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两银子,住进了内院。
夏天南在来的路上早就想好,先设法与官府沟通,尽量让采煤得到当地官府的认可。
毕竟登州不同琼州,龙口不同田独,在人烟稀少,官府控制力度极差的琼州开发铁矿可以绕过官府,但在这边就完全行不通,龙口镇就在登州府眼皮子底下,挖煤这么大的动静不可能瞒过官府。
至于与哪一级官府哪位官员沟通,根据当前实际和历史知识,夏天南决定去孙元化那里碰碰运气。
这时候兵乱还没发生,孙元化不是等待穿越者拯救的落魄官员,还是登莱巡抚,提督登莱地方军务,登州、莱州政务军务由他一把抓,在登州地界,没有比他更粗的大腿了。关键的一点,孙元化受恩师徐光启影响,接受洗礼,加入了天主教,如果假冒天主教徒,抱住他大腿的几率远比一般官员大。
对于穿越之初就敢直闯县衙的夏天南而言,求见巡抚也不是什么天大的事情,不过就是省部级高官嘛,在旧时空时也认识结交过不少这种级别的官员,虽然此时的巡抚与旧时空一般的省部级官员不可同日而语巡抚是仅次于总督的地方大员,地位和权力远高于传统三司,即布政使司、按擦使司、都指挥使司,集行政权和军权与一体,相当于省委书记兼军区司令。
众人来到巡抚衙门前。登州巡抚衙门是天启年间新设的,派头着实不小:门前摆簿顶绿呢大轿,照墙下有好几块朱红“高脚牌”,泥金仿宋体写着官衔荣典,悬挂的各种旗帜更是林林总总,让人瞧得眼花缭乱。再往衙门里看,两行带刀的亲兵,从大门口一直站到大厅前,三四品的武官亦有好几个。
夏天南见此光景,知道自己贸然凑上去恐怕连话都说不上,当即避在一旁,取出名帖叫人上去投帖,并递上一两的门包名帖上写着“广东教友夏天南叩首”,他没有任何宗教信仰,这教友自然是假的,也不方便直接写来自临高,太偏僻的地方恐怕巡抚大人没听过,反正琼州府也是广东治下嘛。未完待续。
10/4 21:02:04|25418799
第一百五十九章 登莱巡抚
夏天南的运气不错,名帖递进去不久,看见出来一个亲随,手里拿着他的名帖,呼喊道:“哪位是广东来的夏老爷?”
夏天南上前答道:“在下就是。”
“大人传见。”
“是。请引路。”
其他人在原地等候,夏天南由亲随领路一路向内而去。
巡抚衙门规模不小,一路上气宇森严。到得花厅门口,早有听差打开门帘,示意他入内。
进门一看,一个精悍的中年官员穿着便服,正坐在花厅中间的红木炕几之上。夏天南知道此人大约就是大名鼎鼎的孙元化了。
他稍稍定神,捞起衣襟请安:“小人夏天南,拜见抚台。”
“哦,你就是广东来的教友?”孙元化那双眼睛颇具威严,他虽然是文官,毕竟在辽东从戎多年,多年养成的威严仪态,令夏天南微微感受到一股压迫感。
面前这个人,贵为登莱巡抚,真真正正的起居八座手握重兵的朝廷大员,一声令下就能让人头落地,面对这样的人,一定要好好应对,不能出了岔子,夏天南心中暗暗组织着措辞,准备接下来的应答。
好在孙元化对夏天南颇有好感:身材高大,仪表堂堂,举止动作颇有风度,谦恭之余又不乏自信。最关键的是,此人与自己一样,信仰天主教。
“既然是教友,就不要拘泥于世俗身份,请坐。”
这话听听便好,可不能太过当真,夏天南谢过,寻了张凳子坐下,依然保持着腰身挺直,目光朝向孙元化。一旁的听差将一碗盖碗茶摆在他身旁的茶几上。
“听你的口音,不是广东人士啊?”
开始应答了,夏天南打起精神,小心答道:“小人祖籍辽东,祖上因行商寄寓广州,便在当地落籍。”他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无论如何都不像广东人,与辽东官话更为接近,便编了个理由。
“哦?眼下这登州城内便有不少辽东军士,与你也是老乡了?”
夏天南笑着应是。
“即在广州行商,为何来到这登州?”孙元化颇为疑惑,登州是军事重镇,却不是广州、苏州那样商业发达的地方,有何商机可言?
夏天南之前打过很多腹稿,以应对可能会碰上的各级官员,只是没想到这么顺利见到了孙元化,而且冒充教友的身份让孙元化的态度很不错,那么之前的腹稿就要临时修改,更多看临场发挥。他拿出了旧时空商业谈判练就的本事,一边想一边编。
“小人祖籍辽东,虽然人在广东,却时刻心怀故土。眼下建奴屡犯我大明疆土,夺财物、掠人丁,朝廷大军却败多胜少,小人认为,乃火器不够犀利。若是能打制精良鸟铳和大炮,定能扭转局势……”
孙元化听得眼睛一亮。本以为是个来寻求自己权势帮助的商人,看在同为天主教友的份上,顺手帮帮也无妨。没想到听到如此话语,这重“火器”的思想与他不谋而合。
他与恩师徐光启都致力引入西方的武器和科技,不仅请夷人铸造大炮,还聘请夷人担任教官,编练新军。他仿佛遇到了知音,情不自禁打断了夏天南:“你也是这般想的?你对铸炮可有研究?”
“回抚台,小人认为,朝廷大军所用红夷大炮,威力固然巨大,但是缺点有二:其一是过于笨重,只宜守城而不宜野战,动则数千斤,搬运不便;其二是容易炸膛,发射几十炮就有炸膛之虞。”
孙元化频频点头,这两点正是红夷大炮无法避免的缺陷。
红夷大炮是仿制西方的舰炮而来,但是明朝的工匠显然只学会了铸炮的皮毛,形似而神不似。大炮同样的重量,发射的炮子威力比不上夷人的,而要增加炮子的威力,似乎只能加大口径,这样一来就极易炸膛,只好将炮管加厚加粗,导致大炮动则几千斤,用于野战中往往运输不便,贻误战机。他这次没有打断对方,显然能提出这两点,定是有了解决的办法,他心中隐隐有种期待和兴奋。
“小人花费重金,四处寻访能人异士,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一位醉心于炼铁铸炮的奇人。原来解决的办法在于铸炮用的生铁,经过这位奇人练出的生铁,硬而不脆,便于切削,用于铸炮,一来可以减轻大炮的重量,二来不易炸膛。”
孙元化拍案而起,赞了一声:“好一个硬而不脆!原来诀窍竟在这里!”这个词很形象的说明了白口铁与灰口铁的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