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88 章(1 / 1)

咸鱼翻身的正确姿势 二宝天使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用这些功勋与荣耀换取一个人的性命,微臣恳请陛下,看在此人劳苦功高的份儿上,饶他一个后世安详,豁他一个性命无忧吧!!”

  说到这里的顾盛麟,这位从不曾对谁认真扣头的铁血将军,却为了这一个人在嘉帝的面前狠狠的磕了下去。

  “砰!”

  额头与大殿之上的青玉石板地重重的撞在一起,发出的声音在殿内久久的回荡。

  而回应这个磕头之音的却是长久的沉默,沉默到原本提着一颗心的顾盛麟因为那不祥的猜测而将心又给沉到了谷底。

  为了打破这压抑的沉默,也为让自己的恳求更加有诚,得不到回应的顾盛麟,抬起额头再一次的磕了下去。

  “砰!”

  “砰!”

  一声接着一声,当这个百战的将军,这个自幼习武被父亲打熬过筋骨的男人额前的青肿变成了血渍斑驳的时候,那个一直坐在高座之上沉默不语的帝王才缓缓的开了口。

  “够了!”

  只是一句话,就停止了顾盛麟的磕求。

  “你是如何知晓胡宗宪的事情?远在威海卫的顾千户,消息还真是灵通啊。”

  被问询的顾盛麟却毫无惊慌之色,他只是匍匐在地上,用洪亮的嗓音回答到:“兵部叙职,不曾见兵部尚书。”

  “试问,身处兵部,一部之首被秘密扣押,作为胡总督曾经的心腹爱将臣也必须要问个清楚明白。”

  “更何况,胡叔叔曾经是父亲生前的至交好友,他也将幼时的末将抗在肩膀上玩耍过的。”

  “那时,胡叔叔也曾力排众议,将本应该属于他的浙粤总督之职退让给了末将的父亲。”

  “胡总督对于末将,不,是对于父亲乃至于大明,都是有功的啊。”

  “陛下,末将不清楚文臣的弯弯绕绕,不懂得朝廷的党派之争,不知晓政权的厮杀更迭。”

  “末将只知道,在胡总督任职期间,南海海域千里海防沿线,各路海贼闻风而逃,大势力龟缩不动,偶有不长眼的小股匪患也有海军卫所及时追击剿灭。”

  “沿海百姓,收其海防策略之恩惠的,非一个村落,非一城池,而是千千万连线村庄,千千万内陆城池。”

  “好,保一方安康,本就是一总督应尽之职。”

  “但是在胡尚书任职兵部了之后,整个大明军队随做不到一派清明,但也可保证有功就赏,又罪必罚。”

  “且看那俞大猷将军,如此各色之人,不懂谄媚,家境见绌,却可以任一地指挥使,镇守边疆重镇,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那与吾父有些龌蹉的戚将军,也可用兵辽东,给予信任,从不见被人背后打击。”

  “在文官不懂装懂的对着大明军队指手画脚的时候,更是胡尚书这种知兵用兵之人,抗住了重重压力,让我等武将能够施展开手脚。”

  “胡尚书是真正的做到了知人善用,放权用人的大才之人啊。”

  “可是,陛下,这样受到将士爱戴,让将领折服的朝中忠臣,只需要区区一个构陷,手握权力的臣子的几句话,就可以从高位跌落,随意的扔进那暗不见天日的诏狱之中,承受那炼狱的苦楚。”

  “末将的心里着实是不好受啊!”

  “大概是末将愚笨,不懂国家与朝廷的决策。”

  “朝廷撤下了胡尚书的所有的职位一定是有他的道理的。末将一心为国,自然也不会为胡尚书复职置喙一句。”

  “但是,末将可以尽一个部下,一个子侄,一个臣子应尽的责任。”

  “末将可以替他说一句公道的话语,可以用末将所拥有的一切,去换胡宗宪的一个不死。”

  “陛下,末将求您,胡尚书纵然有千错,但他的前段之功也足以抵消了。”

  “陛下宽恕他,不但能获得胡总督的千恩万谢,也能让大明现存的各路将军们不再如此的战战兢兢啊。”

  “因为末将询问过胡总督所定义的罪名,末将觉得,若是真以此问罪的话,那么大明军内一半以上的将领皆会惶惶不可终日了。”

  “胡总督与前首辅严嵩的来往,胡尚书于军费的贪腐。”

  “说到整个兵部,只要是有些头脑的人都会为之战栗。在严首辅在阁的期间,又有哪个将军不与严党人员有过往来呢?”

  “末将惶恐,就连父亲在世的时候,也是与这严嵩老儿打过交道的啊。”

  “陛下,难道说末将的父亲也会因此而被人诟病吗?”

  “所以,求您,陛下求您!!饶恕了胡总督,让他作为一个普通人,安享晚年吧!”

  说到这里的顾盛麟无语哽咽,而那个被他跪拜在当前的嘉帝却是勃然大怒。

  “你敢威胁朕!顾盛麟!不要以为朕优渥与顾家就可以在朕的面前放肆,莫要丢掉你父顾总督的颜面!”

  “不!陛下,臣从不曾也不敢威胁陛下啊。”

  “臣只是说出诸多武人的惶恐罢了。”

  “因为胡总督身上所有的罪名,都有着不得已,都有着情有可原,胡总督的每一条罪名,都不足以致死,臣只不过是尽一个感恩的子侄应该尽到的义务罢了。”

  “陛下,与罪人严嵩有过瓜葛是罪过吗?不,那时候的臣工们哪一个不在严首辅的手下讨生活,虚与委蛇?”

  “只要是能达到目的,完成抗倭大业,哪怕放低姿态,忍一时的荣辱,也是值得的。”

  “而胡总督就是这样忍辱负重之人,他与严首辅的往来是整个抗倭前线每一个将领都心知肚明的事情啊。”

  “这罪不至死。”

  “那么贪污军饷七万两白银,胡总督犯了罪过了吗?”

  “末将不知道,因为末将并不曾参与过搜查胡总督家族的过程,也不曾参于任何审理的过程。”

  “末将不能随意的说话。”

  “但是末将必须要让陛下知晓,臣现如今只不过是一个威海卫的千总,暂替的指挥使罢了。”

  “但是末将在围剿海贼或是驻防巡逻的时候,那些举手投降或是行走私之事的海贼海商们,来贿赂末将的时候,一出手皆是以万两白银来计算的。”

  “七万两很多吗?对于普通的人家来说,怕是一辈子都赚不到其中的零头,但是对于一方大员来说,七万两只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

  “胡总督随随便便就能从海商的手中勒索到的财富,他为何偏要从那么明显,全天下的人都在盯着的军饷之中去盗用呢?”

  “陛下!末将如何都想不通啊。”

  “就算是胡总督盗用了,那么他以双倍,不三倍的家产来偿还朝廷,还买不回来一条命吗?”

  “那那些镇守一方的地方官,那些文人朝臣们治理之下的州县,城镇的地方长官们,他们就真的清廉到一分不该拿的钱都不曾拿过吗?”

  “好,就算是末将的假设都不成立,这个罪名真的就非要要了胡总督的命吗?”

  “陛下,能不