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王府昌的好意
除夕夜,王府仁一家子照习俗来到归义坊这边的王家守岁。与往年不同的是,吃团圆饭时,王浩然入座前就被老爷子王鸿贵叫去与他同桌。王府昌这时亦没敢再反对了,相反的,他宝贝女儿王馨怡看不惯一个庶子入主桌而又来闹时,难得的训斥了他女儿一句,气得王馨怡饭也不吃了,跑回她房间发脾气去了。
“不用管她,这小妮子脾气越来越见长了。”王鸿贵发话道。
王鸿贵说得貌似王馨怡以前的脾气就不大似的,不过王浩然也懒得说什么,他心理年龄都二十多了,总不能跟一个小女孩多计较吧?
饭后一大家子人聚在大厅闲聊,等待着子时的到来,趁这功夫,王府昌便向王浩然问起铁矿的事。
“八儿,老夫听说你在蒲州转手了一座铁矿场,不知生意如何啊?”
王府仁自然知道这王府昌又有什么小算盘了,悄悄摇头示意王浩然多留心。
“一般般吧。”王浩然简单的回答道,其实他的铁矿生意怎么可能是一般般?就算他不把铁矿卖于那些赵元楷介绍的官办炼铁厂、铸铁窑,单单自己用来制作新城建设所用的钢材都能大赚一笔了。只是担心他这伯伯又死皮赖脸的讨要些什么好处,这才没如实告知。
“别心急,刚开张没多久而已。”王府昌慈祥地宽慰道,“你跟那边的赵元楷赵刺史多走动一下,会对你有很大帮助的。不过那个赵刺史有些不好对付,老夫与他还有些交情,要不老夫出面替你说合一下?”
“小子已经在与赵刺史打交道了,相信不久就能有所成效了,这点小事,哪用得着老爷您出手。”王浩然只是庶子,是没资格称王府昌为大伯的,只能跟家中的奴仆一样称呼王府昌为老爷,同样的,他也只能称王鸿贵为大老爷。刚开始王浩然只是怀疑王府昌有什么图谋,现在见王府昌这么和蔼可亲、乐于助人,王浩然便可以百分百的肯定这一猜想,连忙婉拒了。开玩笑,这大伯的情谊可比赵元楷的偿还代价高多了,怎么可能领他的情?
“果然是年少有为啊!”其实王府昌与赵元楷哪称得上有交情,顶多就是打过几次交道,点头哈腰的献礼求人家帮过忙而已,既然王浩然拒绝了,那他也就不再强求。
“老爷过奖了。”
“你再过一年就能与南昌公主完婚了,那就成了驸马爷了,到时有什么财路可别忘了自家的大伯啊!”王府昌慢慢的把话题引向他的图谋。
王浩然本想客气的应承下来,也就是应付一下而已,不过话还没说出口,却觉得不对劲了。成为驸马爷后的财路,那不就是指铜矿吗?看来这王府昌对自己的事了解得够详细的啊!差点被下套了,若是自己只是随意应承下来,以王府昌的脸皮厚度来看,他往后肯定会以这句话为借口,要求自己在铜矿的事上给点甜头给他,这个王家真是太危险了啊。
“能有什么财路呢?所谓驸马爷也只是个名头而已,手中无权,有财路也轮不到小子啊。”王浩然也不提铜矿的事,看这王府昌又能憋多久。
“话可不能这么说,就是我等只是商户,可是对你来说,皇亲国戚的名头就是权力。”
“那些伎俩,小子是不想去接触的,小子只想着安安分分的做点小生意便满足了。”
“你不在意这个名头,可别人在意,以后少不了有人冲着你这名头对你点头哈腰示好的。”王浩然的话有些啊敬,不过王府昌也不在意。
“将来之事谁知道呢?这事还早着呢。”王浩然可不确定以后有没有人会因为这个名头对自己点头哈腰,不过眼前倒算是有一个,只是死撑着长辈的姿态而已?
“凡事都得懂得未雨绸缪,就比如陛下允诺给你开采铜矿一事,其中利益之大,必然会引起诸多王公大臣眼红,你若独自面对,必定是应付不来的。不过你可以先让王家介入,借用整个王家的实力应付那些王公大臣,这才能保住你的铜矿,不然那些王公大臣稍微一使难,你就别想安生的开采铜矿了。”
一旁的王府仁一阵冷笑,却也不插话,王府昌这点危言耸听的小伎俩,王浩然怎么可能会看不出来?他也太小看王浩然了吧?还真当王浩然只是十三岁小孩了。
“这点小子可不担心,陛下早就说了,只要小子在这事上遇上难题,随时可以去找他出手。小子有陛下撑腰,又何惧那些王公大臣?”王浩然胡扯道,以绝王府昌插手铜矿的念头。
“这……这样就再好不过了。”王府昌显得有些失落了,他哪能想到陛下会对王浩然如此照顾?
突然门外锣鼓喧天打断了他们的谈话,看来现在已经到了子时了。王家里的众人都纷纷起身,按辈分由上及下的向老爷子王鸿贵行跪礼贺岁。而未成婚的人都能领取到王鸿贵发的一份守岁钱。
众人一一行完礼后,王鸿贵又让下人拿来一大盒糖果,每个小孩都有份。按照习俗,今晚大家都是不能睡觉的,大人的话还好,可是小孩的话,只要一困,不让他睡觉的话,必然会闹脾气,大过年的,这样是很不吉利的。所以长辈的都会给小孩发发糖果,或是搞些其它节目,好让孩子们的欢呼为家里带来更多的热闹,蕴意红红火火之外,也能让这些小孩兴奋一些,而不会早早的吵着要睡觉。
王家的孙辈小孩子们见下人端上了糖果,便都兴奋了起来,过年除了领守岁钱之外,就数这个节目最让他们期待了。
“呵呵……今年爷爷我给孙子孙女们准备的胶牙饧可比以前多得多,以往都是每人六个,不过这次规律得改改,你们都来猜猜这篮子里有多少个胶牙饧,猜得最接近的六个都能领到十个胶牙饧,其中最接近的一个还能得到一包苏米糕,其余都人都只能领到六个胶牙饧。”
“哥哥,我想要苏米糕。”胶牙饧太黏牙,比起这个,小玉更喜欢吃苏米糕。
“那哥哥给你赢过来便是。”王浩然自信道,他是有法子能猜出个大概的。
“顺泉,你来记下他们猜的数。”王鸿贵对王顺泉吩咐道。
“是。”
等下人给王顺泉拿来纸笔,王鸿贵便让孙辈们开始猜。
“80个。”
“120个。”
“140个。”
……
王浩然这一辈的有十四个,最大的今年二十三,最小的是小玉。除了小玉和自己之外,王浩然一直默默的在心里计算着其他人报出数字的总和,他有办法得出接近的数字。
“八儿,你呢?”其他人人都报完数,王鸿贵又对王浩然说道。
王浩然计算出其他人报的数的平均值后才回答道:“一百一十二。”
众人或多或少的觉得好笑,其他人也就猜个大概,都是整十的报数,王浩然却精确到个位数,这怎么可能做到?不过这也只是一个小游戏而已,所以大家也没多说什么。
“哥哥,那我该报多少?”小玉悄悄问道。
“跟我差不多就行了。”
“那我就一百一十三个。”小玉对王顺泉喊道。
孙辈们都报完数后,王鸿贵便让下人再拿来一个小篮子数数,等下人数完最后一个时,众人都惊愕了,一百一十二个!与王浩然猜测的数量一个不差。
王浩然也吃惊不小,算平均值的方法是不大可能得出准确数值的,顶多只能得出相对靠近答案的数值而已,这运气也太好了。
------------
第七十三 李泰请客
“这不可能!肯定是王八儿肯定早就知道答案了!”王馨怡跳出来气愤地嚷嚷道。她并不是因为没得到苏米糕才不爽,而是这个庶子到了王家后一直受到优待,连她自己都不曾如此,而且这王浩然还一直忽略自己的存在,所以一直看王浩然不顺眼。
“你笑什么?你是不是早就知道答案了?”王馨怡见王浩然笑而不语,火气更大了。
“怡儿回去坐好,过了今晚你就又长一岁了,怎么还这么任性。”王鸿贵有些不悦了,却也舍不得过多指责王馨怡。
王馨怡的母亲在王府昌的敦促下,连忙把王馨怡劝退回座位。
王家的小活动搞完之后,王鸿贵便让这群孩子各自去玩,本来他还想找王浩然问问话的,却不想这小子溜得比谁都快。
王浩然来到院子里,一起的除了小玉、王启宏,还有一个是王启宏的姐姐王语凝,她已经出嫁了,不过今年她婆家让她到王家守岁。
“浩然。”这时王顺泉的大儿子王景修跑了过来,他过完年十八岁。
“三哥,过来坐呀。”王浩然应道,因为王顺泉给王府仁做事,所以两家人都走得比较近,关系比较好。
“我想问一下你,刚才你猜胶牙饧有多少个时,是不是根据其他人猜的数量猜的?”虽然他比王浩然大几岁,不过王浩然早早就名声在外,他亦佩服不已,所以说话比较客气。
“为什么你会这样觉得呢?”王浩然有些惊讶。
“那数量有人会猜多了,也有人会猜少了,若是取二者的平均值,那不就更接近真实数量了吗?只是我还想不透的是,你又是如何能得出如此准确的数量的?”王景修问道。
王浩然更是吃惊了,王景修竟然连这个都能想到,他向来都是不爱与人交流,没想到竟然还是个人才啊!什么时候唐朝变得有这么多人才了?王浩然有着严重的人才饥渴症,特别是到了蒲州之后,人手使用方面的捉襟见肘的情况愈发突出,使得陈俊他们业不能专,时而做这个,时而做那个。所以发现王景修如此有想法后,便又起了招揽之心。回答道:“确实是用这方法计算出来的,不过能如此准确,也只是一种偶然。不过这方法能用的地方也很多,对于那些不能具体调查的事物,都能用这方法得出个大概来。”
“原来如此,不过这么多的数字计算,你不用算盘就能心算出来,却也是了不得!”王景修赞道。
“只要找到合适的方法,这点计算量,用心算也很简单。”王浩然自然知道王景修指的是计算平均值那一部分,唐朝时的除法计算与后世的算法差不多,不过一般都是用算盘计算的,这导致他们心算时麻烦很多。比如1324除12,后世的算法就不用多说了,而唐朝人心算时会用13除12等于1,余1,然后把这画面记住,再用余下的1与后面的2合一起除12,这又出现一个画面,如此下去,他们需要记住的画面有三个。而后世的人只需脑海中构造一个除法式列即可,记一个图像可比记三个容易得多。
“言之有理。”王景修随意地回答道,心思却不知跑哪里去了。
“三哥。”王浩然见王景修欲离开,连忙说道,“我在蒲州那边缺人手,你能否过来帮忙?”
“你那都是人才来的,我去了又能帮上什么忙?”王景修笑道。
“三哥你也是个人才啊!”王浩然说这话时总感觉怪怪的,若是别人说他是人才,估计他是会开骂的,“我那里急需善于算术的人,你这么喜欢算经,肯定能帮我不少忙。”
“你的算术比我好得多,哪用得着我啊?”
“我可没那么多时间做这个。”
“可是……这我还需问过父亲。”王景修意动了,只是他爹王顺泉对他有别的安排,怕是不会让他从事他喜欢的算学这一行。
“要不我跟二伯说吧?”王浩然猜到了王景修的意向与为难。他他印象中,王顺泉还是很好说话的,不过事关他儿子的前程,却也可能固执起来。
王景修想了想才回答道:“还是我自己跟他说吧。”
“那行吧,你先跟二伯商量一下。”王景修为人老实,又不善于言语技巧,王浩然本想教他怎么说服他爹的,想想还是算了,王景修肯定不会对他爹撒谎的,那只好从一开始就忽悠王景修了,继续说道,“前几天军火司研制出来了一种新武器,陛下命我研制那武器所需的配件,若是研制不出来那我就麻烦大了。我那研究队伍里的人对算术又不精通,我又忙得很,不可能一直待在研究室,三哥你可一定要说服二伯啊!有你来帮忙,那这事就好办多了。”
“我尽量吧。”
“那我等你好消息,过了元宵就一起去蒲州。”
看着王景修离去,王启宏亦觉得心痒痒的想去蒲州,不过这事还得先跟他爹商量商量才行。
唐初时的春节并没多热闹,因为春节在他们看来,最主要的是一家团圆,然后就是亲戚间的往来。不过也有一些闹点气氛的活动,其中有一种活动叫烧爆竹,这爆竹可不是红纸包炸药的那种,而是货真价实的竹子,被火烧了后,便会跟鞭炮一样噼里啪啦的炸响。还有就是“立鸡蛋”,今年立春刚好是年初三,玩的人有不少。而最费劲的也是最热闹的节目莫过于串门了,各家各户都在家准备丰盛的菜肴以迎接客人,而客人坐下唠叨一会,便又会和主人一起去别人家串门,一天都能吃上好好几顿饭,图的就是热闹。
若说春节是亲戚间的节日,那元宵便是大众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
这天晚上,王浩然应李泰邀请到东市听曲,王浩然也没多想,便去了。除了他,到场的还有汉王李元昌、赵节、杜荷、程处亮。
席间,王浩然见李泰总有些心不在焉,便问他有何事,他却有些反应过敏了,连忙说没事。王浩然虽然心有疑虑,却也不好过多追问。
不久,一个店小二来到包间说有人找越王殿下,李泰也没多问,匆匆走了出去。
“诸位,这越王殿下今天是怎么了?”李泰一走,王浩然就向众人询问道。
“不知道。”
“堂堂越王殿下能有什么事?来,咱们喝咱们的。”
汉王和赵节的回应让王浩然更加狐疑了,看来想从他们嘴里探听到什么是不可能的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事与自己有关,不然他们又怎么会合伙瞒着自己?还有就是刚才又是什么人找李泰,而李泰却丝毫不意外,又不让来人进来,而是自己出去见那人?李泰他那高傲的性子可不大可能做这事。那么来人身份比他高?太上皇、皇帝、太子?这是不大可能的了,那还能有谁?王浩然突然打个激灵,脑海蹦出一个来--南昌公主李柳霜!
是极是极!未过门的媳妇为了来偷看素未谋面的老公,请来李泰、汉王这些人帮忙,如此的话,这些人的怪异也就能理解得通了。王浩然突然亦有些激动了,他也很关心南昌公主长什么样。不过他也不揭破这些人的阴谋,反正南昌公主能看见自己,那自己也肯定能看见她。只是自己在明,未来老婆在暗,不知道人家具体所在位置,王浩然还有些担心错过机会了。不过他见李泰许久才回来了,如此看来,南昌公主是不在这栋楼内的了。那李泰又会怎么安排呢?王浩然环顾四周,看见包间内的观景台,心中已有计量。
------------
第七十四 初见南昌公主
正如王浩然所预料的那样,李泰回来坐没多久就叫王浩然去观景台,说是有事商量。王浩然也不磨叽,问都不问就随着往观景台走去。之前他就仔细的回想了下外面的情况,能有很好的视角看见这里地方有好几个,不过以南昌公主的身份,她能去的地方只有一个,那就是斜对面的茶馆。
“越王殿下有何事?”王浩然一边问一边留意着那边茶馆二楼观景台,只见对面有一个丫鬟打扮的女子正转身进入房内,王浩然心中一喜,看来未来媳妇马上就要出场了。他故意站在李泰侧面,借李泰挡住视线,迫使南昌公主非得来走出房间来到观景台才能看见自己。
“听说你又招了几个人进你那研究团队,可有此事?”
“是的。”
“他们有什么特长不?”
……
他们都心中有事,聊天也都是说些无关痛痒的事。
终于,一个美少女从茶楼包间出来偷偷向这边张望,给王浩然的第一感觉就是:早熟。早熟好啊!再多看几眼,心里可算是乐开了花,这小妮子应该跟自己的年龄差不多,最重要的是,美貌竟然与谢晴幽不遑多让。王浩然开始有些遐想翩翩了,左边一个、右边一个……哈哈……
为了进一步确认对方的身份,王浩然决定把李泰卖了,突然对李泰说道:“南昌公主在喊你呢。”
“什么?”李泰一惊,自己装了老半天,关键时刻,怎么这霜儿就自己露馅了?连忙回头向茶楼望去。
只见南昌公主急急忙忙赶回房内,而王浩然却在一边哈哈大笑,他也不傻,立马就猜出缘由了,生气道:“你害惨我啦!”
看李泰急成这个样子,看来他挺怕南昌公主的,这么说来,这个南昌公主也是刁蛮的主。若是真是这样,那就麻烦大了,娶寻常女子,那就是妻以夫纲,可娶的若是公主,那就得倒过来了……不行!这绝对不行!以后得好好像个法子制服住公主才行。
过了元宵,也差不多该前往蒲州了,王浩然找到王启宏,托他去通知新加入研究团队的几个人后日一早就启程。
王启宏答应下来后又问道:“你看我若是去你那,能做些什么不?”
“你跟爹说了没?”
“说了,他也答应了,不过爹要我年满十八岁后,必须回来帮他打理生意。”
“三年,够你闯出一番名堂来了。”王浩然笑道。
“也就三年而已,我能折腾出什么名堂啊?”王启宏苦笑道,他是没点信心的了,自己又不是王浩然这种妖孽。
“别担心,我敢这么说,那肯定是有把握的。”
“三哥去不?”王启宏问道。
“他也去,等下我得去通知他一下。”
第三天,所有人员都一大早的赶来王家集合,人员一到期,几辆驴车便浩浩荡荡的赶往蒲州。
好在王浩然蒲州的王家够大,虽然房间不够,可以让他们先挤挤,等重新改成小单间后,可以一人一个房间。
王浩然先让陈俊带着新人熟络一下研究环境,自己还要去了解一下蒲州的生意。几天后他才把大家聚集到一起开个会议,给狙击枪和瞄准镜的使用设计一套方案看似简单,不过里面涉及到的知识却是如今还没有的。不过王浩然并不打算自己全盘托出,而是用来培养这些人。
不过也不可能全都不说,这次把大家聚集在一起,第一件事就是采用后世的计量单位,包括长度、面积、体积、时间、角度、重量。这是很必要的,就比如长度单位,寸尺丈虽然是十进制,但是丈与里之间却是1:180,这对于计算来说,会复杂很多。而且以后的生产中,尺寸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因而需要极小的单位,然而此时极小的长度单位“秒”以及“忽”根本就没有实际用处,也无法考究这到底是多大,只知道“秒”如光芒这样细、“忽”如最细的蜘蛛丝,所以说现有的计量单位是满足不了日后的需求的。改了长度单位,那面积、体积的单位也得跟着改了。重量也一样,半斤八两的十六进制也很麻烦,干脆使用克、千克、吨。王浩然也想过是否要把一斤等于十六两改为一斤等于十两,后来还是否定了这个想法,如果只是这样改的话,会引起很多麻烦,使用新计量单位的人和使用旧计量单位的人容易产生误会。
还有一个要重新制定的就是时间单位,这也可以算成是要做的第二件事,然而一秒钟应该是多久?这也是要测量出来的,这就需要制作摆钟,然后根据日晷去求得“秒”是多长时间了。
而第三件事就是测出重力加速度,后世的人都知道是多少,但是这个就让这些人自己去研究了。
王浩然把这些人分成两组,第一组就陈俊、陈杰和之前那个设想制作直升飞机的余兆筠,负责制作摆钟,第二组是由赵文善带领其他人研究如何在瞄准镜上做刻度,使瞄准镜能通过远处的物体大小计算出距离。
“小少爷,你画的摆钟图纸我也看了,可是那钟摆越摆越慢,那到时时间不就越走越慢了吗?”陈杰问道。
“不会的,里面不是还有一个重锤吗,它会给钟摆提供一些动力,只要重锤没落到最底部,这钟摆就不会停下来。”
“照你的意思是想让钟摆摆动一个来回就是一秒钟,而这一秒钟是固定不变的,这又得如何控制好钟摆摆动的高度?”陈俊对钟摆有些误解。
“钟摆摆动的角度只要不大,从哪里开始摆动所用的时间都是一样的,能影响摆动一次所需时间的,就只跟钟摆的长度相关。”
“好深奥……”
“照做就是了,制作出来以后你们就可以好好测试一下这理论对不对了。”
在让大家开始行动之前,王浩然对新加入的人说道:“这几天你们应该也都看了我这边所研究的各种项目,这只是很少的一小部分,还有很多种类暂时我们还没接触到。不过我把所有以后需要研究的项目都分类好了,主要的是数学、物理、化学,其次还要研究生物、思想理论、天文学等等,你们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你们所喜好的种类,到时我会想办法给予你们在各个领域研究所需要的工具与知识。”
新来的人都一阵激动,看来在这里能通过王浩然间接的受到隐世高人的指导。
“小少爷,你这是想干嘛?”陈俊惊讶道,王浩然要研究数理化这些还好理解,可研究生物、思想理论什么的到底有什么用?
“以后你就会知道这些种类虽然是被分开了,但在现实中有时却是密不可分的。”
王浩然让大家都分头行动后,特意把马经略留了下来,说道:“你先去跟他们一起研究瞄准镜的事,研究出来后,你若是愿意,可以继续研究你所提的折射理论,有什么需要,可以直接跟我说。不过我希望你能是深入研究,而不是简单的了解一下这现象而已。”
“怎样才叫深入研究?”
“提出折射的定论。”
马经略心里打了个激灵,自己也能像那些大家一样提出定论吗?
等马经略走后,在一旁的曾承勇疑惑的问道:“小少爷,你让他研究折射,是不是又想到有什么好点子了?”
曾承勇所说的好点子指的是新玩意。
“暂时没有,不过以后或许会用上。”
光的折射理论若是成熟的话,用处是很大的,比如改进望远镜、制作老花镜等等。不过这些暂时对王浩然来说并没有太大作用,他只是想让马经略多历练一下而已。
------------
第七十五 万事开头难
王浩然有空时就会给这些人指导一下研究工作,晚上有时还会抽时间教他们一些几何知识。期间他得知新人中有个叫许玄安的少年是农家之子,对耕种之事颇为了解,王浩然便把他叫来询问道:“玄安,我们都是商户,与仕途是无缘的了,可你是农户,为何不走科举之路?”
“科举之路乃是万人争过独木桥,我是肯定会被挤掉下去的了,明知如此,还不如找找别的出路呢。”
“往地主方向发展吗?”
“如果没有别的路的话,那也就只能如此了。”
“我给你指一条路怎样?”
“什么路?”许玄安纳闷了,这是要赶自己走的节奏吗?
“你们来之前,我们就有在研究水稻,目前已经培育出可以亩产三石的水稻,不过……”
“三石?!”许玄安惊讶道,“真的假的?我没听错吧?亩产一石都已经算是丰收了!”
“你没听错。”王浩然淡淡道,“只是培育出来的种子不多,只能再种一亩地的样子。”
“那再种几次不就可以在大唐全面推广了!”许玄安激动道。
“是这打算,不过我还要继续研究下去,因为产量还有上升的空间。陈俊他们有别的任务,你愿不愿意接手这项研究?”
“当然可以,全听你安排。”
于是王浩然又详细的跟许玄安讲解了杂jiao水稻的研究方法和三系育苗的设想。并把之前的研究记录拿给许玄安,让他自己抄写一份。
此时也快到了水稻播种季节,王浩然早已让管家谢常福购置了几亩地用于种植杂交水稻,而种植与三系育苗研究的事就交给了许玄安。
其他人见许玄安这么快就接到了一个研究项目,而且还是个大项目,都羡慕不已。纷纷加大了瞄准镜刻度的研究力度,都希望这项目研究完之后也能独自领个研究项目。
瞄准镜刻度研究将近尾声,王浩然提前把王启宏、王景修、马经略调了出来。马经略自然是让他去研究折射问题,而王景修与王启宏善于算术,王浩然之前所教的几何知识就数他俩理解得最通透。这次把他俩调出来,除了教授一些物理知识外,还让他俩先行去了解物体受多种力影响后的运动规律。王浩然是打算让他俩一个往数学方向发展,一个往物理学方向发展。
等瞄准镜刻度研究完成后,王浩然让新人许冕、余子照、余俞尧在楼顶制作一个简单的日晷,赵文善则加入摆钟的研究。
钟摆的制作比较慢,两个多月才组装出来三个,接下来就是调试了。王浩然让大家把摆钟搬到二楼,让三个摆钟同时摆动,与此同时让楼顶待命的陈杰在日晷上做好标记。待到次日,当日晷上的影子再次走到标记处时,陈杰便朝楼梯口大喊:“到啦!到啦!”
二楼时刻等待陈杰发出信号的新人们连忙把钟摆抓停下来。由于三个摆钟的钟摆长度不一样,所以走的时间也不一样,有两个已经走了近三十个小时,还有一个走了二十多个小时。王浩然根据他当年高中时学的单摆定律计算出结果后,让陈俊把其中一个走得快的摆钟的钟摆调长一定尺寸,然后再让这几个摆钟同时工作。如此反复的根据其它摆钟与实际走的时间的比例不断的调整那个摆钟,用了半天时间才调校完毕。
王浩然叫人把调校好的摆钟挂在墙上,叫陈杰再上楼顶做记号,等明天看看时间准不准,其余两个摆钟就让新人去调校了。
“承勇,等下你就去厂房找余师爷,叫他批量生产这摆钟的部件。陈俊和陈杰就设计一下外形结构,看起来要庄重、高贵,将来能不能卖上好价钱,就看你们的了,设计好了就让木工房制作。”王浩然本来还打算给摆钟装上报时装置的,不过想想还是算了,太吵了,又用处不大。
“文善,你带着许冕、子照继续研究金属,可以开始研制合金了。”朝廷自己制作的钢铁质量远不如王浩然厂房生产出来的,因为他们没办法提高熔炉的温度。军火司所使用的钢材全都是从长安厂房购买的,有些还是直接让厂房制造。等军火司研制出冲锋枪这些后,肯定是要大量生产的,若是厂房能始终代表大唐最高生产品质,那以后还有大把甜头等着自己呢。
“三哥、少爷……”
“叫我七哥吧。”王启宏打断王浩然的话说道,在这样的环境里,听王浩然叫自己少爷感觉很别扭。
“好吧。”王浩然倒觉得这样叫也好,以前王浩然他娘非要他叫王启宏为少爷,说什么尊卑有别。他继续说道:“三哥、七哥,还有兆筠、俞尧,你们来研究这个。”
王浩然说着,找来一个小木块,举到一定高度,然后松手,让小木块掉落到地上,这才继续说道:“我要你们研究出这小木块掉落的高度与所用的时间的关系。”
“就这些?”俞尧讪讪道。
“就这些!不过单单这些,你们若是三个月内能研究出来就很了不起了。”
“不不不……我的意思是说,能知道的信息就这么点吗?是不是还要规定用的是什么材料、多大的东西这类的?”
“不用,这些就足够了,因为这跟物体大小、重量都没太大关系。”王浩然打算用这实验让他们历练一下。
“不可能吧?”俞尧怀疑道。
“那我们做做实验看看?”王浩然提议道,他自己也想做一下中国版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
于是余俞尧到外面找来一大一小的石头拿到楼顶,而王浩然等人都聚集在楼下观察。
“你们看好喽!我放了。”余俞尧朝下面的人喊道,说完便仔细的调整两个石头的高度,尽量的保持在同一水平上。
“咚……”两个石头落在地上。
“怎样?”楼顶的余俞尧好奇地喊道。
不过没有人回答他。
“是不是同时落地?”
“好像是,不过也不确定。”
“我看不像。”
……
众人议论纷纷,王浩然算是无语了,这些人也太较真了吧?难道非要两个石头不差丝毫的一起落地才叫同时落地吗?算了,让他们自己捣鼓吧,心累。
“浩然。”王景修唤道,“我觉得你刚才说的理论没有错,可是如此一来的话,那你让我们研究的岂不是太简单了?量一下高度,用摆钟记下时间,以此计算出速度,那高度与用时的关系不就出来了吗?”
“没这么简单,那石头落下的速度可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越来越快。”
“这……”王景修也不怀疑王浩然的话,这么一来,他也犯难了。
“若是这样,还能研究得出来吗?”王启宏亦问道。
“怎么会不行呢?你们想啊,任何物体无论放在多高,只要高度一样,掉在地上的时间也一样,如此看来,高度与时间之间必然会有一定的关系,只要找出这个关系就可以了。”
“别只想着从物体垂直降落这一种方式去寻找答案,或许还可以这样。”王浩然说着就把手中的石头朝水平方向扔了出去,他也就只能说这么多了,再说的话,自由落体的公式就出来了。
安排好这些人,王浩然又来到以前的杂交水稻试验田,虽然已经研制出了好几种优质的杂交水稻,可许玄安毕竟刚接触不久,想要尽快的研究出三系育苗法,王浩然还需多跟进才行。
------------
第七十六 摆钟热销
王浩然从各百货店召来一个聪明伶俐的店员,让陈俊教授他们如何维修摆钟。陈俊教得很仔细,什么地方容易坏、坏了又要怎么维修……王浩然看不下去了,打断道:“不用说那么多,你教他们怎么安装就行了。如果哪里坏了就换部件,还不行就把可能坏了的换了,还不管用就全换了。每一个部件都明码标价写在单子上,过了保修期,就照着单子收费便是。”
“这……算你狠!”陈俊鄙夷道。
“这算什么,我还后悔做这摆钟用的材料太好了呢。”
“那也用不了多少钱啊,你一架摆钟都敢卖上几十两白银,还用得着在乎这点小钱?”
“这你就不知道,能买得起摆钟的人有限得很,等摆钟市场都饱和了,那卖摆钟还能赚到什么钱?若是还想依靠摆钟长久性的赚钱,就只能靠后期维修了。可若材料用得太好的话,摆钟十来二十年不坏一次,那还能赚什么钱?”
“商人果然是耍奸巧取之辈!”陈俊对王浩然的鄙夷又刷出了新的高度。
一个多月后,摆钟在蒲州、洛州、长安三地的百货店开始出售。不过还有一个小问题,就是顾客把摆钟带回家后该怎么校对时间?王浩然的解决方法就是制作一个类似罗盘与日晷相结合的玩意,称之为校盘。店员上门安装时,在太阳下水平放置校盘,然后转动校盘,使校盘上的某个刻度与里面的指南针指向相重合。校盘上还有一根垂直的细针,通过这细针的影子所指的刻度来确定时间。虽然这样校对的时间不是很准,问题却也不大,反正古人不需要太准确的时间。古代时间常用的最小单位是“刻”,一刻钟等于后世的十五分钟,王浩然让陈俊他们制作的校盘完全可以精确到一刻钟之内。
所说造价,摆钟确实花不了很多钱,可是唐朝百姓普遍穷困,就算摆钟卖的价格不高,绝大部分人还是不会买的,因为根本就用不上,还是抬头看太阳升多高得了,又不用花钱。所以无论是从哪个方面去考虑,摆钟都必须成为奢侈品,一架普通的摆钟四两白银,而高贵一些的十两白银也买不到,那就更别说限量版的了。
不过也不用担心摆钟卖得不怎样,相比于后世,唐朝的有钱人同样舍得花钱,可不比后世富豪差,甚至可以说他们更喜欢讲究排场。
至于摆钟会不会有人仿制,王浩然一点都不担心的,别人可没有他那先进的设备。就算以后别人也研制出生产设备来,那时王浩然都可能已经在卖怀表、手表了。
摆钟的出现,几乎在一天之内就轰动了两大城市,这不单单是因为摆钟的稀奇,更重要的是摆钟的运作原理。素描算得了什么?大家只会惊叹一下而已;烈酒算得了什么?唐朝人并不傻,给足他们时间,谁都能制作出来;自行车算什么?不就比马车多了一条链条嘛!百姓稀奇一阵子就过去了。而摆钟不同,其中涉及到的物理学原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给唐朝人打开了另一个世界。之前唐朝人对自然利用少之又少,最具代表性的无非就是水车、司南,见了摆钟之后才知道,原来大自然的现象还能利用得如此精细。
李世民对此也很感兴趣,得知有这样的东西后,连忙命人购买一架回来。
一个太监奉命急匆匆的赶到西市百货店,却得知摆钟已经卖完了,只能先预订。
“现在预订的话,什么时候能拿货?”太监问道,他说话虽然显得很高傲,却也不敢不讲理,皇帝向来自诩爱民如子,若是自己在百姓面前仗着皇帝作威作福被皇帝知道了,肯定是要挨骂的。
“半个月吧。”百货店掌柜歉意道。这段时间他憋屈得很,在他面前吆五喝六的贵主很多,他们一听预订还要等这么久,指着他鼻子开骂的都有,都想把自己的预约排在前面。于是,我爹是某某某这类的坑爹话时不时的都能听到。掌柜心里对这些人鄙夷不已,但也只能忍着,跟他们说越王殿下都排在了半个月后,这些人才安静下来。
“咱家等不了那么久,这样吧,等下批货来了就给咱家留一个。”
又来了一个要插队的!掌柜头都大了,不过也算是有经验了,婉拒道:“实在抱歉,其他人先订的,小人总不能失信吧?四皇子殿下都排到了半个月后了。”
太监也不气恼,笑道:“可咱家是奉了陛下旨意的哦!”
“……”连皇上都来凑热闹了,天大地大,皇上最大,掌柜这回算是被震住了,“这个小人也做不了主,要不小人通报东家,若是东家赶货赶得过来,那定然会先给陛下留着的。不过就算如此,下一批货还得过两日才到,还望公公向陛下言明。”
“那行吧,咱家改日再来。”太监心里嘀咕这东家是谁啊?架子还蛮大的,不过他也不急,反正天下还没有不给皇上面子的人。他并不知道这百货店是王浩然的,知道这事的人也不多,这是因为王浩然担心长安百姓还记着他“糟蹋”粮食的事而影响到百货店的生意。
皇上要摆钟,王浩然自然要积极给他准备一个,铜矿场还没到手呢,得伺候好才行。
李世民也是个好奇宝宝,太监把摆钟带回来后便仔细的观摩,旁边的太监提醒说这摆钟需要校对时间,这才命百货店派来校对摆钟的店员把摆钟校对好。
李世民见钟摆许久都没有停止下来的趋势,便好奇的向百货店店员问道:“你可知这里面是如何运作的?”
“皇帝……万岁,草……草民知晓。”一旁战战兢兢跪着的店员结结巴巴地回答道。
“那你把这摆钟打开来看看。”李世民本来想让店员解释给他听的,见他紧张成这个样子,干脆叫他打开摆钟自己看得了。
“皇帝饶命!草民没……没带工具,打不开。”店员惊慌道,常听说伴君如伴虎,生怕自己稍微一惹怒皇帝,自己就交代在这里了。
旁边太监看不下去了,悄悄提醒道:“要叫陛下。”
“那你就给朕解说一下吧。”李世民也无奈,只好赶鸭子上架了。
等店员解说完,李世民仍旧一头雾水,貌似雾水比之前更多了。
“父皇,还是孩儿给您解说吧。”刚进来的李泰也听见了店员的解说,那解说都差点把自己已经知道的原理给搅乱了。
“你知道其中原理?”李世民惊讶问道,随着示意太监把店员带下去。
“孩儿之前去百货店看过浩然给那店掌柜的摆钟图纸……”李泰对摆钟原理理解得很透彻,解说得清晰易懂。
“那如何保证这钟摆摆动一个来回就刚好是一秒钟呢?”
“这个孩儿就不清楚了,要不父皇让孩儿去蒲州找浩然问个清楚?”李泰乘机再次提出去蒲州的请求。
李世民知道他这儿子聪敏伶俐,却没想到自己还是低估他这儿子,单单靠一张图纸就能知道其中原理,而且还知道齿轮带动的比例分配情况,看来四皇子在这方面也是很有天赋的。想到李泰多次向自己请求去蒲州,这回干脆就答应了,因为他隐约觉得其中蕴含的原理或许能运用到其它方面,这可是他第一次接触到的真正意义上全自动的玩意啊!
------------
第七十七 受挫的李泰
王景修这一组的研究进度缓慢,不过他们想到了使用斜坡帮助他们自己去了解自由落体的情况。王浩然忍不住提醒他们,运动方向可以分解成多个直线方向。
直至一天傍晚,一群人来到了王家楼。王浩然定眼一看,原来是李泰来了,与他一起的农民打扮的几个人应该是他的护卫,连忙招呼他们进来。
“你们这里还真好找,远远的就看见你这栋高楼了,都不用打听就知道是你这家伙的。”李泰初次离京,经过一段长途跋涉都不觉得累,兴奋劲都还没过去呢。
王浩然、陈俊他们与李泰熟络得很,都没有行什么礼节接待。其他人都没见过李泰,只道是王浩然的朋友,不过王启宏倒见过李泰,连忙行礼道:“草民见过越王殿下!”
越王!新人们心中一惊,纷纷向李泰行礼。
“大家都随意好了,不用这么多繁冗缛节。”李泰回头向王浩然问道:“你这怎么多了这么多人啊?”
“没办法,我这人手不够。”
“那怎么不叫上我呢?想当年你们还在长安厂房时,我可帮了不少忙。”李泰还想着自己也制作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就算是成为研究出新玩意的一分子也行,这次错过了摆钟就甚是可惜了。
“你出次京都难了,还想来这帮忙?”
“唉!你们若是还在京城就好了。你们什么时候回京城去啊?”
“难说,这两年是不可能的了。以后嘛,或许在新城安家也有可能。”这里面因为新城建设,王浩然走不开,等新城建设到一定程度了,新城又会成为炙手可热的大市场,身为商人的王浩然又怎么舍得离去?
“啊!别啊!这样的话,我还怎么加入你们一起做研究啊?”
“等你行冠礼之后就得去封地,你可以向陛下争取把封地定到这里来啊!”王浩然的诱拐行动虽然断续,却从没舍去过。
“也对哦!”
见李泰眼睛一亮,王浩然便心中一喜,不过此事是急不得的,让种子在李泰心里慢慢发芽便是。他转移话题问道:“这次你怎么能得到陛下批准出京了?”
“说到这个,还得感谢你的摆钟呢,父皇对摆钟的运作原理很是好奇,为什么钟摆能每摆动一个来回的时间都是一样的,我就跟父皇说让我来蒲州问问你,于是我就来啦!”
“其中原理我们也不知道,只是碰巧发现这种情况而已。不过我们已经在研究类似的问题了,等我们把自由落体的情况研究出来,就可以着手研究钟摆了。”
“自由落体又是什么情况?”
王浩然简单的跟李泰解释了一下。
“那还要多久能把钟摆的原理研究出来?”李泰并不关心自由落体的事。
“四五个月吧。”
四五个月……王景修他们尴尬之极,单单自由落体的事,他们到现在都还一头雾水,一年内能研究出来就阿弥陀佛了。可王浩然竟然把牛皮吹到天上去了,两项研究就想半年内研究出来?
“那到时记得把研究结果送来给我。”李泰又神秘地说道,“跟你说哦,我看了你的摆钟,突然有个想法,就是做个四轮的车,车上吊着一个重物,重物往下掉时能带动车轮,驱动车身。通过控制重物,可以使车停下来或是走动,甚至可以控制快慢。”
其实李泰也有询问王浩然其中可行性的意思,只是不大好意思问出来而已。
王浩然本着不打击人的心态回答道:“可以试试。”
“嘿嘿,我可先声明啊,这可是我先想到的,你们可别剽窃我的灵感,不然我跟你们没完!”李泰得意道,嘚瑟的样子很欠揍。
“哈哈……你放心吧,我们都不可能抢你的灵感的。”陈俊笑道,他之前听王浩然说过蒸汽动力设备,若是运用在车上,那肯定比李泰想的放重物强。
“为什么?”李泰闻出了些许苗头。
“小少爷构思有比你放重物更好的动力设备。”陈俊神秘道,他觉得打击人挺有快感的,特别是李泰这种高傲的人。
李泰惊讶的盯着王浩然问道:“是什么动力设备?快说来听听!”
“他指的应该是蒸汽动力吧。”
“简单的说就是把水烧开,利用蒸汽冒出来的力推动机器运转。”陈俊嘿嘿笑道。
“那力度能行吗?”李泰与之前的陈俊一样认为蒸汽的力量不会很大。
“很大的,之前我和杰哥实验过的。”
“那不行!你们什么时候制作这种设备?我也要加入!”李泰急了,错过了摆钟,可不能再错过这蒸汽动力设备了。
“到时肯定会通知你,现在还早着呢,在这之前,我们还得先改进生产设备。你可以先行设计你所想的车,免得你在皇宫呆久了,思想跟不上我们,到时制作蒸汽动力的车,就算你来了也帮不上忙。”
李泰刚开始还对王浩然这话不以为然,可在这里待了几天后,发现王景修他们研究的东西看不懂、马经略的研究也看不懂,更别说赵文善研究的项目了,貌似自己真的有些跟不上这些人的脚步了。
李泰回到京城向李世民汇报了解的情况,李世民见宝贝儿子郁郁寡欢,关切地问道:“泰儿这是怎么了?在蒲州可有什么人惹你不高兴了?”
“父皇,孩儿能否去浩然那呆些时日?”
“这是为何?”李世民惊讶道。
“之前他们还在京城时,孩儿经常去看他们做研究,那时他们做什么,孩儿一看便知。可现在,别说陈俊陈杰他们了,就连浩然新招进去的人在做的研究孩儿都看不懂了。”李泰委屈道。
“术业有专攻,你又何必跟他们相提并论呢?”
“不,孩儿也要做研究,孩儿还要研究出全自动的车,搭载着父皇和母后去游遍京城。”
“哈哈……皇儿有如此孝心,父皇心中甚慰。只是皇儿贵为皇子,又怎么去做工匠之事呢?”
“父皇,孩儿可不是要当匠工,孩儿是要探索这个奇妙的世界,制作那车也只是一个了解过程而已。”李泰在蒲州的那几天,可没少喝王浩然的迷魂汤。
“就算如此,你也没必要非要去蒲州吧?大唐人才济济,你若愿意,父皇给你开设一个研究馆,招天下奇人异士任你所用便是。”李世民可舍不得这个宝贝儿子。
李泰想到自己还需再等几年才能离京前往封地,若是自己不好好做研究的话,可就真的追不上王浩然的脚步了,便欣然同意了,说道:“父皇,孩儿不想用研究馆这名字,孩儿想取名为研究院。”
皇帝出马,办个研究院也就分分钟的事,没几天就在皇宫附近选好一个地方设计为研究院。至于所需人才,除了在任职的各类大家随时听候李泰调遣之外,还招揽了已有盛名的平民百姓,其中就有鲁班后人鲁匠工。
除此之外,李世民还匆匆的为李泰举办了个选妃活动,选中的女子名叫阎婉,她老爹王浩然也认识,就是欠他一次授课的阎立德。
李世民给研究院招揽人才时搞出的动静有些大,远在蒲州的王浩然没过几天就听到这个消息了,甚是后悔当初逼得李泰太急了。他本想把李泰忽悠出京城的,这下倒好,备受打击的李泰自立门户了,若是他那研究院发展得好,那他肯定就不愿离开京城了,刚好和李世民的心思不谋而合,那李泰兄弟相争、默默无闻,然后英年早逝的结局就改变不了了。
难道历史的轨迹就难以改变吗?
“不,我王浩然的到来就是改变,将来还会因我而改变!”
(求推荐!!!!!)
------------
第七十八 花炮
陈俊见王浩然颇有不悦,不解道:“越王又不是这研究队伍中人,他自立门户,你有什么好不高兴的?”
“我想王公子是想招揽越王殿下吧?”还是赵文善这旁观者清。
“不会吧?”陈俊等人诧异的盯着王浩然。
王浩然也不答话,他岂是仅仅想招揽李泰而已,还有很大原因在于惋惜这么一个人才。
诧异归诧异,陈杰跟随王浩然也有多年了,自信也跟着膨胀起来了,觉得他们这群人干的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招揽皇子算什么?他收回诧异,提议道:“就算越王自立门户又怎样,难道还能比得上我们吗?只要我们发展得够快,他就会知道他那研究院是遥不可及的,到时再邀他加入我们,还用担心他会拒绝吗?”
王浩然觉得这倒也是个不错的办法,思量了一下,便安排道:“陈俊、陈杰,你们两个以后一有时间就开始研究蒸汽机,所设计中有目前设备难以制作的部件,可以转而改进生产设备。文善、许冕、子照,你们的研究开始着重研究合金,以铁为主要研究对象。要研究出这么两种铁合金,一种弹性极强,一种硬度高又耐磨损。”
“小少爷,至于这么大动干戈吗?”陈俊搞不懂王浩然为什么非要招揽李泰。
“有个老头子给他算过命数,他若待在宫里,待久了会有大劫。”王浩然胡扯道,免得这些人过多猜测。
制作蒸汽动力哪有那么容易,单单改进设备都要花上好些年。不过这也不算什么大难题,若是自己愿意做亏本买卖,只制作一辆自己把玩的蒸汽动力车,现在开始制作都可以。可若是想从中赚大钱,除了要大幅度提高矿产产量,还得解决民生问题。百姓还饿肚子的话,就算造出飞机也都赚不了钱。
王浩然让陈俊、陈杰开始研究蒸汽动力,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希望能从这研究中繁衍出其它设备,从而提高采矿效率。陈杰为铁矿场的开采所做的改进装置已经通过朝廷的铜矿场向各地采矿场散播开来,大唐矿产产出量提高了七八成。若是再研制出以蒸汽动力开采矿物的设备,必然能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出去。
陈俊他们自然知道王浩然所说的老头指的就是四个隐世高人中的一个,高人就是高人,不但会搞研究,还会玩占卦。想到李泰会有大劫,都不由的为李泰担心起来,皇宫里的大劫,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若是越王离开皇宫就能避开此劫了是吗?”陈俊问道。
“最好是离开京城。”
“为什么不直接跟越王说呢?”赵文善问道。
“还是别,免得跟他说了后,他不信的话,则多说无益,信的话,会过多猜疑。”王景修插话道。
没过几天,王浩然就收到了李泰的大婚邀请函,不过他并不打算去参加,十三岁的小屁孩娶一个十一岁的小屁孩,感觉跟玩过家家一样,于是制作了一个碰碰球的小玩意送去当作贺礼。
碰碰球制作很简单,一个类似迷你型的单杠架子,五个质量相同的小铁球并排悬挂在上面,相依却不相挤。拨起其中最靠边的一个小铁球再松手,可以看见这小铁球撞到其它小铁球时就会立即停下来,只有另一边的一个小铁球被撞开,如此重复下去,直到能量消耗殆尽。
“你真拿得出手吗?”赵文善鄙夷道。
“有什么不妥吗?”
“五个小铁球加个铁架子,也就值几文钱,用来送给堂堂四皇子的大婚礼物,你就没点想法吗?”陈俊反问道。
“要不再做个黄金盒子来装这个?”连这些人都看不出碰碰球奇特的地方,那就不用指望李泰能看懂了,这样的话,这个碰碰球就不值钱了,干脆把碰碰球批量生产出来拿到百货店卖算了。
“俗气,我们是搞研究的,怎么能这么市侩呢?”陈杰反对道。
王浩然一阵无语,什么时候工匠变得高大上了?
“是啊!越王也喜欢搞研究,我们研究个新玩意当礼物那不更好?”赵文善灵光一闪,欣喜的提议道。
“”王浩然心里都在呐喊了:我那碰碰球就是新玩意!早知道就用黄金做圆球了。
“要不我们做个震撼一点的玩意?”王浩然得挽回一些脸面,神秘说道。
“什么玩意?”众人齐齐看了过来,若说制作稀奇古怪的玩意,他们都自认不如王浩然,甚至觉得王浩然更像是大家的导师。
“做出来后你们就知道了。”王浩然狡黠的笑道,他已经很久没用这句话了。
王浩然想要做的是花炮,不过也只能做简单色彩的花炮,虽然效果远不能与后世的花炮相比,但对没见过花炮的唐朝人来说倒也能带来足够的视觉冲击。时间比较赶,王浩然干脆让大家都停下手中的研究,新人去卷纸筒、塞泥巴,老成员就配制**、黑火药、制铁粉、磨碳粉。
众人忙忙碌碌了三天才制作出来了三个十六响的花炮,然后王浩然叫大家去通知附近的村民,告诉他们晚上会有十来升炸响,免得造成民众惊慌。
是夜,众人都迫不及待的来到门前空地试试花炮效果如何,也有一些村民前来看热闹。
“先别急着点火,大家先来猜猜这玩意点火后会是怎样的情况。”陈俊说道。
“那也得来个彩头啊!”常月娥提议道。开年后,王浩然与众富商、大地主成立的理事部商议后,加大了新城建设的力度,耗材需求直线上升,蒲州厂房的生产特别紧张。给余智荣当助手的常家兄妹也忙得很少来王家楼了,今天还是曾承勇特意去叫他们过来看热闹的。
王浩然见常月娥盯着自己,明显是想号召大家宰自己一顿,便不等其他人答话,连忙说道:“彩头就是谁猜得最准确,谁就跟我去皇宫吃香的喝辣的,怎样?”
王浩然本来不想回长安的,可送的礼是花炮,不亲自回去看着,总不能放心。
“好!”众人赞同道,对他们来说,进皇宫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除非肯自宫。
“不过陈俊他们这些老前辈不能参加,不然我们新人哪有胜算啊?”余兆筠说道。
“这样吧,我们三个也才猜,猜得最准的一个再跟你们新人中猜得最准的一个再比试别的,谁又赢了就谁跟小少爷一起回长安,如何?”陈俊他们也想回去看看李泰这老友娶的媳妇长啥样呢。
新人们觉得也算公平,便答应了下来。
等大家都说完自己的猜测,王浩然便叫曾承勇去点火。
“嘭”,第一响花炮应声升上天空。
“邦”,花炮炸了开来,火星四溅。
“哗”,四溅的火花散开后,突然又来了次小爆炸,像是上百朵鲜花盛开一般。
在众人一浪高过一浪的欢呼声中,十六响花炮依次炸响。绚丽的火花让人痴迷,等十六响过去,忘记数数的众人还在那等着下一响。
王浩然见惯了五颜六色的花炮,却也饶有兴致的看着烟花发呆,不由的想起了后世的一些琐事。
“放完啦!”陈杰先反应过来,并小心的上前查看。
“还有没有?”常月娥意犹未尽道。
“有啊,不过那两个你得到皇宫外面看了。”王浩然嘿嘿笑道。
“哼!”
“看来是我和陈俊猜得最准,大家没意见吧?”马经略得意地问道,见众人都没反对,又向陈俊问道,“那我们要比什么呢?可不能比你熟悉的项目!”
“我教你们一个公平的比法。”王浩然开口道,接着教他们玩石头剪刀布。
结果很快出来了,赢的是陈俊。
:这周没推荐位。。。上传以来首次出现收藏负增长,需要各位推荐票的安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