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剑,剑挂铃铛。一左一右,站着两个男子,一持佛珠,一拿纸扇,身后两名女子,一拿药膏,另一个身背长琴,最后一个大汉,扛着大刀。这不是我们自己吗?众人惊了。望尘哈哈一笑,道:“因果,因果,种了因,必有果。”
楚寻语轻轻一叹:“看来,我们真的成为历史中人了。”
那问话的老乡,这时候抬头,看着几人,猛的一惊,回头看看庙宇中的神像,在一转头,几人已经走远了,当场就愣住了,这时候,旁边一个提着菜篮的农妇说道:“当家的,看啥呢?”
那乡人用着难以置信的话说道:“那几人、那几人……”
官道上,只留下众人远行的背影了,以及楚寻语背后剑护上的铃音叮当响……
海的深处,不知名的一座岛屿之上,几人看着面前石桌上的一盘水,水中倒影的正式这些天来汉中的情景,一个中年人皱着眉头道:“是灵宗吗?奇怪,他们还能出世吗?大家都准备一下,在过几个月,送老七出去。”这时候,一个黑衣老和尚道:“那个背剑的年轻人呢?要处理吗”
中年人摇了摇头,道:“一个小家伙,心魔已经入心了,我们不用管他,他也没多少希望了,还是正事重要,那灯希望还没被点燃。”
众人点头应允而去。
于此同时,蜀山剑门中,一位低阶弟子的房内,一名看似扫地的小道士手中摆弄的,赫然正是那黑色宫灯,一边摆弄,一边奇怪的自语道:“这灯好生的奇怪,今天下山花了我五十文钱,怎么点不亮?”
忽然门口有人叫道:“师弟,师傅问你怎么还不去打扫大殿?”
小道士一听,慌忙将灯放在桌上,喊道:“来了,来了。”说罢,便拿了扫把,急着出门了。
“吱呀”一声,关上了门,随着房门缓缓的关上,那放在桌上的黑色宫灯,忽然缓缓睁开了一只倒三角状的眼睛,彷佛是刻画在灯体上的,四下打量了一下房内,又默默的闭上了……
第二十二章 说经台论道(下)
这一声高喝,犹如冷水滴进了滚油,一下子引起了众人侧目。诸人一眼望去,原来是一个相貌消瘦,相貌苦行的僧人,身后跟着一群同样的佛家弟子。这时候,说话的这位僧人在原地庄严肃穆的合十双手,道:“僧友的话,我不敢苟同。”
这时候周围所有人都饶有兴趣的看着这一幕,因为众人知道,似乎又要生辩经论道的场面了,大家又抱着希望,看着慕缘,希望慕缘能与之一辩。
大家早就看出来,慕缘乃是一个佛家修士,而对面这人也是个修佛者,要知道,修佛一脉,历来都是能言善辩,口若悬河之辈。这两个人要是今天当众理论起来,说不得又是一场听觉盛宴,大家肯定受益颇多。
若要说是这谈道门琴艺的事情,慕缘自然不是很擅长,可是这对面的几位,同样是佛家弟子,在看众人,大家都带着期待的眼光看着自己,尤其是商芊,一直拉着自己的衣角,明显能感觉到她也是这么希望的。看来,今天这一场论辩,是一定逃不了了,要接下来了。
当下,慕缘也不含糊,席地而坐,左手从袖中掏出一串佛珠,右手一抬,礼貌的说道:“僧友先请。”周围的楚寻语等人一听,立刻往后退一步,也一同坐下,看着对面的那几位僧人。
苦行貌僧人双掌合十,高颂一声佛号,然后带领身边的众僧人坐了下来,慢慢的说将起来:“方才僧友所说,不分门派,不看重形式,那么,我问一句,既然不分宗派形式,那为何有佛?为何有道?”
慕缘不答反问:“僧友认为何谓佛?”
苦行僧答:“佛,乃大觉大悟之人;佛,乃大慈大悲者;佛,乃是有大勇气,可探寻追求一切者;佛,乃应缘而成,度化世人者。”
慕缘在问:“那何谓修佛?”
苦行僧摇头再答:“不敢言修,只能说试。”
“那这‘试’字何解?”
“阿弥陀佛”苦行僧高颂一声佛号,道:“佛家位于西方极乐世界,乃是有大机缘大悟性者可往。看这大千世界,敢说修佛之人无数,又有几人能渡?所以,佛道浩渺,不敢言修,只能说试,我等心中有佛,而崇尚西方极乐世界,在这尘世历练苦修,锻炼己身。只为有朝一日,能够我佛慈悲,得以升入西方世界。”此话说完,身边周围众僧一起神情肃穆,同时高喧一声佛号“阿弥陀佛”,声音响彻云霄。
慕缘手中掐下一粒念珠,道:“僧友此话偏颇。”
“哦?还请赐教。”
“佛为何?为大彻大悟者,为大慈大悲者,为缘度化世人者。”慕缘轻轻说道:“既如此,佛深知红尘疾苦,便度化这世人,僧友为何认为自己无此机缘?既然苦修一生,不敢说修,何以言升入西方极乐?须知,三千世界,且可谓佛。”
“若是皆为佛,那么世间众人皆可为佛,何来西方极乐世界,何以苦修成佛?”这时候苦行僧身边又有一为僧人插话问道。
“那么,”慕缘又掐下一粒念珠,看向那个僧人:“僧友以为这红尘中有不可成佛者?”
“有。”
“为何?”
苦行僧人答道:“世间疾苦,世间多难,人身心杂,人生多坎,世间离苦悲深,多灾多难,性格怯懦之人,大多为世间疾苦所累,这样的人,何敢言佛?”
“因材施教,见性成佛。”慕缘笑道。
“还请僧友言明。”苦行僧人一抬手。
慕缘轻轻掐下一粒念珠,解释道:“佛,乃是大觉大悟者,如同老师,传道、授业、解惑也。对于天道领悟,世间,有先觉者,便可教化后觉者,后觉者再教化不觉者,以此循环,那么处处皆有觉悟者,那么处处皆为佛。佛为自然,自然就是佛,人在佛中,自然成佛,我佛广大,化身千万,深处我们周身世界,那么,欲成佛者,破除贪,嗔,痴三毒,自我觉悟者,便可成佛。”
慕缘这时候顿了顿了,继续掐下一粒念珠,说道:“方才僧友所言,人心多变,良莠不齐,却为事实。不过,佛语有云,人性本善,人心有佛。那么,世间有那大奸大恶之人,纵然犯下滔天罪孽,却不是自己人心生来就恶,而是因为无明,无明就是无知,不明所以,不明天道。那么,在这大奸大恶之人面前,难道我佛就要放弃他们?其实不然,我佛慈悲,苦口婆心,日夜不停的开导他们,孜孜不倦的教化他们,只要他们自己本心彻悟,纵然犯下十恶不赦之人,当下也即便可成佛。想我佛门广大,地藏王菩萨曾经深入阿鼻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下这样的三千宏愿,正好证明了我佛慈悲,只要因材施教,我佛无不可渡之人,更加证明了,这世间人人可谓佛,人人也成佛。如果只求自己成佛,那么只是自己的佛,己佛。未见他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