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奈何桥
我灵机一动,说自己是奉了崔判官的命令到这儿来此接一位亡魂,此人因为阳寿未尽需要回阳,怕再一不小心投了胎可就麻烦了。
他们一听是崔判官下令的,态度立刻有了一个天翻地覆的转变,他对我们笑脸相迎,主动要求一起前往金银桥。因为来这的时候我特意注意过,并没有看到崔判官的影子,十有八九他还在阳间,忙着老子仙骨的事情。
人家不在咋好说话,我也是抓到了这一点,崔判官在阴曹地府的地位可是非常的高的,这三个阴差绝对不敢去找崔判官对峙,更何况人家现在也不在。
非常顺利的混入了人群,哪些准备投胎的鬼魂,将我们三个围住,一个劲儿的问,是不是自己可以回阳。
这倒也是正常,来世的富贵,不管多么的好,他也不如现实的亲朋好友,男士的加多么的漂亮与大气也比不上今生自己的小屋。
有了阴差的带路,重新站在那条去往金桥大门的路。
在阴曹地府的南辕北辙下,我们总算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就怕是在关键时刻,又有什么插头,当前只希望能够顺顺利利。
有了他们的带路,水底的游魂在也没有上来拦路的他们潜伏在水下目光期盼,就好似那动物园里的老虎似的,不过我们的步伐不减,很快便穿越了黑色的琥珀,抵达那座大门的时候,阴差不知道在哪儿拿出一个巴掌大小的金锣。
听他咣咣敲了三声,只见面前这座古朴且恢宏的城门,缓缓的推开。
面前出现了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沟下江水,波涛汹涌,一座经营二色相间的古朴桥梁横跨这座不可逾越的天堑,它连接两头,桥上很宽,共有三条路站在我们这边向前方望去,只见在这座桥上可以看到行色匆匆的人影。
这便是金银桥,也是奈何桥。
关于此桥,存在两种流行的说法,一种叫做奈河桥,另一种叫做奈何桥。一说因地府有河名为奈河,一说因为汉语中“无可奈何”之意,刚好对应了人在转世投胎时对自己生前愿望的遗憾和无奈。
此桥是不是真正存在我们平行的某个空间当中这一点,不管是在民俗学家还是科学家,都是他们深究以往的话题,曾经一起科学探秘的节目当中,科学家采访过几十位濒死却被抢救回来的人,他们都声称看到了某些人,亦或者达了某处从没见过的地方。
以前在我小的时候,村里一户姓王的大爷,他在临死之前,对着儿女们交代身后事,然后一边说还一边对着空气哀求,求多给他几分钟的时间,等到他这边刚一说完,又对自己的儿女说“我得走了,人家等我挺长时间了,来不及了。”
就这么一句话,人就咽了气儿,所以说没有见过的事情,或者不了解,一定不要主观的去否认,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人类现代文明只有200年,可传统文明却高达几千年。
天堑下方风声呼啸,吹的腥风扑面而来,站在桥头向下望去,血河奔腾,虫蛇遍布,毫无痴男怨女口中的诗情画意,留下的,不过只是让人望而生寒的恐惧,就好似西游记中对此地描写“铜蛇铁狗任争餐,永堕奈河无出路”。阴差说:“你们几个都跟好了,别乱跑听到没有,要是出了事儿,我们可我不负责。”
这边话音刚落,立刻就有恶犬扑上桥梁,追着那些桥上的游魂撕咬,很快便扯的零零碎碎,这可吓得人群尖叫,阴差把手举起又喊:“别吵别吵,这是辨善犬,恶人若想偷过此桥是会被咬死的,你们没事儿,鬼寿已过,生前又是多做好事,有阎王大人开的令,只要不自己跳河就没事儿。”
众人恍然,拍着胸口感慨阴间的恐怖,不一会儿,又有人指着桥上的人,奇怪的问:“他们的身上怎么会有光啊?”
“对啊对啊,恶犬也不去近前闻一闻。”
阴差说:“那是绝食酒荤的善男信女,平时乐善好施之人,经常帮助百姓、寺庙、道观、还会供养游街野鬼,死后有神光护体,不受邪风所害。”
“他们不是过鬼寿么?”有人问。
“你们懂个什么,鬼界堡那么好的地方,以为谁都能去啊?别不知足,看了你们投胎的人家,连我都羡慕,快走吧。”阴差没好气的说。
在这期间他还主动与我们几个聊了几句,询问到底该找谁?我忽然间想到了儿时听过的传说,便说道:“人活九十七岁死,可在奈何桥上等三年,判官大人让我们来就是找一个等三年的人。”
“啥?九十七岁?阳寿未尽?我滴个天啊,命真硬。”阴差说。
我没再多言,毕竟这个世界上活个一百多岁的老人也是很常见的,夫妻若共度余生,九十七岁而亡,其中一人先死,可在奈何桥站在三年等待另外一人前来,携手共度奈何桥,续下一世的情缘。
继续向前走,马景义因为好奇而东张西望,再着桥下千丈深渊,雾气昭昭,汹涌的血海好似无数亡灵的哭嚎,不单单是我们几个,就连那些今天过来投胎的人们,同样也是加快了速度前行,就在即将抵达时,前面出现了许多人正在挨着排队,桥头上飘扬着一盏三角形的小旗,上面写了一个‘忘’字。
刚站在这里,我就感觉到了口渴难耐,再看其他人也是如此,这种脱水的感觉直至心灵,使内心深处有着一种难以言喻期盼感,如果能给我一杯水,一碗汤,那该多少好啊。所有中,唯有阴差表情自然,他们俩还走到了我的近前,为我指着桥头的一座高台,那里站着许多男女,他们目光希冀的望着桥上的方向,有的踌躇不定,也有的坐立不安。
“你看看那里有么?”阴差问。
人群所排队等候的自然就是孟婆汤了,然而,那些站在桥头回首相望的人则是前世共度到余生的老夫老妻,由于那些人站位稍稍比较靠前,我们必须要穿插过人群,还要跃过孟婆的茶铺,那里去找人才是最佳的机会。
“好,谢谢兄弟相助,他日我必会告知崔判官。”拱手拜谢,对方却咧着嘴表示没什么,还说大家都是一个系统的,互相帮助都是应该的。
就这样,我们三个顺利的向前插队,因为与孟婆有过一面之缘,为了隐蔽只好贴着墙角往前走,好不容易挤到了前面,余光可以看到忙忙碌碌的孟婆,因为人太多,有几位阴差也加入其中帮着熬汤,一碗接着一碗,喝完了就往前走。
我说:“一会儿跟上点,头也不回的往前走,知道么?孟婆我认识,撞见就麻烦了。听到没有?听到的话给个动静啊。”
半晌没反应,可是,在余光看着孟婆茶馆前面的两个人怎么感觉那么熟悉呢?奇怪了,又轻声喊了几嗓子,还是没人理,回头时候傻了眼,人呢?马景义与刘奇不见了,我了个天啊,那站在孟婆茶铺前熟悉的人,不正是他们俩么!
我曾经远走过大沙漠,意志力绝非常人可比,到了关键时刻显露出了优势,但却忽略了他们俩,按照我的想法,不管刘奇也好,大花猫也好,难道说连这一点点的饥渴都按耐不住么?
事实上,我忽略了一点,刘奇因为之前小芳的事情,心情早就有些浮躁,大花猫则是什么不怕,唯独怕口渴,就这样关键的时刻,他们俩竟然中招了,可是,胜利就在眼前,跑过去就会看到六道轮回,走入还魂崖就可以回阳了。
不行,如果我走,那他们俩今天妥妥得交代在这儿,大家算是算一起共同经历生死的,到了最后的临门一脚要是把他们俩丢下,那我还是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