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如果不是叶惟这“花靓仔”,他们不会乐意被扰了清静,更不会乐意让剧组使用那栋有点古旧的屋子,他们居住的地方。华人之光要用那自然不同,就算要先做好保密,不能宣扬出去,何家一家上下都很高兴。
为了做好保密,叶惟无所不用其极,除了各种协议、尽可能的不露面、一切低调,拍摄期为了防止被路人或者狗仔队拍到照片,凡是出外景,他就戴上眼镜、假发和鸭嘴帽,几乎都要异装癖了,到了农场终于可以喘一口气。
早在开拍那天,仅仅一个早上,准确来说是拍了十分钟,他就开始实打实地尝到胶片拍摄的麻烦了。
因为一盒标准的35MM胶片总长1000英尺(305米),摄影机拍摄时每秒走片1.5英尺(0.49米),再加上片头片尾的损耗,通常一盒就能拍摄十分钟,然后就得换胶片了,而换胶片是个技术活,一旦跑光就完蛋。
叶惟没有熟练的技术去做,也不需要他做,这是摄制组的工作,没有助理的格雷迪亲自换,他则从旁学习和帮忙,几乎让片盒开盖,几乎把摄影机的抓片爪弄坏……
是的,是的!他承认一开始是有些手忙脚乱,大失导演的权威,但没有人说导演非要熟练装片呀!“天才不能犯错!”好吧,幸好不是发生在《阳光小美女》片场,幸好妮娜不在,否则他的导演给她的印象就要一团糟了。
装片只是一小难题而已,不能当即看回放,只能看看绑摄影机上的DV机拍下的东西,DV机的电量又是麻烦……胶片的登记、送洗、管理……看样片!开拍三天了,他并没有怎么看样片,让格兰德检查没有损坏就好,实在浪费不起那时间。
不是这么火速,真不可能在第三天下午,就来到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