从此时的情况来看,这二人没有反叛的迹象。

“唉,这些事情,却与我无关,如今天下大势已然明朗,跟杨锡做对,这些人没有好下场。不过以杨锡一贯作风,若是这些人主动投诚,却会有善果。但我不同,不知道杨锡会不会放过我,毕竟我知道其最大秘密。”

余少阿独自饮酒想着,也不去主动迎合曹丕,在他眼中,曹丕跟这些人没有两样,都是蝼蚁。

这就是杨锡与余少阿的不同之处,杨锡深深知道,正是这些其眼中的蝼蚁,创造了历史,创造了一个个激烈翻滚的时代。

--

下土,天照样昏暗,某处宫殿,色彩辉煌,猛然震动,虚空开始塌陷,丝丝玄妙笼罩。半日之后,一道身影从全新宫殿中飞射而出,这人,头只普通束带,却一身灰黑铠甲,身材高大却极为匀称。

此人便是项氏,芈姓,名籍,字羽,楚国下相(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也是以个人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后人称“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兵家分四势,为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

兵权谋者,“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而后战,兼形势,包阴阳,用技巧者也。”

兵形势者,“雷动风举,后而先至,离合背向,变化无常,以轻疾制敌者也。”

兵阴阳者,“顺时而,推行德,随斗击,因五胜,假鬼神而为助者也。”

兵技巧者,“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利攻守之胜者也。”

项羽为兵形势之顶尖代表,不说其有多厉害,战略上不说,至少战术上无敌。

却说这项羽弄出大动静,便见四方光柱闪烁,下土附近许多人闻动静而至,随后便是各路恭喜之声。

“恭喜霸王成就天仙之躯,从此以后,下土天地,纵横遨游,再无束缚!”

“贺喜霸王天仙,成就永生仙躯!”

这些都是地仙境界才有资格说的话,说话拍马屁者,只十余人,其他6续赶来者,便是拍马屁都没资格,半刻便聚集了数百围观而无资格说话者。

项羽自己也面带喜色,这天仙之躯一成,果然感觉不一样,似乎从新获得人躯,有血有肉,随手一握,竟可掌控天地一般。

便是此时,一道彩光闪至,项羽自然知道是谁,果然从光彩中走出一人,此人束冠灰袍,衣着古老,但却神采奕奕。

“哈哈哈哈!果为我楚国真命天仙,羽儿,不对,从今而后,应以同辈相称。霸王天仙今日开府,可喜可贺,不过,你天仙之躯既成,应先至上界报备,再行宴会不迟。”

项羽见了此人,拱手行礼道:“庄王天仙,羽儿见礼。庄王乃我祖辈,辈分却不可乱。上界之令应马上到达,待羽儿去报备完毕,回来再说。”

项羽话刚说完,忽天阙裂开,一道金光垂下,显现出一卷金轴。

这金轴至项羽面前,项羽打开一看,果然便是天界诏书。

“可是北方天帝诏令?”庄王天仙探问。

“正是!”项羽答着,便往那裂开天阙中踏步。

众人目送霸王天仙离开,天阙关合,皆羡慕嫉妒恨。

却说项羽踏入裂开的天阙,却见空间轮转,此处正是一片白雾迷茫,迷茫白雾之中,有一巨大宫殿,那宫殿之顶,宛若一个绝大圆形碟碗。

若杨锡在此处,看见这情景,肯定会大吃一惊。

这宫殿顶端的碟碗,竟是一个飞碟!

不管任何人,也不会将这神魔鬼怪,往飞碟上面想。

项羽没见过飞碟,其只是觉得这天界建筑,有些奇异,走近一看,果见这宫殿门框上写着“北方天帝界”。

项羽踏步进入,却见这天帝界并无一人,只有一片金光组成光幕,以其天仙之躯,竟不能看透,只觉得里面有一道身影,端坐主位。

“新晋天仙项羽,参见北方天帝!”项羽不敢托大,便即行礼。

“免礼!”

这一声免礼,便是项羽为天仙,都吓一跳。

这声音飘飘渺渺,空空洞洞,不像人声,亦不像仙人说话。

若是杨锡听见,肯定会笑翻了去,这声音,绝对是机器人出的叠加低频声波。

但这声音在项羽耳中,却觉得神秘而高大。

“你今晋身天仙,得谨守神道之盟,此为副本,你且阅读默记。”

这低频声波说着,便在项羽身前呈现出一道光影,这光影中浮现一纸盟约,项羽觉得奇异。

要是杨锡看见,又要大笑,搞得这般奇异,却原来是全息投影。

全息投影也就是虚拟成像技术,只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

其是利用干涉原理记录物体光波信息,以激光拍摄底片和物光束叠加产生干涉,把物体光波上各点的位相和振幅转换成在空间上变化的强度,从而利用干涉条纹间的反差和间隔将物体光波的全部信息记录下来。记录着干涉条纹的底片经过显影、定影等处理程序后,便成为一张全息图。

其第二步是利用衍射原理再现物体光波信息,便是成象显示。

这技术在二十一世纪已然成熟,杨锡虽不懂得具体操作,但原理还是懂得一些,那春节连欢晚会上,不知道用了多少。

项羽却懵逼了。

项羽不是胆小之人,其实他天不怕地不怕,但自进入这大殿之后,便觉得只剩下天仙神躯本身之力,那平时在下土能够随意掌控的念力,竟直接失去了效用。

未知的永远最可怕,其实理论很简单,无非便是这大门之内,暗物质被某种技术限制而已。

(本章完)

------------

第四百九十五 庞统挂帅

大地南方雨季也分地域,二三月在西南,五月在沿海,六月才到长江中下游。

便是在雨季到来之前,长江大桥于四月底完成了毛坯,接下来便是装饰细化,什么护栏、中间隔断,路面再加沥青等等工作。

大桥正修建得如火如荼,军事考核也开始了。

全国各地,数十个考点,取军事人才毫不含糊,刚刚结束的武考,张郃为南郡第一,郭嘉为辰河城第一千多名,周瑜很意外的进入了吴郡前百。

这个成绩,杨锡不意外。

张郃虽然老了,但毕竟从未荒废,郭嘉虽从小六艺,但毕竟身体孱弱。周瑜则不同,才四十三四岁,本就勇冠三军,只不过被其智慧所掩盖而已。

接下来的笔试,毫无疑问,郭嘉满分,周瑜满分,张郃稍逊,但也进入了超一流水准。

下一步,便是五月初的面试了。

按照规矩,第一番面试在国卫部各地办事处,这一轮拔尖的,才能进入辰河城,由国卫部部长庞统亲自组织人手面试。

郭嘉、周瑜、张郃三人轻松过第一步,他们三人,只需拿出履历,便是铁板钉钉之事。

五月初至,各地共有三十四人进入第二步面试,由庞统亲任面试组组长,面试有一题,为海陆空兵马大元帅亲自出题。

杨锡出的题很简单,内容便是,给你三十万大军,你如何征服南亚次大陆!背景便是:辰河国现状!

大部分人想过自己如何面对战阵,与敌相遇时破之,却极少有人站在杨锡这个高度,去想如何部署整个战场战略。

因这些与他们太遥远了,这是杨锡、庞统等人该考虑之事。

当然,郭嘉与周瑜除外。

他们从不担心自己职位过低,是以有足够时间去考虑了整个战场。

于是在面试对答中,郭嘉、周瑜二人让庞统大为意外。这二人对于阿米尔帝国的地图、气候、兵力布局、重要城镇皆了如指掌,出谋划策之处,各有千秋,似乎都能以三十万大军击破阿米尔。

两人不同之处在于,周瑜是兵分两路,一路自巴砍山脉往西走陆路,一路则自锡兰岛渡海于南端登陆南向北。

郭嘉则还多了一路兵马,那便是外交。

其主张命一人联络西域国马超,请其出葱岭,占据被阿米尔帝国占领的原大宛国,牵制部分兵力。

郭嘉认为,杨锡之题,既然以现状为背景,则应该考虑周边现状。

当然,整个方案,细节都需面面俱到,其二人回答的远远不止说的这般简单,这让庞统不得不全程细心聆听。

郭嘉等人知道,这是杨锡通过另一种方式在集思广益,也许其内心早有方案,但听听他人意见,未必不能有所改善或是做些补充。

很快,考核记录全部进入辰河堡,所有人都在等着成绩。

面试总分四十分,这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数日后,面试分数出来,郭嘉面试分数果然第一,竟得36分,周瑜第二,得分33,张郃这一轮也算是不错,得29分,排名第九。

五月初八,郭嘉、周瑜、张郃等三十四人,早早的便收到了通知单,成绩显示,郭嘉以87的成绩,列所有考核者第一,周瑜98,列第二,第三不是张郃。

第三也是一位著名人物,此人正是前番助周泰平定五溪蛮的武陵郡治安署署长潘濬。此人为蒋琬表弟,字承明,如今在武陵郡治安署也呆了数年。

治安署严格来说,算不得真正军人,潘濬志愿入伍西征,也得需要通过军事考核。

潘濬半路杀出,夺得第三名。

第四名也不是张郃!

张郃看到第四名这陌生名字,郁闷了,这人叫姬子文。

姬子文是谁,听都没听说过。

原来这姬子文,正是曾经的国安署扶余国卧底,在尉戈行身旁卧底数年的那位。

郁闷归郁闷,张郃继续往下看,通知单密密麻麻,直到第五名,张郃终于看到自己名字。

“辰河国果然是人才扎堆啊,想当年主公于我何等看重,便是面对曹仁等名将,我张郃亦无丝毫逊色,如今在辰河国,却连一些名不见经传之辈,亦能压我一头。”

张郃摇摇头,心中如是想。

“不对,主公已经不是主公,我现在,已然为辰河国国民了,真是世事沧桑变化!”

张郃继续往下看着名单,有些听说过,有些名气,大部分不熟悉。

考核成绩出来,就等着国卫部商讨职位,这结果就得再等几日,张郃等人只得耐心等待。

五月初十,国卫部部长庞统拿着名单至辰河堡。

“此次出征,我打算出步兵三十万,中东舰队一支,总兵力三十一万人马,拿下阿米尔帝国。你曾经出征过阿米尔帝国,便由你亲自挂帅如何?”

庞统倒是没想到能轮到自己,他以为杨锡会亲自挂帅。

“元首,统愿为辰河国领军征讨阿米尔帝国,必不辱使命!”

“好!总司令便由你亲自担任了,我给你配三路司令,第一路为纪灵,自巴砍山脉西进,取加尔各答。第二路为太史慈,自阿米尔帝国南端登陆。第三路为陆逊,自东岸金奈城登陆,迅速拿下阿米尔帝国最东的工业城市金奈城,截断其整个东部南北交通。这是详细方案,你看看有没有什么疑问。”

杨锡递给庞统一份作战方案,庞统接过,细细看了二十分钟。

“元首,这纪灵司令、太史慈司令皆久为上将,为我辰河国立下赫赫战功,但这陆逊,虽如今也为中将军衔,却久为副司令,这一下提拨,怕是其经验不足吧?”

庞统提出疑问,杨锡自然要予以解释。

“士元,今黄忠已老,再过数年,便要退休,其他几个战区司令,又不可轻动,简肆需守大鲜卑郡,张辽需守辽宁,卫瓜这青州数郡,也是不可轻易撤离,再有吕蒙于益州、毛峦于南郡,蔡考于九江,皆不能轻动,我只能提拨年轻将领,加以培养。太史慈调离之后,甘宁便为徐州战区司令,如此一来,国内部署,几乎没有变化,这便不会动摇根本。”

“元首安排一向算无遗策,您如此安排,必定合理,统不做质疑,统既为大将,必将元首之安排落实便是。”

“好!还有一点,此次出征,我们不止要面对阿米尔帝国,若阿米尔帝国初战败退,必会引起其他六国插手,那时你要面对的,便是七国联合,切记要稳打稳扎,不可冒进陷入重围,断了粮草来源。说起来,我国也有外援,我会去信一封往西域国,请西域国国主马超领兵一支自葱岭出,牵制阿米尔至少十万大军。阿米尔帝国如今常备军只五六十万,且武器落后,在我机枪大炮,堡垒炮车与先进战舰之下,应是无还手之力的。”

庞统自然知道堡垒跑车之事,其身为国卫部部长,知道的内幕,只在杨锡之下而已。

------------

第四百九十六 安排

大方向问题杨锡亲自定夺,关于郭嘉、周瑜等三十四人,还有吕布等原本就是军职之人的安排,杨锡又得与庞统细细斟酌。

“我觉得吕布可独领一团,但其军衔为中将,又可领三路大军任意一路司令部参谋长或是副司令职位,你觉得如何安排合适?”杨锡征求庞统意见。

“统以为,吕布前有战绩,后有中将军衔,又加之其在辰河军事学院为院长之经验,便令其为太史慈副手,任太史慈军副司令职,这三位司令,怕只有太史慈司令有资历镇得住。”

杨锡点头,纪灵也能勉强镇住,太史慈当然首推。

“那便以吕布为太史慈司令部副司令,这样也不至于辱没了吕布军衔。至于郭嘉,我看便为太史慈军参谋长吧!”

“可以,太史慈为战将,吕布亦为猛将,得有个机灵巧变之人为辅,这一路却万无一失了!这三人可形成铁三角,必能建功!”庞统很是满意杨锡对郭嘉的安排。

“好,那便如此定了,再有这周瑜,我本意让其辅助孙绍,却不想其这些年也未荒废学习,竟有如此成绩,其本为统帅之才,如今在我辰河国没有资历,不得认可,我看便派与纪灵,任副司令,参谋长便安排姬子文吧。”

庞统略做思考,提出疑问。

“元首,我明白您的意思,您是将张郃留着,给陆逊一员战将,这张郃任陆逊司令部副司令,潘濬任参谋长,却也合适。”

“对!张郃为降将,做副司令其自己不会不服,只有庆幸。至于潘濬,其本为郡治安署署长,按照级别待遇算,比司令部参谋长职位还要低上一级,虽其以考核成绩上位,但毕竟有提升,陆逊虽年轻,这样却能镇得住这二人了。”

庞统一脸释然道:“元首果真睿智,事物巨细,皆拿捏得如此清楚,统却未考虑人之心理这一层。若如此安排,三方司令部,皆可稳如泰山,统要统一指挥时,必如臂指使!”

“哈哈!士元啥时候学会拍马屁了,不过我这里却受用。好了,其他人员任用,便由你这西征总司令另行安排了,我这里却不插手。”

“是!这是份内之事!”

--

五月十二,任命通知下达,战斗令通电全国。

虽说此前风声四起,都在传言出征,但却未有具体占令下达,此时正式下达战令,辰河人奔走相告。

这是开始报仇了,辰河国民憋了几年的气,终于要出了。

黄忠很是郁闷,这么大的战事,竟没有自己的份,于是第一时间通电元首府。

“公子,元首,请让黄忠出征,便是为庞统总司令副手,忠也毫无怨言。”

电话那头传来黄忠的请求,杨锡道:“汉升,我辰河国只两人有大将军衔,你黄汉升此次却不可参战,若你与庞统皆出战他国,我国内何人有实力能镇住宵小,便是北面曹操,说不定也会趁机出兵。”

黄忠不死心。

“元首,今国内大军已至二百万,便是抽调三十万兵马,亦只是十之一二,曹操岂敢妄动兵马,说实话,元首是否觉得黄忠已老,不堪大用。”

“汉升!你却不可如此胡思乱想。实话说罢,此战只为第一战,往后战事还有很多。我此刻便可承诺你,下一战乃是出征伏尔加帝国,那时定由你来全盘指挥。”

“出征伏尔加?元首,你这是要征服全球吗?”黄忠被吓到了。

“哈哈!征服全球言之过早,但伏尔加帝国是必须要灭的,其两次出兵我大汉,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我辰河国不说征服全球,但至少要在太阳能够升起之地,皆插上我辰河国旗帜,我辰河国,必将成为日不落之国!”

黄忠倒吸一口凉气,感觉全身热血,流速比之以往,快了一倍,心跳竟然猛烈起来。

挂了电话,黄忠不再垂头丧气。

有了杨锡的承诺,其知道最多两三年,便是轮到自己踏平外番了。

黄忠太有自信了,其基地内停放的三百辆堡垒战车,让其觉得,便是只需十万兵马,其便可以横扫任何国度。

这种捡功劳之事,没有自己的份,那未免也太遗憾。

邺城,曹操很是忙碌,贾诩来报,辰河国出兵三十一万,海陆空三路进发,陆军三十万,水军中东舰队战舰五十艘,飞艇一百架,已在锡兰郡、泰郡、缅甸郡集结完毕,整装待发。

曹操只是皱了一下眉头,没有多说。

贾诩亦不敢乱说,良久,曹操道:“曾有人评价我乃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今北方多年并无战事,百姓久安,天下大定。然相比之下,我这治世之能臣,却能在何处?”

贾诩知道,曹操在反思。

“魏王,今杨锡所治辰河国,实乃有悖常理。以往所言奇淫巧技,被其发展成主流,却果然印证一个道理,天下之大,存在便为合理。奇淫巧技发展至巅峰,未必不可强国富民。自古而来,诸子百家,皆未曾有一家言奇淫巧技可富国强兵,世人不知其伟而落后,不关乎能力也。”

曹操点着头道:“这杨锡可谓开万世先河,此事暂且不论,自有后人评说,但说其此次跨海西征阿米尔帝国,却做如何解释。”

贾诩知道,曹操是问要不要趁机拔地。

“魏王,诩以为,此时不可轻动,更应收紧管束各位将军。诩此前估算过辰河国战力,若阿米尔帝国便只有本国兵马五六十万,绝抵挡不住杨锡海陆空三军兵马。但据说七国已然达成同盟,若其他国派兵支援,又另当别论。但即便是他国出兵,辰河国也未必便不能应付,要知道,其北方新增五十万新兵修筑铁轨,南方原本便有一百多万大军,随便调动,亦能自如。”

“嗯,欲击败辰河国,无论从人力、物力、战力,皆已然不可能,只有一条路,兴许有些机会了。”

“主公是说?”贾诩手成刀状。

曹操缓缓点头。

“但杨锡此人身边高手如云,其本身战力又非一般人可比,却如何得以接近。”其实组织过多次刺杀,皆被杨锡破解,贾诩已然不敢作此想法。

曹操道:“子桓昨日带来消息,言刘备欲与我大魏合作,合力剪除杨锡,你可能有所不知,刘备已然安排人手,潜伏于杨锡左近,若能有人配合,未必不能寻到机会。”

“太子与汉中有联系?”这是贾诩的第一反应。

“有些瓜葛,今杨锡过于强大,子桓欲连接些力量,也算是为日后做些铺垫。”曹操不需解释,其实贾诩也马上就能理解。

“据子桓所言,刘玄德已有安排,怕是今年八月前,辰河国元首换届选举之时,便会举事,那时辰河国应正与阿米尔帝国交战,又遇五年一次大选,各地总督、议员,皆在此时换届,却正是最佳时机。此事却不能以魏王府名义参与,我已然交代子桓,让其合作之人余少阿出面,具体谋划,皆由余少阿负责,你若能找到一些民间高手,亦可提供些线索。”

曹操如今最信任之人,非贾诩莫属。

贾诩领了任务,退出魏王府,便开始思索人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