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4 章(1 / 1)

咸鱼翻身的正确姿势 二宝天使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的背影,在后座的彩凤,摸摸这里,又看看那里,只觉得什么都是稀奇的。

  耳边的风吹起了一缕发丝,突然就觉得无比踏实的她,轻轻的说了一句:“顾大哥拉的车真好,又快又不颠簸。”

  在前面跑着的顾铮很有默契的就接上了彩凤的自言自语:“你要是喜欢坐,以后晚上我都拉你回家。让你坐一辈子都行。”

  紧接着的是一阵久久的沉默,只剩下啪啪啪的脚步声,回荡在两个人的周围。

  直到他们再一次的看到了那个属于他们的窝棚房的时候,就要进得自家家门的彩凤,突然就将头转了过来,带着无比认真的神情,对着顾铮说道:“好!以后我希望能长长久久的坐着顾大哥的车。”

  这是考虑了多久才做出来的决定啊,莫名的,顾铮就觉得彩凤真是一个傻姑娘:“行!赶紧回去睡吧。”

  “嗯!”

  离别时就是如此的简单,可是顾铮却知道,他替原主打开了一扇新的情感世界的大门。

  在这个世界上的感情有太多太多种,人间百味都要体味一遍,才不枉一世为人。

  不用谢,雇主,我的大名叫雷锋。

  自觉地无事一身轻的顾铮,这一觉睡的踏实极了,他却不知道自己这只小蝴蝶,开始煽动起了一种名为走红的旋风。

  东篱园子的第一天正式开戏,台下人山人海之中,不单单有老街坊的捧场,还有为刺探军情而来的前街的文汇园的班主。

  下班时偶然间路过这里,见到有便宜戏可听的李穷酸编辑,也混迹在了其中。

  这二位直到顾铮的戏都散场好久了,还各自待在自己的位置上寸步也没离开。

  一个两个的,都在激动不已。

  一个是十分单纯的为梨园行当内即将升起的一颗新星而激动,而另一个则纯属为自己今天晚上终于找到了写作素材,能够按时交稿子了而激动的。

  李穷酸正发愁他在报社已经很久没有发表文章了,那额外的稿费收入,可是占了他家庭开支的大半的。

  谁成想,他顺路听的个便宜戏,这素材和灵感就来了。

  最神秘不过的老生角色演绎者,最奇特的排场方式,这都被东篱茶园给占着了。

  这么一个毫不起眼的茶园子中,竟然藏龙卧虎,虽然一天只有一场戏,但是在这里开戏人的水准,却足够让人乐道三天了。

  这文章写了,就发布在生活板块的娱乐鉴赏栏目之中,那肯定是大火的节奏啊。

第0101章 红了

  东篱茶园的东家不用太过感谢我,我这个人是不求回报的。

  压根没把这个当回事的李穷酸,当晚就返回了报社,将这个只有几百字的豆腐块,就给排版进了明天要发行的报纸之中。

  总编校版完毕,还十分满意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对他的努力工作,主动找寻素材的行为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既拿了钱,又得了夸奖的李穷酸,转头就把这事忘记了。

  可是等到顾铮第二天再一次的上场的时候,连心最大的二世祖郭言,都觉得有点奇怪了。

  往常这戏园子中坐着的客人,基本上就是这十里八街的街坊们,小门小户,小康小院的,带着一种接地气的淳朴。

  可是今儿个园子中这才开了第二场,怎么这些过来看戏的人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咋都大变样了呢?

  而这场中,还泾渭分明的分成了十分明显的两拨人,这是商量好的组团来的?

  只见一拨人神情淡然,目光如炬,举手投足间都带着戏曲人的风范。

  这是由文汇班的班主回去一传十十传百的宣传过后,都打算过来观摩观摩的同行们。

  而另一拨人则夸张多了,他们每一个人的身上都带着一种浓浓的属于有钱人的土豪范:

  大拇指的白玉扳指转着,手中的鸟笼子刚被店小二在房梁上架好,在看了一圈茶园子卖的最贵的茶品的之后,还十分嫌弃的撇撇嘴,让身边的小厮就递上了自带的好茶。

  圆溜溜的紫砂茶壶,就在手中养着,等茶温合适了之后,将嘴巴一歪,滋溜,就先抿上一口。

  另一只手也不闲着,转的是磨得漆色饱满,个头适中,仿佛双生子一般的文玩核桃。

  那身上的派头,要多闲适就有多闲适了。

  一个个的看起来,那就是会吃会玩的主儿啊。

  这群没事干的闲人,是比郭言这种好歹还“照顾”着家里生意的有为青年,还败家子的败家子。

  他们成天也没别的爱好,除了满城里溜达玩耍,吃酒听戏之外,就没别的正事可做了。

  他们就是报纸上都市娱乐板块的最忠实的读者,每天早晨看看城里又开了哪家好吃的馆子,又红了哪家楼子的姑娘,就是他们全部的工作了。

  这不,今天的新闻就是,在南城一片破房子中,竟然飞出了一只金丝雀,那文章对于顾铮的描写,简直就到了此音只能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的夸张程度了。

  对于这样的报道,这些顽主们的内心其实是嗤之以鼻的。

  这种没见识的穷酸编辑,就冲着他推荐的那个破地方,又能出什么好戏?

  估计也就是矬子里拔将军,被娱乐业低下的南城同行一对比,给现出来的吧?

  可是闲的无聊的他们,到底还是来了。

  抱着与这些二世祖同样想法的各个戏班子的班主,此时在台下也是等得漫不经心。

  要不是东升班他们这个班子在北平城里也算是传承了三代了。但凡换个别的小班主的夸奖,他们可能连来瞅一眼的兴趣都没有。

  一直待在后台的顾铮,压根就不知道前台的纷纷扰扰,他将今天的行头整理齐全了,就正式上台,开锣唱戏了。

  唱词走起,水准未变,台下还是坐的满满当当,可是台上的顾铮总觉的哪里不太对。

  没错,未免太有秩序了点。

  那台下的听戏人是半分纷乱也无,仿佛来这茶园子中,就是为了安静的听一场戏。

  这种安静一直持续到了顾铮退场的时刻,那原本安静的台子底下,才爆发出了高声的喝彩之声。

  “好!真好!”

  “报社的编辑里也是有能人的吗!没想到这还真有一个懂行的啊!”

  “赏!!”

  最后一个字是齐刷刷的吼得颇有气势。

  这七八个败家子,直接往外扔的都是银角子,三五个的往负责收赏的店小二的托盘中一掷,是一点磕巴都不带打的。

  而那占据了另一边的“好”字,则叫的矜持了许多。

  同行是冤家,那也要看看是哪个行当。

  在这个戏曲行当最繁盛的年代中,守望相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