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现在的关键就是,在大火彻底熄灭之后,大苏国军队是不是一定会对大唐发起侵略性的进攻。
对于一点,李明同手下做过无数次的讨论,最终认为这场大火人为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以刘章的足智多谋和李清的心狠手辣,鼓动大苏国再次入侵大唐是有可能的。从他们釆取的方式来看,大苏国很可能会在李清他们的指点下进行了一连串的军队改进,以往的大苏国部队是要依靠森林来作战的,因此,在李明将源州原始森林全部焚毁之后,大唐已经没有他们活动的余地,所以,以刘章的能力,肯定会让大苏改变他们固有的作战模式。
因此,为了以防万一,李明在换装后的第四军团中抽出了五个军的兵力,将守卫在源州的第五军团换了回来,让他们作为第四军团的预备队,守卫在南州的境内。
为了这次可能发生的战斗,李明不仅派出了五个军的兵力,还将这个空间第一支空军部队派上了前线。
经过几个月的赶工,位于南郭城不远处的空军部队已经拥有了十五艘飞艇,在这个时代的战场上,空中打击绝对是敌人的噩梦,敌人没有能力击落在空中的飞艇,因此,能够长期悬停的十五艘飞艇可以将方圆几百里的情况尽收眼底,借助于无线电的传送,敌人在大唐的部队面前没有任何秘密而言。同时,飞艇携带的汽油燃烧弹和重磅炸弹绝对会对敌人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可以说,如果大苏的部队敢于入侵大唐的话,这场战斗只能给大唐的这支新军练手而已。
不过,飞艇所需要的那些庞大的后勤支援系统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情,为了让飞艇在战场上发威,由江洲兵工厂赶制的移动式氢气制造设备也已经装上了湖州的火车,正在飞速的朝着源州方向运输。
就在李明紧锣密鼓的准备首场现代化的战争时,林州那边也传来了捷报。
经过两个多月的围堵和破坏,任勇将林州周围的阵势几乎全部破坏了,按照候清的主意,他在一处空旷的原野前将部队埋伏了起来,静等李皎的残兵出现。
任勇的部队在那里等待了十多天,终于,林中出现了第一批匪徒。
这一支约有一千人左右的小队在走出密林后,先是在那里驻扎了一个晚上,然后,朝着不远处的一个村庄包围过去。
为了不打草惊蛇,任勇没有理会这支部队,村庄里的百姓和东西早就被搬走一空,所以也不怕那里有什么损失,那群人扑空之后,没有敢继续朝着林州的腹地深入,而是匆匆忙忙的将即将成熟的粮食收割了一大片,每人北着一大堆麦秆回到了树林中。
几天后,李皎的大部队终于出现了。
或许是接到了前面那个小队的汇报,趁着收割季节的到来,他们终于出来抢粮食了。
根据斥候的观察,这次出来的很可能是李皎的全部兵力了,大约五六万面黄肌瘦的士兵贪婪的在麦田中将割倒的麦子背在背上,准备运回密林。不到一天的时间,方圆数百里内的麦子全被割倒在地。
任勇这个时候已经不能等待了,将近两年的时间,他都被这些人折磨得茶饭不思,这么好的机会他怎么能放过呢?随着一声令下,重甲骑兵率先朝着麦田中干得热火朝天的那些人冲了过去,随后,游骑兵快马奔驰,将那些人的退路彻底的截断了。
这场总共有十多万人参加的战争毫无悬念就结束了,一万重甲骑兵一个冲刺,敌人就倒下了一多半,剩余的敌人仓皇的朝着密林中退却,却被游骑兵如蝗的箭雨又射倒多半,任勇的这些手下在一年多时间里也是倍受这此匪徒的折磨,如今好不容易遇到了,手下哪能留情?一个个都瞄准了往死里射击,也就几分钟的功夫,跑进射程的敌军已经全部被放倒。
后面的逃兵看到这种情况,转头就跑,可是,周围全都被重装步兵围得像铁桶似的,怎么还能跑得出去?无奈之下,不少人都跪在地上投降了。
统计的结果下来,任勇的士兵无一损伤,敌军被消灭三万多人,重伤仅两千人,剩余的一万多人被生擒,但是,在俘虏和尸体中并没有我到李皎。
想想也是,作为一军的统帅,李皎绝对不会跟着士兵出来抢粮的,不过,随军肯定会有李皎的亲信,甚至有可能会是那个精通阵势的人,这一点任勇也想到了,因此,他现在每天都在军营中审问那些被俘获的士兵,以期能发现那个关键人物。
得到这个消息的李明也是大为高兴,林州的匪患成了他的心头的一根钉子,不拔出的话总是不安的,如今知道李皎的殘军几乎就全军覆没了,那么,以后林州就可以彻底的太平。作为重要的原料基地,林州的木材是整个大唐建设的重要物资,同时,紫虫胶是江洲工业基地急需的绝缘漆和染料的原材料,林州的安定就等于给大唐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原料基地,这是李明急需的。
林州的事情有了一个好的开端,让李明能够专心的将精力注视到了大苏这边,根据前方斥候的观察和估计,这场大火起码还要有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彻底的熄灭,因此李明有足够的时间去准备战争。
一个月的时间,在匆匆忙忙的准备中过去了,终于,大苏边境的那场大火开始逐渐的熄灭了,李明也从皇宫里走了出来,带着他的那辆基地车,来到了源州边境,他相信,作为大唐军队的缔造者他绝对能够根据这一场即将到来的战争总结出新的战术来。
大唐和大苏的边境线上,连绵不绝横亘在两国边境的那一片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在三个多月的时间之内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取而代之的,是满地依然留着残烟的灰烬,在雨水的不停浇灌之下,绵延数千里的黑色洪流充斥在大唐和大苏的边境上。
李明亲自带领十五万全新装备的士兵陈兵于源州和南滇府的边境上,静候大苏国部队的进袭。
森林大火不再肆虐的时候,李明部队的飞艇已经飞越了那片依然散发着浓烟的地带深入了大苏国境,在距离燃烧森林三百多公里之外的地方,大苏的大军密密麻麻不计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