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灶里的火,抬头说道:“东家,可以蒸酒了。”
田师傅看着林伟业点头,连忙吆喝说道:“起蒸桶,下酒粮,去外面井里打水去。”
那蒸桶上有木杠,几名学徒过去,吆喝了声,齐齐力,把那蒸桶抬起,地锅边上早就有人准备好了,把一桶一桶的酒母酒粮倒入地锅的大蒸屉中,等倒的差不多,又用木耙将酒粮铺平。
学徒们喊着号子,将蒸桶放下,把早就预备好的湿布仔细的围在蒸桶和地锅的结合部,防止蒸汽露出,那炷香很快燃尽,学徒们急忙挑着扁担去担水。
袁师傅一直看着蒸桶,等到第五个人挑水进来之后,蒸桶上半部分开始有蒸汽冒出,立刻喊道:“加水!”
立刻有学徒工踩着木架梯子上去,人手传递,把一桶桶冰凉的井水倒入天锅。蒸桶上半部分共有四根探出的铜管,每个铜管下面都已经放上了酒坛子。
“出酒了!”有人一声喊,一股浓烈的酒味弥漫开来,这味道很冲鼻,丝毫谈不上香味,所有人皱起了眉头。
田师傅见状,解释道:“这前面的酒水叫锅头,也叫酒头,等二锅、三锅的酒水一起出来,掺和在一起,就能卖了。”
关键就在这里了,林伟业做出指示:“头锅和尾锅都倒掉,只留中间第二锅酒!”
田师傅愣住了,不管是高粱还是米麦酿酒,没听说这样的做法啊。不过东家这么说了,只能照做,当即和袁师傅指挥着把第一锅酒和尾锅酒全部抬出去倒掉。
没了第一锅酒的刺鼻酒味,第二锅酒出来后,蒸酒房内顿时弥漫这一股炽烈但不刺鼻的酒香。所有人闻到酒香,都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连拉风箱的学徒都放慢了动作。
谭山闭上眼睛,抽动着鼻子,喃喃道:“闻着就好喝,这一定是好酒!”
田师傅和袁师傅都呆住了,明明就是高粱做的酒,为什么会这么香。林伟业催促道:“别愣着了,快打几碗出来给大伙尝尝。”
二人赶紧从蒸锅里打出几碗酒水给诸人品尝。
司马德按照他的观色、闻香、品味三步曲理论尝了这酒,赞不绝口:“清亮透明、香味芬芳、入口柔顺,好酒!”
谭山喝了一口眼泪都流出来了,“这比我当年喝过的还要好,这辈子能喝到这种好酒,也是值了”未完待续。
1 10:22:10|26702771
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涯香(一)
夏天南不嗜酒但也常喝,旧时空他一般都喝昂贵的好酒,没接触过二锅头这种平民化的酒,接过碗尝了一口,味道醇正,度数很高但不烈,虽然不及茅台之类口齿留香、回味无穷,但胜在香味纯正、有后劲。
他砸吧砸吧了嘴唇后,问道:“老林,这就是二锅头?挺好喝的啊,我觉得比茅台也差不到哪里去啊,各有特点。师傅们都说高粱酒是劣酒,快说说,你是怎么化腐朽为神奇的?”
“其实很简单,这种工艺叫做掐头去尾,按质取酒。因为第一锅和第三锅冷却的酒含有多种低沸点的物质成分,就是酿酒所说的杂质,所以只摘取经第二次换入天锅里的凉水冷却而流出的酒,最为纯正,无异味,这就是二锅头名字的由来,这酒醇厚绵香,浓度高却不烈。”
众人皆叹服,原理说起来简单,但就是没人想过这么做。田、袁两位师傅激动地说:“我们只知道师父告诉我们,头锅和二锅、三锅的酒水混起来才好卖,从没想过单取第二锅能有这么好的酒,长见识了。”
林伟业对夏天南说:“二锅头的产酒周期很快,你再给我增加人手,扩大生产规模,我就能出更多的酒。”
“原料易得,成本又低,想不赚钱都难啊,哈哈!”夏天南兴奋地说道:“我马上去广州招募更多的酿酒师傅,扩大规模,把这酒卖到广东、南直隶、京城去。”
林伟业问:“这酒叫什么名呢,还是用二锅头的名字?”
夏天南摇摇头:“不。这名字听着太草根,得想个能忽悠人的名字,才能卖得上价。再说,二锅头这名字容易让人产生联想,说不定有心人就把这个诀窍学了去。”
“叫什么名字呢?”夏天南思索起来。中国白酒一般酒多以产地命名,比如脍炙人口的茅台、杏花村。临高太过偏僻,没有知名度,做酒名好像太勉强,那么琼州府呢?
琼州从清朝起开始就有了天涯海角的别称,到现代已经成了海南的代名词。想到这里,夏天南突然想起了一部日本电影天涯海角待饮香。剧情已经记不太清了,好像说的是一个都市女性在偏僻海岛开间咖啡馆等待父亲归来。夏天南对这类文艺片不是太感冒,但是这片名太美,让他印象深刻。
灵感瞬间迸发,夏天南说道:“有了!就叫天涯香!”
司马德细品了一番:“琼州乃天之涯,海之角,所产之酒香味芬芳,天涯香不错,真的不错,好名字!”
林伟业有些想笑,俗话说“北京二锅头,好喝不上头”,“饺子就酒,越喝越有”,北方大老爷们用来下酒的10块一瓶的二锅头,取了个这样文艺的名字,让他觉得怪怪的。
夏天南瞥见了他忍笑的表情,瞪了一眼:“严肃点,好产品要重视包装。包装!懂吗?”
产品有了,接下来是销售的问题。照惯例,这酒还是得卖往广州,琼州府本地消费能力低,虽然放话要卖到北直隶去,但是没有渠道,也没有合适的人手。就算卖到广州,除了刘全有商业细胞,其余好像找不出合适的人选了,可是夏天南手边一堆事又离不开刘全。
夏天南决定,找张明礼谈谈,如果他接得下,酒水生意也交给他,目前自己精力和人手有限,还是只管生产不管销售的方式效率更高。
金主召唤,张明礼立刻乘船来到临高。一段时间不见,张明礼已经发福了一些,肚腩隐约可见。夏天南打趣道:“张兄日子过的滋润啊,看着越来越有福气了。”
“呵呵,托夏兄弟的福,棉布生意稳定,又没有人掣肘,钱也赚了,日子也过的安稳,这身材自然就发福了。”张明利笑呵呵地说道。
夏天南取出一个瓷瓶,神秘地说:“今日请张兄帮忙鉴定一样东西。”
张明礼抖擞精神,看着这个瓷瓶。他知道夏天南不会轻易找他,这个瓷瓶看样子装了什么好东西。他仔细端详了一番这个瓷瓶,长不到两尺,会装了什么呢?难不成是酒?可是广东常见的黄酒如客家娘酒、珍珠红都是用坛子装的,这么一小瓶,几大口就喝完了。
在他的注视下,夏天南摆了一个小杯,目测最多能装一两酒水,然后拔掉了瓷瓶的木塞,一股浓郁的清香顿时扑面而来。
张明礼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