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了吧。”
“还要不要脸?”
“这是谁这么没有底限?”
“…………”
一个人翻滚已经引人瞩目了,一帮人翻滚,可以成团了,当然更吸引眼球。
周坤等人遭了暗算,本就憋闷,听了这些议论,简直要气疯了。
这帮人修不出浩然气,但个个引灵入体。
霎时,头顶滔滔浊气,疯狂朝邓神秀胸口投来。
才在坡脚落定,周坤等人发了疯一般冲上坡顶,“你踏马找……啊!”
邓神秀轻轻绊腿,周坤又从坡上翻了下去,其余几人想躲,邓神秀催动灵力,一帮人又开始翻滚起来。
“卧槽……”
“沃日……”
周坤一干人心里要气炸了,滔滔浊气不要钱一般,又朝邓神秀胸口投来。
周坤一干人再度冲上坡时,另一侧转出一行人来。
领头的方脸中年瞪着衣衫不整,满身乱草的周坤叱道,“便是标新立异,尔辈也太过了,此乃贤雅集,不是斗兽场。”
这方脸中年正是昌武府派下的三大察举官之一的谭明。
他身后跟着的有汉阳县教谕马然,江夏县教谕刘哲,几名举人,三名教学成就不俗的夫子。
周坤的老子周桃芳,正在其中,其人一身大红袍,虚胖的身子,顶着个偏小的脑袋,一脸的虚青色,瞪着周坤双目几要喷火。
周坤一指邓神秀,“大人,是他,此人出手伤人。”
“是啊,诸公,此獠猖狂,在贤雅集上,对我等大打出手,实在有辱斯文,有辱斯文。”
周坤的跟班们同声鼓噪。
周桃芳冲谭明抱拳一礼道,“大人容禀,邓神秀自幼不学无术,好神仙道。
早些时候,还入了小仓山的白云观修习,今日混来贤雅集,分明是想投机跟风。”
他正打着刘氏主意不假,但此刻不站出来将邓神秀打入泥淖,他儿子的前途可就渺茫了。
谭明审视着邓神秀,微微皱眉,“你有什么说的?”
周坤一帮人,邓神秀只一个。
周坤等人娆娆不止,邓神秀一言不辩,孰优孰劣,谭明心中了然。
邓神秀正待说几句高风亮节的话,忽地,胸口传来阵阵温热。
他忍不住一阵激动,震寰珠复苏在即,到口边的话就变了,“大人容禀,学生正在树下晾书,这几人偏要在我耳边聒噪,说些不遵圣贤之语。
学生听不下去,便要换地方晾书,这些人就开始这荒诞不经的溜坡之举。”
“胡说。”
“他放……胡说。”
“哪里有书,根本没有书,撒谎撒到白日见鬼。”
周坤等人叫起撞天屈。
一干人绝没想到,无才无势的邓神秀不仅不怯场,还敢在诸位大人面前,大放撅词。
刷刷刷,周坤等人头顶的浊气扑簌飚去,直没邓神秀胸口。
随着这些浊气的投入,邓神秀胸口的震寰珠也越来越热。
“晒书,此间可有一书一页?”
周桃芳高声道,“谭大人,此獠生性狡诈,当着诸位大人的面,还敢扯谎,如此胆大妄为,实非善类。”
邓神秀解开衣襟,拍拍腹部,“满腹经纶,尽在其中,平日不得舒展,怕闷久了,成了满腹牢骚。
今日贤雅集,敞在树下晾晾,不碍着谁吧。”
“哈哈,满腹经纶,晒书,好一个狂生。”
谭明大笑,众人陪笑,看向邓神秀的眼神,都开始起了变化。
周桃芳目瞪口呆,心中恼恨之极,丝丝浊气,从他头顶狂冒而出。
周坤等人做梦也没想到邓神秀三言两语,竟得了察举官的赏识,嫉妒得面目全非,腾腾浊气溢出。
轰的一下,邓神秀胸口传来惊人的灼热,那灼热才生,便即消失。
随即,他胸口又传来熟悉的温润感觉,震寰珠复苏了。
“来的正是时候。”
邓神秀暗喜。
“邓神秀,我问你,你可进学,治的哪一科,习得何艺?”
汉阳县教谕马然笑着问,周桃芳给他使了眼色,思极此人平日对自己也算孝敬,不愿周桃芳太下不来台。
邓神秀抱拳道,“教谕是要考教我?”
马然问的三个问题,他若直接回答,那是自找没脸,索性反守为攻。
马然微笑不减,转视谭明道,“大人看见了,这小子当众讨教,看样子是要定了今日的风头。”
他虽有意帮扶周桃芳,但绝不愿喧宾夺主,得罪谭明。
谭明笑道,“也罢,且让我来看看,你到底是满腹经纶,还是满腹牢骚。”
邓神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我有满腹经纶,便是满腹牢骚,亦能化成锦绣文章。”
谭明给他定了“狂生”的调子,这帽子他还就戴定了。
“敢请大人赐笔墨。”
23章 抄袭
谭明一挥手,两名随侍立时支好了条案,铺好锦丽庄的雪缎纸,点开汇祥墨,设好狼毫笔,恭谨退开。
邓神秀上前,提起狼毫笔饱蘸浓墨,并不急着书写,而是沉思运气,寻找感觉。
他前世习练书法多年,虽然重生,书写的感觉仍在。
几个呼吸,他找到了感觉,刷刷刷,运笔如飞,一个个苍劲飘逸的文字跃上纸来。
“好!”
雪缎上才现出两个文字,有人忍不住叫出好来。
此间的动静已闹得极大,左近的人都朝这边汇聚,也吸引了更远处的人。
“如此笔力、意境,是从娘胎里开始练的么?”
谭明微微颔首,“这一笔字,非十数寒暑苦练,出不来。”
众人颔首称是,周桃芳狠狠瞪一眼周坤,怨恨他无事生非。
邓神秀心无旁骛,笔走龙蛇,几个起落,一首诗写就: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君房文章徽州骨,中间新竹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邓神秀才搁笔,围观人群发出震天价的喝彩,哗哗哗,大量的清灵气不要钱一般朝他涌来。
当今之士,修行已是普世价值,便是文弱书生,修不出浩然正气,也都会引灵入体。
是以,参加贤雅集的书生们,八成以上都有引灵入体的经历,自动获得供应清灵气的资格。
望着扑簌投来的丝丝清灵气,邓神秀爽爆了,由衷地默默感慨,“原来装十三的感觉,是这么得好。江南兄,谢了。”
这首诗作,正是他从《我从凡间来》这本小说中看来,觉得气象极大,潇洒不凡。
奈何《我从凡间来》那位“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的作者君,借用太白诗作时,没有标明出处。
邓神秀还真以为是想见江南所作,一腔感激全奔着他去了。
值得一提的是,邓神秀前世见识极深,有足够的文学水平。
将原文的“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结合此世界历史上著名诗人张君房,沈新竹,以及有名的徽州学派,化而用之,丝毫不见违和。
“好!”
谭明一声喝彩,压过全场。
他死死盯着邓神秀,眼中满是异彩,高声道,“牢骚满腹,果然牢骚满腹,偏却又豪气冲霄,妙人妙作!”
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