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4 章(1 / 1)

咸鱼翻身的正确姿势 二宝天使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这顾峥娘赶紧就准备到案板上鞣制切条呢,就被打算帮忙的顾峥给拦下了。

  “娘,你去招呼新客人,再去家中多拿点桌凳出来,我看这时候,正是各商铺上工准备的时期。”

  “咱家附近的这些个熟客就要来上一波了。”

  “今天的人这般的多,你赶紧去把桌椅添置好了,咱们也趁着这股劲头,多赚上个一把。”

  “像是揉面这种体力活,还是放着儿子我来吧。”

  说完也不管顾峥娘有什么想法,直接就把人从面食案板前给推了出去。

  那被顾峥猛然间帮忙,给弄得开心不已的顾家娘,十分听话的就朝着屋内去了。

  自家的儿子会不会揉面啊?

  不管了,家里开了这么长时间的饭食铺子,估计大儿子是在一旁看久了就会了吧。

  一直认为自己的儿子是无所不能的顾峥娘,立刻就将自己心中的疑问给抛到了一旁,开开心心的按照顾峥的安排去忙活了。

  至于顾峥,他现在正站在那食材俱全的案板的后边,仿佛是带着一种很久之前的记忆一般,轻轻的摸着这块原本所制成的案板。

  片刻的功夫就朝着那原本要葱白面的人又问了一句:“客人!你要的葱白面,面条要什么粗细的?”

  “哦?你们这里有什么粗细的可以选择啊?”

  这位老客人可是记得,这家的面条,只有刀切的手擀面这般普通的面条可以选择。

  这又不是制作精良的大酒楼,面条的宽度可以选择细中宽。

  这般简单的家常铺子中,哪里又分的这么的精细?

  不过客人还是想了想自己要吃的面条的汤汁,十分肯定的说了一句:“自然是要细的,越细越好的那种。”

  听到了客人确切的要求,顾峥就回了一声:“好!”

  然后扯过细白纱盖着的面盆,从里边捞出来他娘切制且饧好的面团,一下子就摔在了早已经铺好了干粉的面板之上。

  “啪啪啪”的摔打了几下,感受了面团饧制的时间之后,顾峥的心中就有数了。

  他将手中的面团捏成长条,在案板上就着上边的干粉滚匀,然后压扁。

  再拿一旁的擀面杖,仔仔细细的在压扁的面皮上来回的推拉,将面团擀成了菜刀大小的长条之后,就停手不在擀制。

  反倒是拿着一旁的刀具,把这层面皮,当当当的几下,切成了粗细相等的长面棍儿,一条条的分离之后,就着剩下的干粉,又在案板上滚成了一个个的小条。

  这些基础的工作,顾峥做的是十分的麻利,带着一种顶级面点师傅的韵味,这一套切面的手法下来,让周边的食客们的注意力全部都从美食,转移到了正在忙碌的面点师傅的身上。

  下面,就是一锅面条好吃与否的关键了。

第0362章 宋朝起居录

  一碗赏心悦目,粗细均匀的面条,可是会给最简单的葱白面,加上不少的分数的。

  这时候的顾峥,反倒不再是刚才弯着腰切面的状态。

  他一下子就将腰板挺的笔直起来,带着一股子难以言明的韵味。

  一手扯住一端,就开始上上下下的,一一种特殊的震动频率,抖动起手中的面条。

  一边抖,一边还不忘记控制力度,开始往两边拉扯。

  须臾的功夫,这原本短促的面棍儿,就被顾峥拉成了一尺见长的细面条了。

  但是这还不够细,顾峥大概尝试了一下手中面条的韧度,手腕子这么一反转,就将面条凭空的上扬了起来。

  这一次面条的抻拉,不再是运用到手腕的力量,而是甩出去再收回来的,面条自身所能承受的惯性。

  阳光高高升起,柔和的光也变成了刺眼的金。

  后边的大锅,有些燥热,灼烧的前面忙碌在案板前的顾峥,有些隐隐冒汗。

  金色的光芒与白色的雾气,围绕在这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的周围,与那神乎其技的甩面条的动作,配合在一起。

  形成了一种力与美,刚与柔的场景。

  让本就是满腔情怀的宋朝人们,都看的痴了。

  “啪!”

  又是一下猝不及防的击打,让周围因为看顾峥表演的安静氛围,就这般被打破了。

  而这最后一下,也是顾峥结束了抻拉面条,将面最后触碰到面案的最后一下。

  然后他就将手中的面条,直接往咕嘟嘟的煮开了下面水的大锅中这么一抛,提醒在一旁的小妹:“离远着点,别烫着了!”

  那手中的面条直接化作一道白色的抛物线,稳稳当当的落入到了敞开口的大锅之内。

  被顾小妹用加长的竹筷子这么一搅合,那被拉扯的细细的面条,就在锅中散了开来。

  竟是一条条的细如棉线,水花翻滚的状态中,宛若盛开的白菊花一般的好看。

  下面的顾小妹,看到是这般的面条,竟是愣在了当场。

  而在案板后的顾峥,则是用一旁的白纱布擦了擦手上的干粉,叮嘱了一句:“这面条细滑,极易煮熟,比平日中煮面,少用三分之一的时辰,即可出锅。”

  听到了哥哥的嘱咐,顾小妹也从呆愣中反应了过来,乖巧的点了点头,望向锅中的面条的时候,眼神中,简直只剩下崇拜了。

  顾峥露的这一手,让周围的食客们,在看完了仿佛是一场表演一般的抻面之后,竟是发出了齐齐的喝彩之声。

  “好!”

  “顾小哥!看不出来啊,深藏不露的高手!”

  而顾峥的这番表现自然也被拿着新桌子出场的顾老娘看在了眼中,她的眉眼里立刻就带上了对于儿子的自豪,欢天喜地的跟一旁的街坊们炫耀着:“也不看看是谁的儿子。”

  “就看我这儿子的这两手,襄阳城内的承仙居的师傅,他也是当得的。”

  这般自卖自夸的话语,旁边的人也没当真,但是对于顾峥的这一手可宽可窄的面条,却是感兴趣极了。

  一旁新鲜出炉的超细葱白面,被端到了第一位的客人的手中。

  他拿着筷子这么一夹,送到嘴中的时候,这些细细的面条,竟还能保持着不断的形状,仍需要他牙齿的咀嚼,才能在口中划开。

  但是那种能让汤料更加的入味的口感,以及葱油亮晶晶的悬挂在面上的视觉冲击,简直让吃到这碗面的食客,是食指大动,怎么都停不下嘴。

  什么多余的话都不用问了,看着这客人的吃相,就能明白了。

  这一下子可好了,饭铺摊子上,又兴起了新一轮的面条热。

  韭叶子,大宽,毛细,二细,本应该是现代拉面所划分的面条的粗细,被顾峥给运用到了拉条子一般的手擀面之上。

  勉勉强强的凑出几种能够达到的粗细,来满足街坊四邻中,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