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叛乱渐渐的越来越少,直至安定。
如此又过了十年。
古辰初到谷家村时,谷尘才十岁,司马延九岁,如今五十余年过去了,司马延已经从九岁少年,变成了一今年满huā甲的老人,迎来了人生的末日。
司马延临终之前,对三个儿子传下了遗言:,“盘皇在世一日,大盘帝国就坚如磐石,你们不可轻举妄动,盘皇如天,不可违逆,顺之可生,待盘皇逝去,后继无人,到时各国皇族会再次叛乱,战火四起,大盘帝国将瞬间崩溃,盘皇比我还大一岁,我去之后,盘皇时日无多,你们要加紧时间,蓄存实力,待天下一乱,可趁势而起,我司马家兵多将广,到时天下尽归我司马氏矣……”
司马延寿终正寝,命终前,隐隐约约看见,一位年约二十的男子出现在他面前。
“噫此人的相貌,有些熟悉!”司马延即将烟灭的意识突然间一动,思绪突然间回到了许多许多年以前,那一个叫“谷家村,的小村庄,在“古叔,的见证下,有六个少年,结为八拜之交,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司马延的双眼,渐渐闭去,但是两行清泪,却从眼角流出。
司马延的心中,也是苦的,从司马延临终时的两行泪水,古辰感受到了他心中的苦。
这五十年来,古辰观看当年谷家称六位少年的人生变化,所到得的感受都是一个字:苦,从千千万万的凡人中,都古辰亦感受到了一个字:苦!
众生皆苦!这是古辰五十年入世修行所得到的最大体会。
凡人因为无知,有着修士难以休会的欢乐,凡人因为无力,亦有着修士难以体会的痛苦。
欢乐与痛苦的交织,便是凡人的一生!
司马延死后,又过了数年,“盘谷大帝,谷尘终于魂归仙去,寿七十一岁。
如司马延所料,谷尘驾崩后,天下大乱,昔日皇族皆趁势而起,天下大乱。
谷尘临终前的晚上,古辰出现在谷尘的面前。
已经淹淹一息的谷尘看到古辰时,目光中涌出了震惊的光芒。
此时谷尘已是年过古稀的老人,而古辰却还是年约二十的青年。
以古辰的法力,对于凡人来说,简直就是无穷无尽,无边无际,谷尘想让谁看见,便能让谁看见,想让谁看不见,谁便看不见。
谷尘见左右宫女对古辰视若不见,又见古辰相貌如初,心中知晓古辰定非凡人,多年前那心中的疑惑,亦随之明释。
呼退左右宫女,谷尘道:,“古叔,我早知你非常人,果然如此,救我……古叔,救我……”
古辰摇了摇头,道:,“你寿元已尽,神仙难救!”
谷尘泪水如泉涌,道:“我穷一生之功,才将天下一统,我若一死,天下将分崩离兮,天下一统的功绩,将毁于一旦,求古叔赐我寿命!”
古辰道:,“你想活多久?”
“500年”谷尘停顿了一下,随即又道:“一千年,不,长生不死,我要长生不死,只要给我时间,我便能将天下永远安定,让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
古辰摇头浅笑,道:,“我的寿元,亦只有千岁,你要长生不死,焉有可能?谷尘,你还记得你曾经的兄弟么?”“兄弟?谁?”谷尘疑惑地道。
古辰道:,“谷家村,死亡谷外,在我面前结拜的几位兄弟。”
谷尘神色怔住了,他的思绪随着古辰的话,回到多年以前,无人提起,他已经忘了那一段岁月“几乎不再记得他们的名字!
谷尘陷入了沉默之中。
古辰道:,“时间太久了,久到你都快忘记以前的事情了,实际上,你的寿命我已经给过你了,早在你十岁进入死亡谷,就已经死了,若非遇到我,你早已变成狮子的食物。”
顿了顿,古辰又道:,“天下之大,超乎你的想象,你永远也不可能真正的做到天下一统,并且,天下一统又如何?众生皆苦,你为王为帝,还有无数的平民百姓,跟昔日的你一样,饱受欺压为善者不得善终,为恶者逍遥法外,这不仅仅是天下一统就能够解决得了的,……”
,“哈哈哈哈”古辰笑了起来,似乎是苦笑,又似乎是欢笑:,“只要你生活在这天地之中,就要受天地的约束,然而这天地不分善恶,不分是非,却要分生死,分贵贱这便是“道”这便是天地,谷尘,你安心去吧,这今天地你一统也无法改变,这是一个不完善的制度,不完善的道。
不知道自古以来,历代先辈有没有人想过要完善这个制度,完善天地之道,但是自我古辰以后,便要立道,欲先立道,必先破道!”
第六卷 第002章 渡虚(上)
谷尘死后,天下大乱,群雄并起。
不过,古辰心中已经领悟到“道,的存在,世间俗事,再与他无关系。
历时六十一年,古辰进入世俗红尘,看凡人生死,从最初的谷家村受青龙寨之苦,到后面众生受战乱之苦,以及昔日结拜的六位少年,相继身亡,一生之苦!
到头来,古辰看到了一个大大的“苦,字,众生皆苦!
为善者不得善终,为恶者逍遥法外……
常言道,天道无情,果然不假。
自太古以来,整个修真界的修士,包括人、巫、妖三族在内,在踏入渡虚,感悟天道之时,皆领悟到了“天道无情”领悟到了天道视众生万族为蝼蚁那一股赤裸裸但却不可逆抗的大势。
虽然最终踏入渡虚的强者,都领悟了“道”领悟了“天地法则”但是,道心的指向,却是分为了两个方向。
一部分修仙者认为,既然天道无情,修仙便是修道,亦要有一颗无情之心,视众生如蝼蚁,道心破开一切束缚,直指长生,直指修道巅峰。
另一部分修仙者认为,天道无情人有情,世间万族,因有智而修道,因有情而衍生,天道虽无情,但修仙者领悟天道,却能用于有情,天道无情仙有情,道心直指芸芸众生,普渡天下,集众生之念力,踏入修道巅峰。
虽然修仙者的道心,完全指向了两个不同的方向,但实际上,却还是走的同一条道理,便是顺应天道,修炼都是领悟法则,目的亦是一样”踏入修道巅峰,追求长生不死,但是心中的理念,却是绝不相同。
一种只顾自己,一种念及众生。
古辰领悟的“道”与第一种只顾自己的修士”完全不同,与第二种念及众生的修士”有相似之处,但根本之处却大不一样。
无论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总还是顺应天道,虽说修仙逆天争命”实际上,走的道路却是与天道同井。
而古辰的“道”虽是念及众生,却直指“道,之根本,众生皆苦,最根本的原因,正是天地,正是“道”因为现在的天地规则,是一种错误的天地规则,不分善恶,不辨是非”却分生死,还论贵贱要想改变众生的苦,不是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