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他脸色逐渐苍白起来,头也有些发晕。他绝望地看着眼前的战斗,难道今日就要不明不白死在这里了吗?
苏粗腿一直关注着战斗的进程,见蒙古人已经成了瓮中之鳖,对射的伤亡颇大,觉得还不如让士兵们发动刺刀冲锋,说不定近身之后,己方的伤亡率会下降。他举起指挥刀正想下令,让部队一鼓作气全歼这伙蒙古人,身后一只手拉住他的手腕,阻止他下令。
苏粗腿回头一看,是马威。他不解地问:“马威兄弟,这是做什么?”
马威身上带着伤,被士兵搀扶着,一脸疲惫,但眼神很坚定,他解释道:“团长,我在宣府和蒙古人没少打交道,了解他们的底细。现在的蒙古人不比以前了,不过是跟着鞑子来打劫的跟班而已,有奶便是娘。现在他们已经被团团围住,作困兽之斗,如果承诺他们投降不杀,说不定会就坡下驴——有生还的机会,他们也不愿死磕。这样我们可以减少兄弟们的伤亡,还能及时增援墙头,毕竟外面的鞑子才是心腹之患。”
苏粗腿看了看前方的蒙古人,沉吟片刻,说道:“你说的不无道理,如果能说服他们放下武器投降,自然最好不过。”他叫来传令兵,“通知各营、连,一起喊话:放下武器,投降者免死!”
命令被迅速传到各营、连队,爆豆子般的枪声慢慢稀疏下来,此起彼伏的喊话声代替了枪声。
“放下武器,投降者免死!”
蒙古人平日常在边境与汉人互市交易,又时不时跟着鞑子入关打劫,与汉人打交道的机会多,都能听懂汉话,阿尔斯楞这样的将领还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话,听到喊话声,都愣住了,手里射箭的动作也慢了下来。能够活命,谁又想死呢?他们毕竟只是跟着来打劫的,不是拼命的。
可是这话是真是假,他们也不敢肯定,万一是对方使诈呢?况且向汉人投降,又会被如何处置呢?他们拿不定主意,纷纷把目光投向阿尔斯楞。
阿尔斯楞因失血过多,头晕目眩,已经摇摇欲坠,无暇过多考虑,汉人都说,好死不如赖活着,自己这个状况,耗下去也会死,不如赌一把。他把弓箭和马刀抛得远远的,以示放弃抵抗,说了一声:“愿意投降……”然后一头栽下了马。
首领开口了,其余人也不愿打下去了,纷纷高喊:“降了降了!”把武器抛下马,顿时马刀和骑弓、箭壶、散落的箭矢堆了一地。
苏粗腿大喜,拍了一下马威的肩膀,“成了,这下你立了大功!”
既然选择投降,蒙古骑兵也很光棍,纷纷下马,很配合地让独立团士兵把自己绑起来。只要能活命,被绑住吃点苦算啥。
这边大局已定,苏粗腿只留下两个连看守被五花大绑的蒙古人,然后领着其余人上了城墙。
林伟业也看到了下面的战况,欣喜地说:“这下好了,可以一心一意对付鞑子了。接下来由你指挥,我这外行就不插手了。”
苏粗腿笑了笑:“请大人放心,保管让鞑子有来无回。”
城外,汉军退却后,鞑子大军沉寂了一段时间,又开始有动作了。低沉的海螺声响起,一队接一队身披重甲的后金士兵鱼贯而出,身后跟着更多的无甲或轻甲的人,有的举着盾牌,有的拿着长弓,最后压阵的是一群身披明晃晃的银色盔甲的士兵。
苏粗腿用望远镜看着对方的举动,自言自语:“这就是鞑子的主力吧?那些轻甲的是弓手?最后面穿着银色盔甲的又是什么兵……”
马威在一名士兵的搀扶下也上了城墙,闻言吃了一惊,从苏粗腿手中借过望远镜一看,脱口而出:“这是鞑子的白甲兵,他们自称巴牙喇,是最精锐的鞑子。居然有白甲兵,看来对面至少是个固山额真了。”心里不由得庆幸,幸好在青州碰到鞑子时,对方没有直接上白甲兵配合蒙古骑兵,否则骑兵营一群菜鸟很难活着回来。
苏粗腿是从琼州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对鞑子没什么了解,巴牙喇更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他疑惑地问:“这穿白甲的很厉害吗?”
马威回过神来,回答道:“这些白甲兵是从每个牛录选出的弓马最强的人,一个牛录不过十来个,一个旗也只有几百人,个人武勇比起边镇军将的家丁更强,很难对付,好在数量不多,轻易不会派上战场,眼下怕是要当做督战队……”
林伟业一听,这不就是古代的特种部队吗?
“既然人数少,又不会直接拉上战场,也没什么好怕的。”苏粗腿说,“不管是炮灰还是真鞑子,咱们还怎么打,就怎么打。”
后金军中,噶尔图向阿巴泰说:“贝勒爷,属下去了。”这一波攻击,精锐尽出,由他指挥。
阿巴泰交代:“记住,攻击不留后手,全力以赴。但是如果发现不对,立即后撤,不要恋战。咱们打归打,不能把兵力都消耗在这里。”
噶尔图点点头:“属下明白。”
这一次攻击,阿巴泰下属的正蓝旗巴牙喇、五个牛录的精锐、随行的包衣、其他各旗抽调的辅兵、剩下的八旗蒙古、汉军都出动了,足足一万五千多人,声势浩大,看上去一眼望不到边际。
第七百六十六章 灵活的战术
看着一眼望不到边的大军,林伟业倒吸了一口凉气,喃喃道:“怎么会有这么多人?不是说鞑子人口很少吗?”
马威解释道:“总兵大人,真鞑子人丁不旺,确实不多。可是他们的帮闲多啊,这里还只是汉人包衣和余丁、汉军和八旗蒙古,如果在辽东一带作战,他们还可能调集朝鲜人助阵,人就会更多。”
“包衣和余丁是什么意思?”
“包衣就是奴才,有汉人也有朝鲜人,汉人居多。”马威回答,“余丁就是不当兵的旗人。鞑子号称八旗出则为军,入则为民,军民一体,实际上也不是所有的旗人都是兵。老奴时据说是两丁抽一,到了皇太极手里改为三丁抽一,当兵的就是‘披甲人’,没当兵的就是余丁。余丁打仗不是因为强制命令,而是自愿跟来打劫的,武器和甲胄自备。”
林伟业懂了,所谓余丁就是预备役,披甲人就是现役。旧时空电视里辫子戏老说什么发配充军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这个梗就是这么来的啊。不过这个包衣奴才让他很有些气愤。
“汉人都这么没骨气吗,自愿给鞑子当奴才?”林伟业不忿地想,这和抗日战争时期的汉奸有什么区别?
马威叹了口气:“这个说来话长,一言难尽。做包衣的未必都是自愿,有为了荣华富贵的,也有仅仅为了活下去的……”
“只是为了活命可以找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