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9 章(1 / 1)

超巨锋霸 惊艳一脚 2000 汉字|4 英文 字 2个月前

绝对是上半程德甲最精彩的进球,也是欧洲最精彩的进球!”

“中国小子就是安联球场的王者,他霸气十足,才华横溢,在他的带领下,拜仁这个赛季绝对会给我们惊喜!”

记者听了双方球迷的感想之后,不仅感叹道:“中国小子竟然只用了短短的时间就完全征服了拜仁球迷……”

科隆主帅赛后接受采访谈到王奇的长途奔袭时说道:“当他突破第二个球员之后,我就提醒他们犯规,但是不知道是因为他太快了,还是球员没有听到我的提醒,结果没有人犯规。”

“王……”

他摇摇头说道:“他是我见过最难防守的球员。”

海因克斯赛后接受采访时说道:“王上半场的状态不错,唯一缺少的就是进球,下半场他找回了进球的感觉,这是很让人感到欣慰的地方。

至于他的那次长途奔袭,我没有什么好说的,因为在德甲赛场上,没有人能跟得上他的脚步。

上半程结束了,我们取得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至于什么不败,我并不看重,足球场上没有不败的球队,我们早就做好了接受一场失败的思想准备。

但是等了整整半个赛季,我们都没有得到这一刻。”

记者脸上的表情怪异起来,海因克斯,你这是在……自夸?

拜仁不败,不是自己太强,是因为对手太不争气?

……

卫冕冠军多特蒙德同样取得了大胜,客场四比一完胜了弗赖堡,没有让拜仁进一步拉开分差。

就这样,德甲上半程结束了,拜仁以十五胜、两平,积四十七分,牢牢的占据榜首,收获了半程冠军。

排在第二的沙尔克04比他们整整少了十五分!

第二天,德国媒体几乎都在议论王奇昨晚在安联球场上演的长途奔袭。

图片报用了“荡气回肠”这个形容词,踢球者杂志用了“不可阻挡”,德国足球报用了“碾压”。

拜仁球迷在球迷lùn tán中热议这个球:

“当他在中圈拿球的时候,我就预感到了回来一次长途奔袭,结果他真的做了,而且成功了!”

“长途奔袭 过守门员打空门,那一刻,中国下子就是罗纳尔多附体!”

“我们终于补上了罗纳尔多没有在拜仁踢球的遗憾了,中国小子在过科隆门将的那一刻,就是罗纳尔多!”

“为图片报默哀三秒钟,他们再一次在赛前批评了中国小子,结果,他们再一次被中国小子打脸!”

“我觉得图片报就是拜仁的幸运物,一旦他们开启批评中国小子的模式,中国小子就开始爆发!”

“我希望以后到了关键比赛前,图片报要狠狠的批评中国小子,批评的越狠越好!”

“这个建议好,大家要记住,到时候好提醒图片报。”

米兰体育报对这个进球也进行评论:“昨晚在安联球场中国小子上演了长途奔袭,那一幕意甲球迷并不陌生,尤文图斯球迷更是记忆深刻。

在中国小子职业首秀中,他上场三分钟之后,就在安联球场上了长途奔袭,并将足球送进了布冯把守的球门。

在那之后,他多次在意甲赛场上上演长途奔袭。

到了拜仁之后,中国小子的支持者几乎忘记了这一幕,那是因为拜仁太过强大,一名球员不能长时间拿球,球星们都要分享球权。

但是昨晚,中国小子释放了自己,终于在德甲赛场上上演了长途奔袭!”

第345章:中国小子的“鲶鱼效应”!

德甲半程结束,大部分球队即将进入冬歇期,德国媒体对上半程进行了总结。

慕尼黑晚报评论道:“昨晚拜仁结束了自己上半程的比赛,以四比零的比分大胜了科隆。

重新回到阵容的中国小子火力全开,上演了帽子戏法!

从比赛进程来看,比赛一开始中国小子就显得非常积极,但是他上半场并没有找到进球的感觉,三次射门,没有收获一个进球。

对中国小子来说,这是极其罕见的事情。

有人当时就分析,这是因为他这段时间踢了太多位置的原因,还在寻找踢左边锋的感觉。

当时,没有人知道他需要多少时间才能找到感觉。

但是,中国小子下半场就找到了进球感觉,下半场第十七分钟,他在禁区角上创造了直接任意球的机会。

他亲自主罚了自己创造的直接任意球,足球绕过人墙后,直奔球门死角,科隆门将伦辛尽管碰到足球,但是还是无法阻止这个精彩的进球。

这个球打破了中国小子的进球荒,点燃了他火爆的状态。

十七分钟之后,小猪在腹地的小斜线传球,撕开了科隆的防线,中国小子凭借自己门前灵敏的嗅觉,跟上就是一脚推射得手。

最精彩的是他第三个进球,在中圈附近拿球之后,他连过科隆五名球员,长途奔袭将足球送进空门!

这个球点爆了安联球场,拜仁球迷情不自禁的呼喊他的名字。

就这样,拜仁凭借中国小子的帽子戏法和戈麦斯的头球,四球大胜科隆,赢得了上半程的收官之战!

半程十七轮,拜仁取得了十五胜,两平让人震惊的成绩,四十七个积分,创造了德甲半程新的历史记录!

这样的拜仁是可怕的!

中国小子到来最大的作用不仅仅是他的进球,而是‘鲶鱼效应’。

挪威人爱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他活着抵港,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

但是,由于沙丁鱼生性懒惰,不爱运动,返航的路途又很长,因此捕捞到的沙丁鱼往往一回到码头就死了,即使有些活的,也是奄奄一息。

只有一位渔民的沙丁鱼总是活的,而且很生猛,所以他赚的钱也比别人的多。该渔民严守成功秘密,直到他死后,人们才打开他的鱼槽,发现只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

原来鲶鱼以鱼为主要食物,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已分子后,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港口。

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

运用这一效应,通过个体的‘中途介入’,对群体起到竞争作用,它符合人才管理的运行机制。

与此相似,日本也有一个渔夫故事。

日本的北海道盛产一种味道珍奇的鳗鱼,海边渔村的许多渔民都以捕捞鱼为生。鳗鱼的生命非常脆弱,只要一离开深海区,要不了半天就会全部死亡。

有一位老渔民天天出海捕捞鳗鱼,奇怪的是,返回岸边之后,他的鳗鱼总是活蹦乱跳。而其他捕捞鳗鱼的渔户,无论怎样对待捕捞到的鳗鱼,回港后全是死的。

由于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